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管仲论》评议
2012-12-12沈灵超
摘要:苏洵的《管仲论》独开生面,一改前人对管仲的一致肯定和赞扬,着重论述管仲在政治上的失误,具有创新意义。但同时,苏洵对管仲的严厉指责亦有失公允。
关键词:苏洵;《管仲论》;得与失
作为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管仲辅佐齐桓公改革国政而名垂青史。历代史家与史论作者对其多有论述,其中多是称道其才能与政绩。先秦时期有《论语》多处谈到管仲,《孟子》在《公孙丑》等文章中亦多次提及管仲,诸葛亮隐居隆中时亦自比管仲,近代的梁启超更是在《管仲评传》中高度评价了管仲。而苏洵的《管仲论》却独开生面,发前人未有之议论。苏洵一改前人对管仲的一致肯定和赞扬,着重论述管仲在政治上的失误,批评他在位时没有安排好接班人,导致了“威公之薨也,一乱涂地”的局面,从而论证其“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的观点[2],以此说明臣子在选贤举能、防止奸佞方面的重要性,是不同于前人的见解。
苏洵《管仲论》首先概述管仲生前齐强之功和死后齐乱之祸的史实。生前相齐之功,苏洵只用“管仲相威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2]一句话概括,紧接着立马调转笔头,写他死后的齐乱之祸上。显然,后者才是苏洵论述的重点。由此可见,苏洵虽想重点论述管仲不足,但对于管仲生前政绩,他亦是肯定的,这一点上与司马迁的思想相合。司马迁言管仲:“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知与之为取”等,是管仲卓越政绩的体现。[1]文章接下来开始具体论述齐乱之祸和管仲的失误,他在《管仲论》中说:“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2]他认为齐国的内乱和衰弱,是管仲之责,他临死不能荐贤自代,导致“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2]的局面。文章自始至终围绕管仲没能临终荐贤这一问题,反复论证,层层深入,步步逼近,使管仲无所逃其责。文章后半部分通过晋国与齐国进行了对比论证,“文公之才,不过威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2]晋国在许多方面不及齐国,可晋文公死后,依然兴盛,因为晋国有贤能的大臣在。齐国原本具有许多优势,本可以发展得更好,可因为它“独恃一管仲”,没能广泛起用贤能之士,同时管仲没能临终荐贤,导致齐国后继无人,从而导致“威公之薨也,一乱涂地。”[2]在国与国的对比之后,苏洵进一步举史鳅、萧何两个历史人物为例,与管仲构成鲜明的对比。同是大臣,史鳅、萧何在临终前,都用心良苦地为国家举贤荐能,而“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2]而管仲却悄无声息地死去了,没有考虑国家未来的前途命运。“彼管仲者,何以死哉?”[2],这最后一问,是苏洵对管仲的严厉的批评指责。
对于苏洵对管仲的严厉指责,笔者以为有些地方有失公允。
首先,管仲的能力是被广泛认可的。桓公重用管仲,霸诸候,攘夷狄,齐国富强,可见管仲之宏才大略。管仲生前辅助桓公,使齐兴盛,已尽人臣之所能。古往今来,有多少臣子能做到使一国兴,管仲功劳已经很大了,不能再苛求他连身后事都安排好。司马迁对管仲的评述中,并未出现对管仲未找好后继者的责难,亦未将齐国之乱的责任放到管仲的身上去,司马迁甚至言:“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1],反而认为管仲死后都在为齐国作贡献,其政泽披后人。
其次,管仲已对桓公提出建议。临死之前桓公问他谁可代之。管仲没有直接正面回答,而是说“易牙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用;开方背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竖刁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3],然后又列举了两三位人物,也认为不足以托付,唯一得到较高评价的隰朋却寿命不长,很快死去,这是管仲难以预料的。管仲已对桓公提出忠告了,是桓公贪图享乐,满足私欲,用了奸人,导致其死时,齐国大乱,他的尸首在宫里放了七天,生了蛆都没人管,这都是桓公自己不听忠言,贪图享乐的结果。臣子只能劝谏君王,但听不听从决定权在君王。管仲已尽到臣子的职责,怎么能够一味认为帝王过,臣子罪呢?而且,当时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在齐国已地位稳固,形成气候,即使管仲提出可以代己的贤人,但此贤人根基必不如竖刁、易牙、开方三子,能不能在齐国朝堂生存下去谁都不好说,又何谈其发挥才能,让齐国继续兴盛下去呢?
