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泉州市公共汽车体系优化的思考

2012-12-12吴新博

卷宗 2012年9期
关键词:公交系统公共汽车泉州市

摘要:城市的交通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泉州公共交通体系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公交车数量不足、收费标准混乱和服务质量差这几方面。目前,我国的公交系统既有体制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体制方面的问题需要通过改革加以解决,而管理方面的问题则需要配套科学的制度建设。泉州公交行业下一步工作的重心应该是配套科学的制度建设,优化公共汽车体系,通过优化可以在现有的条件下大幅提升其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

关键词:泉州市公共汽车体系优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交通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针对城市道路拥堵所造成的“出行难”,各大、中城市均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快速公交、小轿车限行等等,但效果均不理想。实际上,城市的交通问题的解决涉及到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立足于现有的条件,通过整合资源缓解“出行难”的问题,应该是改革的着力点。笔者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研究一下公共汽车体系优化的问题。

一、泉州市的城市的公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泉州市常住人口812万人,中心地区(鲤城区、丰泽区及洛江区) 人口108.5万,通用语言为普通话,方言以闽南话为主。

公共汽车是泉州市内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泉州市的公共汽车由泉州公交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经营,该公司1988年由原来的泉州市公共交通公司改制而成,属于国有独资公司,由泉州市公用局管理,其服务范围覆盖丰泽、鲤城、洛江等地区及部份跨县远郊路线。泉州公交车路线共有60条线路,大部份线路由泉州公交第一分公司营运。路线中有6成以上于晚上7时前停止服务,其余路线亦相继于晚上11时前停止服务。目前,泉州约有700多辆公交车,大部份车辆是2010年更换的,车龄一般少于5年,车型最短的为7.6米,最长为约10.6米。公交车大多配备GPS系统,控制中心可掌握车辆的速度。大部分公交车配有空气调节系统,夏季时启用。多数车身的前方、后方及右方的顶部均有点阵式显示屏,只要把路线信息输入到公交车系统内,便能把路线号码及行驶目的地显示出来。大部份车站均有车站月台及候车亭,只有少量较偏远的站点用一个站牌作定位。每个车站的站牌均附有行驶该处的路线资料。

泉州公共交通体系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公交车数量不足

交通部道路运输司2010年发布的《城市公共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100万人口以下城市平均运营时速达25公里以上,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量达到10标台以上。以泉州市中心地区人口108.5万计算,公共交通车辆拥有量应为1085台,而目前泉州市区仅有966辆公交车。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出现公交车拥挤和迟误的情况。

2、收费标准混乱

目前,泉州的公交收费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乘客对收费意见很大。同样线路的不同车次,收费不一样的情况很多,有的收费相差达到3倍。比如,从华侨大学到新车站,乘坐35路是1元;乘坐19路是2元;乘坐44路却是3元。这些车都属公交公司管辖,车况也差不多,价格为何有这么大区别,乘客并不知情。

3、服务质量差

泉州公交系统的服务质量存在不少问题,如,驾驶员在车内吸烟,越线行驶、停站位置不准确、到站不停,乘客问询时,很多驾驶员不会耐心地予以解答,甚至态度粗暴。有的司机还因为修路难走,没有提醒乘客变动线路,直接把公交车直接开到了终点站。泉州公交司机由于服务问题屡遭市民投诉。由于公交车大部份路线没有售票员,公交车的普通话广播报站给部分不会普通话的老人带来不便。同时,乘车环境也存在很大问题,由于部分路线拥挤,小偷经常在公交车上作案,骚扰妇女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这些问题不仅在泉州公交系统出现,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也存在,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公交系统既有体制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体制方面的问题需要通过改革加以解决,而管理方面的问题则需要配套科学的制度建设。实际上,在缺少科学的行业监管制度的情况下,存在着公交行业的公益性和公交企业的盈利性矛盾,这些矛盾需要通过完善成本规制、政府补贴机制、服务安全和质量考核机制等逐步解决。

