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在知识共享型社会建立中的功能定位及实践

2012-12-12刘岳

卷宗 2012年9期
关键词:功能定位公共图书馆文化

刘岳

摘要:当今社会由于信息技术在不断改变中迅速发展着,从而使得公共图书馆也在改变着,在适应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在知识共享型社会的今天,公共图书馆必须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它需要给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知识,来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是离不开文化的作用的,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建设是为了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改善人们的精神生活条件,所以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都将深刻的影响着城市建设。本文通过对公共图书馆的认识以及在知识共享型社会中它的功能定位和实践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文化;共享型社会;功能定位

一、公共图书馆的概述

公共图书馆是为市民服务的图书馆,一般由政府税收来支持。与专业图书馆不同,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可以针对儿童到成人,即所有的普通居民。提供非专业的图书(包括通俗读物、期刊杂志和参考书籍)、公共信息、互联网的连接及图书馆教育。这类的图书馆也会收集与当地地方特色有关的书籍和资讯,并提供社区活动的场所。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使命是保证当地 的文化的存在不能在社会的发展中遗失,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则去收集这社会的各种信息文献资料,对社会的发展进行纪实。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收集、整理来提供一些具有地特色的的资源,从而传承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挖掘出优秀的人文资源使得这些优秀的人文资源能够服务与地方的建设当中,还能提高当地公民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提高人文素质,将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机会去举办一些文化展览、文化讲座活动,加快文化的传播,这也是它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只要由中央和地方财政给予支持与管理,提供免费的社会服务,让一些弱势群体免费的去学习知识,适应社会发展。公共图书馆的主要特征是面向全体公民;它所需要的经费由地方行政机构的税收来解决;它的设立、经营管理都是依据法律制度进行的。

二、知识共享的含义

公共图书馆的知识共享包含图书馆内部人员之间的共享,也包含着图书馆与外界机构之间的共享,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知识共享。图书馆内部人员之间的知识共享是指它们在知识的交流之间分享其他人的知识进行组织的过程。图书馆与外部的知识共享是相互补充知识,将顺从社会发展奖知识转移出去。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知识共享是最为重要的,其他的共享知识都是次要的但也是必要的。

知识主要来源于个人、民间、历史的传承。但是个人的知识都具有一定的隐秘性,不会轻易与他人共享。所以真正能做到人与人之间的知识共享是很难的,他们之间的交流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编码化方法,由内部组织将具有突出的知识、科技成果显示出来,或者可以用数据库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这重要是在信息技术领域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用储存编码的方法将知识储存起来,作为员工与知识交流的工具,解决生活中那些需要标准化知识来解决的问题。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方便职工运用公共知识。将知识通过编码进入数据库可以方便其他组织单位进行内部使用,方便、快捷、高效。

另一种是个人化的方法。就是说将那些需要知识的人与那些拥有知识的人相互之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相互交流。比如说可以去请教专门研究与这项工作的专家来调高效率。实施这种方法将各个领域的人才组织在了一起相互交流学习共享个人的知识从而解决问题。

三、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定位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社会的发展中它收集、整理、传播这文化信息,为教育、科学以及一些科研项目提供基础性知识的保障。文化、知识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在图书馆的职能上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传承文化。图书馆的诞生是因为社会的需要,它需要去记忆社会的文化遗产,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成为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2)免费的社会教育。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必将需要科学技术的提高来保障,就需要人们具有更多的文化知识、劳动技能和技巧。然而学习知识的过程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物质的代价。图书馆就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当中,公共图书馆为人们提供了免费的教育服务,使得那些因为经济而不能进一步学习的人可以继续学习继续提高自己的水平后能够更好的服务与社会。

3)传递信息。图书馆内有着丰富的、全面的、以及系统的信息资源,是传递信息的基础。

4)开发智力。图书馆的资源是人们日积月累遗留下来的,并且对这些遗留的财富进行了归纳、整理以及一些必要的处理。从而系统的从中开发出了新的资源信息,使得在不经意间就提高了技术水平。开发出了图书馆用户的脑力资源。

5)文化娱乐。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会寻找一些精神上的娱乐即文化娱乐。图书馆提供了这样的服务,满足了人们对文化娱乐的需求,活跃了文化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精神质量。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在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里,如果我们想了解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我们不需要去寻找当地土生土长的文人了解,我们只需要去他们的图书馆、博物馆和展览馆中转商一圈其实就可以充分的了解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其中图书馆是最为重要的,它是向人们传播知识的一个机构,是丰富娱乐人们精神生活的最为有效的工具,更是人们终身学习的地方。在这个知识的时代,图书馆就是信息的中心,是知识宝库的源泉。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当然就离不开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是不允许忽视的,它是一个只会花钱但不会有所回报的一种单位,但是它的意义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它的影响是长远的、悠久的。