再则,管仲临终之时认为无贤自代,这也是可能的,管仲不举贤不过是实事求是罢了,又怎能厚非呢?贤人、能人,不是随便就可以找到的,即使民间藏龙卧虎,贤人们怀才不遇,但管仲也接触不到,无从慧眼识贤人。而在管仲接触得到的范围内,根据管仲当时的分析,以及齐国当时人才的储备情况,管仲满意的人几乎没有,唯一评价较高的隰朋也随其很快去世了。生死之事管仲很难预料,如果硬要管仲不顾实际,降低标准,勉为其难地再举一个人出来,这就不是举贤自代了,说不定反而会害了齐国,这是管仲绝不会做的事情。历史上的管仲其实是非常注重推举人才的,《管子·小匡》记载,在管仲上任后,他知人善任,举荐了隰朋、宁戚、王子城父、宾胥无、东郭牙等人,各用其长,补己之短,同时他还制定了完善的“三选”制度,使人才选拔制度化、规范化,为齐国大治奠定了人才基础。
最后,笔者亦不赞同苏洵所说的“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2]的观点,这过于个人英雄主义论了。确实,管仲佐齐,帮助齐成为春秋霸主,管仲的作用确实很大,但不能说是齐国以他一人兴,齐国的兴盛源于很多原因,同样齐国的内乱与衰败也是由于多种原因综合所致,怎么能说只是因为管仲一人没有临死举贤而导致的呢?而在《史记》中,英雄主义的成分则较少,评述历史人物更为公允。
管仲无贤自代,并无大错,无可厚非,只能说管仲如果能举贤自代会更好,会弥补许多缺憾,苏洵的评论未免太过苛刻了。相较而言,笔者更为欣赏司马迁对管仲的宽容态度,在《史记·管晏列传》中,司马迁提到“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但他又认为“齐人不以为侈”[1],这其实是可以代表他的态度的,他指出了管仲的不足,即奢侈,但较于管仲的功绩,他对管仲的不足是宽容的。而苏洵的苛刻是有原因可溯的。苏洵为文受《孟子》、《战国策》影响很深,文章风格纵厉雄奇,注重文章要鄙弃因袭,不愿因循守旧,一定要独辟蹊径,所以有过于追求独创而有失公允之嫌。另外,苏洵早年游荡不学,对科举考试不感兴趣,直至后来才潜心读书,是一个性情中人,豪爽、放浪、率直。这样的性情中人往往易喜恶直接而有失偏颇。苏洵甚至在《管仲论》中谈到管仲不能举贤自代时愤愤谴责道:“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2]他认为,作为贤臣应该给国家选好后备人才,不然连死都不行。历史记载中的苏洵没有进士出身资格,所他没有真正经历过官场,只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作过卑微的小官,缺乏对官场的了解和切身的体味,因此他对管仲的评价就没有深刻的体会,不了解君臣之间的微妙关系。而司马迁则仕途坎坷,遭受过进谏不成,反遭腐刑的磨难,更能理解管仲的处境生平,所以司马迁更为宽容,更觉得管仲的政绩难能可贵。
总之,由于苏洵与司马迁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接受不同文化的熏陶,两人性格、阅历、生平迥异,对管仲这个历史人物的关注和评价也不同,但他们都赞赏他相齐的功绩,也指出他的不足之处。他们在评价管仲时,各有偏重,显示了他们不同的文学风格,也体现了他们不同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给后人以借鉴。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苏洵.管仲论[A].嘉佑集·卷九史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邹德隽.读《管仲论》有感[J].北大荒文学,1996(1).
作者简介:
沈灵超,女,浙江慈溪人,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