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师应重塑自我

2012-12-12杨华

卷宗 2012年9期
关键词:新课程人文读书

杨华

摘要: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正处在关键时期,需要理性的思考和谨慎的操作。教育价值要由“带着问题读”向“读出问题”转变;教学策略要追求“过程”和“方法”的融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实现“人文的感悟”与“语文的感悟”的兼顾;教学标准要实现“课堂设计完美”与“学生自身发展”的和谐。

关键词:新课程教育价值教学策略教学目标评价标准

中学语文新课标的颁布,新教材的启用,标志着语文教育自我认识发生了一个飞跃。随着新课程的启用,轻车熟路不见了,老生常谈适应不了,因此,要胜任新时代的语文教学,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脱胎换骨,重塑自我,努力重建与现代语文教育相适应的素质结构。

一、“带着问题读”与“读出问题”:教育价值的不同取向。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教学片断,一位教师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教师出示思考题:(1)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2)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3)罗布泊为什么消亡?(4)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想,然后各自交流对问题的理解情况。问题解决完了,教学任务也就基本上完成了。

“带着问题读”,从表面上看,读书目的明确,层次清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问题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尊重了。但事实上却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形成,这是因为:(1)影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师以问题为“绳索”牵引着学生,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要求读书,按照指定的问题思考,亦步亦趋地寻找答案,没有一点自主发挥的空间,从发问、读书、思考、回答、得出结论,每一个环节都在教师的严密控制之中。教师是学习的控制者、主宰者,学生成了学习的执行者、接受者,主体精神受到严重的压抑。(2)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带着问题读”,所“带”的问题是教师给蛛,而不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生成的,并不一定契合学生的思维实际。这个问题像一张无形的网,将学生的思维牢牢地罩在里面,不能越雷池半步,严重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和思维方式的创新。(3)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学生长期带着教师提供的问题读书,按问题寻找答案,阅读成了一个按部就班的固定模式。一旦离开教师的问题,学生还会有自己的问题吗?还会自己阅读吗?这样教学后果只能导致学生越来越不会读书,不喜欢读书。

阅读教学要还学生的“读者”地位,让学生爱读书想读书会读书,必须由“带着问题读”向“读出问题”转变,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新的阅读能力。在讲授《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时,第一课时,我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在第二课时,我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例如有的学生问:“这篇说明文的语言除生动形象的特点之外,还有什么特点?”“‘各种花次第开放这句话中‘次第这个词为什么不能改为‘顺次?”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学生能够读出问题,已有知识与教材中的新知识发生的碰撞,是学生质疑问难,独立思考的灵光闪现,是学生创新新意识的萌芽。

二、“过程”与“方法”:教学策略的不同选择。

我在教学课文《敬畏自然》时,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有一个同学道“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敬畏自然的内涵?”让学生思考片刻,然后有学生回答:“敬畏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敬畏自然就是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创造就是无法与大自然相比的。”还有的学生说:“敬畏自然就是保护大自然,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发展。”我当时觉得学生们回答得很有道理,就问那个提问题的学生:“你懂了吗?”他点点头。我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教师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我只注重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而忽略了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没有直接的讲解和分析,而是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最后得出问题的答案从表面看,教师重视了引导,关注了学习过程,但仔细审视一下就可发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引导学生呈现学习的方法,揭示获取知识的策略,而是让少数学习尖子充当教师的“传声筒”和“代言人”,把教师讲解转变为学生讲解,把教师传授转变为学生传授。看似凸现主体和关注过程,其实是一种变相的知识“灌输”。如果在学生回答出问题之后,教师能及时追问:你是通过什么方法学会的?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学习方法,在激发引导其他学生去尝试不同学习方法,进而在实践中掌握这些方法,这样岂不是一举多得。

三、“人文的感悟”与“语文的感悟”:教学目标的不同定位。

我在教学《旅鼠之迷》时,当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后,让学生归纳出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然后我就围绕课后结尾处丹尼斯说的“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这句话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我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你们从课文中获得哪些启示?”学生发言的确很积极,也很有创见,教师拓展延伸了课文的内容。但是错误又出现了,我强化了“人文的感悟”,而淡化了“语文的感悟”,出现了忽略语言学习的倾向。

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努力想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大人文感悟的力度,但没有意识到语文的人文教育只能通过文本的语言形式来实现。教学设计只是围绕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来组织和展开,在人文的感悟中转圈圈,讨论、拓展,却没有直面负载人文内涵的鲜活的语言文字这样在强化人文感悟的同时,却远离了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成了“没有语文的语文课”,这是语文课的放逐和异化。

语文课的本质特点是引导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所以语文教学要回归学科本体,回归到感性的言语形式,在培育人文精神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它的“源”在语文,它的“根”是语言。海德格尔说过,语言是人存在的精神家园,人存在与语言之中。要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按照语文的规律学语文,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语文性,上出语文的本色。试想,我如果能够从语言入手,师生共同直接地与文本反复对话,在感悟、体验、探究、积累、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旅鼠之迷》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科学小品,品味知识性、趣味性,同时从旅鼠身上可以反思人类自身,这样,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就显得自然而然,润物无声,不再是刻意的追求,机械的地相加,而是水乳的交融,和谐的共鸣。学生不仅得“意”,而且也得“言”,“意”丰“言”活,工具性没有“没落”,人文性也得到了彰显,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

四、“课堂设计完美”与“学生自身发展”:课堂评价标准的改变。

我们教师平时备课时总是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尤其在出公开课时,教学环节的设计更是精益求精,唯恐有所疏漏。我教学《大自然的语言》这课时,设计这样的环节,自读课文一学习生字、词语一整体把握文意一理清说明顺序一品味语言一小练笔。教学环节是环环相扣,感觉没有疏漏,一节课下来学生与教师交流得也很充分热烈,表面看起来学生也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但是细细品味总觉得缺少什么,原来是我一直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本未体现出来。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一场从教育观念、教育行为、教学评价、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变革的教育革命。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只有重新塑造自我,才能适应改革,在改革中奏出时代的最强音。

猜你喜欢

新课程人文读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我爱读书
人文绍兴
我们一起读书吧
人文社科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读书为了什么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