如果要想将公共图书馆发展好,让其更好的服务与社会,那么政府就必须要足够的去重视,去给予一定的支持,就要舍得投入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去建设。可以将图书馆的建设纳入城市规划的建设中,让其成为公益设施的一部分来吸引一些优秀的专业人才,加大对书籍的购买力度,使得公共图书馆更好的服务与人民,更有利于社会的良好发展。在配有科学的管理方式,尽可能的将图书馆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知识经济时代是要求人们必须终生学习的时代,作为基础设施的公共图书馆应该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为公民的读书学习提供优质服务,为知识创新提供保障。各级政府都应该把公共图书馆作为一项大事来抓,因为其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四、公共图书馆的实践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藏,是人们提高精神生活的场所,它的公益性与开放性决定了它在全民中的重要地位。公共图书馆具有一种好的学习环境,各种各样的书籍资源,以及一些先进的管理手段、完善的服务设施,是人们学习的好地方。

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我们需要做好对于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和开放性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在忙碌的生活中追寻一些精神上的文化娱乐,提高自身修养。但是我们需要怎么去推广呢?

1)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的时间去做活动。比如:图书馆宣传周、世界读书日以及全国读书月等时间来举办一些书刊展览、读书经验交流会、演讲比赛、等各种读书活动,充分宣传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和开放性,展现出作为公共阅读服务的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除了固定的文化活动之外,图书馆还可以开展流动性文化活动,由内向外延伸,走进社区、企业、部队、学校和农村,提供满足特殊需求的文化讲座。通过这一系列的文化活动,营造普及科学文化氛围,向大众弘扬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通过这些活动激发人们对阅读的热情以及积极性,让更多的人喜欢看书,最终发展为全民阅读的现象。

2)可以建立流动图书馆。在当今社会中,流动图书馆以互联网为基础,以知识为动力,知识共享为目标。将一个图书馆的资源定期的进项互换,将这个图书馆的资源分享给其他图书馆,也从其他图书馆中获取他们缺乏的知识资源。最终达到知识的互补。使得人们之间可以充分的利用图书馆资源达到学习的目的。在我们生活的社区里也会存在这种流动式的图书馆,社区与社区之间互换资源依据具体的实施条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进行实施。主要通过信息中心、社区的教育平台以及一些文化娱乐场所展开。

3)推进农村农家书屋建设。建设新农村,文化要先行。“农家书屋”工程是指为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在建设政府的基础设施,让农民自己去管理来提供一些书刊杂志、一些关于劳动人民的法律、农作物的科学种植方法等公益性的文化基础设施。在我国农村的经济建设一直是国名经济的软肋。我们必须去普及对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加快精神文明的建设,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公共图书馆作为知识与信息的中心,应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参与农家书屋的建设。首先,我们应该利用公共图书馆的人力资源优势,规范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先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的经验,基本的业务能力以及综合的文化素质。这对规范农家书屋的管理、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然后,可以利用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以及互联网络,丰富农家书屋的文献资源,提高对图书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后,发挥公共图书馆服务上的优势,改善农家书屋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家书屋也需要不断的去适应社会的这种发展,公共图书馆可以协助农家书屋充分发挥文化信息中心的作用。从各个方面去完善书屋的功能。

五、总结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坚力量,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它将迎来巨大的挑战,能否适应知识共享型社会,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改变其管理方式,优化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它的公共文化的服务性,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在建设公共图书馆的道路还很漫长,需要我们在道路上不断的改进与完善,克服那些不可预知的困难,最终达到服务于人民提高公民的精神生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忠平.论公共图书馆与文明城市创建[J].图书馆,2009.4

[2]韦文辉.浅析图书馆文化创新[J] .图书馆学研究,2002.4.

[3]罗春华.图书馆文化是绿色文化[J] .图书馆论坛,2002.4

[4]王清香.论地域文化中的地方文献[J] .青海师专学报, 2007.6

猜你喜欢

功能定位公共图书馆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京津冀功能定位暨河北布局
中小学图书馆的功能定位
党的群众路线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空间
我国水域将按功能定位分类保护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