二、公共汽车体系的优化

1、车辆系统优化

在这个方面,首先应尽快改进GPS系统。目前泉州公交的GPS系统已经具备行车监察,自动报站等功能。如果更新目前的系统,使系统能向驾驶员显示班车之间的状况,便能驾驶员做到保持车距。同时,在公交车的控制面板加上客满、坏车、需要支持等按钮,使控制中心能马上了解情况,从而能及时解决问题。其次,优化服务功能。虽然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官方语言,但考虑到老人及国际友人的情况,公交车上的报站系统增加闽南语、英语,以方便旅客。为配合不同人士的需要,泉州公交应引入超低地台巴士,提高乘车的无障碍性。

2、车站设施优化

车站设施优化可采取如下一些措施:重新设计站牌上的路线资料表,清楚列出行驶的地点、服务时间及收费标准;增设排队候车设施,在车站上加设排队栏杆,其长度可由前门到下车门前;增设电子候车信息屏。目前泉州公交公司开通了手机上网查询公交车位置的功能,这个功能可以拓展至市区的各个站点上,每一个站台设一台接收器及一个点阵式显示屏。

3、路线改善及重组

公交公司应对其营运路线的编号作出系统性编排,让乘车的乘客更容易知道路线所行驶的地区;加开特别班次,对行驶路线过长的路线在繁忙时间增加特别班次,不经部份中途站;将部份相同的路线调整并重组部份相近的路线,通过重组改善现在路线资源分配不平衡,导致班次不足的问题;建立转乘系统,重新评估所有路线,把那些客量长期较低的路线改以转乘取代,以节省资源。

4、收费调整

一票制的公交车以行驶公里数来计算收费,以每公里行驶成本乘准许回报值来确定,所有车资最低消费1元。在目前的双向分段收费中很难做到精确收费,优化双向分段收费可在公交车的下车门上加设两台POS机,乘客下车的时候刷卡,系统便可计算共坐了几个分段来计费。另外亦可改在车站上设POS机,车上的POS机为登车纪录,车站上的POS机为下车纪录及计费器。泉州公交应该增加路线之间的转乘优惠,以补偿现在路线上的不足。

泉州市公共汽车体系的优化,可以在现有的条件下大大提升其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但是,要解决泉州市公交系统的问题,还应该注意以下一些方面:

其一,加大投资,缓解运力不足的矛盾。目前,泉州市公交系统的运力与《城市公共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在坚持公交系统公益性的前提下,政府也可以考虑吸收民间投资。这样,不仅可以迅速解决投资问题,也可以通过股权结构的调整,在成本规制、政府补贴机制、服务安全和质量考核机制方面强化行业监管机制,克服国有独资公司的低效率。

其二,解决好公交司机的问题。司机处于公交系统的一线,任务重、责任大。对于公交司机来说,希望改善的是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而公交公司必须面对这个问题。运力的提升,车辆会大幅度增加,需要补充大量的公交司机。原有队伍的稳定和能够满足新增司机的要求,是泉州市公交系统面临的大问题。从技术角度讲,对公交司机的要求远远高于普通司机,而且公交司机的工作情况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正常生活。因此,公交司机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和工作环境必须得到妥善的解决。这是关系到泉州市公交系统可持续运作的问题。

笔者认为,对类似于泉州市公交系统的改革,一定要注意到其公益性的特征。公交系统的稳定和秩序是改革的基础和前提,这不仅是公交系统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政府在加大支持力度的同时,应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制定科学的监管制度方面,从而推动公交系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城市公共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2010.07

[2] 黄承认.借鉴香港公交模式优化泉州市公共汽车体系.[D].泉州:华侨大学,2011

[3] 泉州政府-泉州概况[EB/OL].

http://www.fjqz.gov.cn/lwcmsapp/view/zjqz_detail.jsp?cateid

=B673BF9D8933C3DAD3B11B18765055D7

[4] 东南网.泉州站[EB/OL].http://qz.fjsen.com/zt/qzbus.htm

作者简介:

吴新博(1954-),女,福建永春人,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公交系统公共汽车泉州市
“十三五”期间泉州市主要河流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幼儿园
泉州市妇联“336”助力脱贫有高招
跌跌撞撞的公共汽车
智能公交系统网络设计研究
不一样的公共汽车站
坐公共汽车不在车上玩耍或跑跳
让老百姓看病不难不贵 泉州市医改确定四个主攻方向
金勤献:微公交系统打通校园出行最后一公里
青岛市公共自行车系统与公交系统接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