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反思

2012-12-12赵宏宇

卷宗 2012年9期
关键词:差生新课程基础

赵宏宇

摘要: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新课改模式的内容形式及必要性,我在课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传统教学新课程改革存在困惑解决方法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逐渐转变为“要我学”的被动局面。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必须进行改革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中,课堂是学生自主活动的“车间”,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理解、在活动中提升。每节课都要有数学活动,活动要为探究某个问题而设计,不能只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做到这一点,①教师首先要明确活动的目标任务,在活动过程中尽可能探索规律(尽可能是因为规律是有层次性的)。②怎样把学生探究过程选择适当的方式暴露出来,这是每位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③要注意探究的过程、方法、结果。学生的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与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有直接的关系。④在数学活动中要讲究过程的调控,教师要帮助指导。⑤要把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如数学方法和情感经验)。活动的最后应落实到知识点上,不能只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使活动能以顺利进行教师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①整个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抓探究点。②不要过多否定学生的结论,应努力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以鼓励为主,对学生得出的哪怕是一点点的成绩也应予以充分的肯定。新课程不但对老师来说比较陌生,对学生来说也是陌生的。新课程新理念,理念不同了,观念也不同了,教师教的方式不同了,学生学的方式也应不同。由于教师和学生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太大,这是实施新课程的一个难点。

在我校高一课改开始推广到现在,我在高一数学的教学中曾一度产生过困惑并尝试找到解决方法,现总结如下:

1. 音乐班由于其基础较差,是否需要改革?该怎样改革?团结合作,组内讨论该怎样推行下去?

2. 音乐班的数学难度是否需要降低?如果降低,将如何迎对高考试题的难度、综合度?

3. 分组之后,如何协调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上述三类问题,是我在音乐班教学的真实感受。本人作为一名从教10年的教师,正是教学经验丰富、可塑性很强的阶段,现在我所教的两个数学班,一个是全年级文化最好的班,另外一个是音乐班,在数学教学中,使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冰火两重天的感受。一班特别适应改革的数学模式,学生能够独立、合作、思考、探究最终解决问题,并提出很有建设性意见的问题,的确体现了教改的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音乐班却差强人意。最初,分组是把各个学习相对好的打散,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中去,要达到榜样的作用。但试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却是和平时没什么两样,一到组内探究、全组都不积极参与,差生任您如何鼓动,我就是惜字如金,基础好的同学也碍于情面,不会或不敢回答问题。最终,团结协作、合作探究的分组意图显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究竟根本原因就是基础差,什么都不会,怎么去探究之后,我尝试着分层次教学,具体方法如下:先把基础好的放在前面,基础差的放在后面,针对优生差生、基础定义共同讲解,然后优生领先步入练习阶段。差生继续巩固定义,熟悉公式,之后,再进入练习阶段。老师给优生点评完习题之后再由优生一对若干差生进行习题讲解,取得了一定成果。存在问题:谁甘愿承认自己是差生,对于分层次教学,差生存在心理自卑感,认为老师歧视他。关于教学难度的把握也是困惑着我的另一大难题,在新章节的第一课,学生都能积极学习,努力希望做到从现在开始、从头开始。但数学学科的联系性强、逻辑性紧密制约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到每一章中后阶段,题型不在是基础体现,而是大运算量、强综合度的体现,到哪找那么基础的题,最终我们的目的地是参加高考而高考数学最简单的题也会含有3、4个知识点,我认为其最终结果还是惨淡收场,所以我一直坚持认为只有见多才能识广,做题只有量到才能激发质变,毕竟现在是应试教育,不管怎么改,总要面对高考,那分才是重点。

还有,分组之后,如何协调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关系?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那么它也是需要占用大量时间的,该怎样合理安排时间、不与其他学科冲突?毕竟高一学生一天至少面对五六科新内容,怎样在繁重的压力下合理安排时间,这也是所有学生面临的难题。在教学中,我试着合理分配时间。一节课,如果教师为了让学生多一点的时间进行笔头练习,自己过早地抛出题设结论和过程,就会使学生失去探索学习和求知的兴趣,这与新课标的精神不相符,但数学有它自己的特点,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空间现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有牢固的知识技能作基础。我们知道,知识技能主要是靠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的笔头训练去完成,也就是说,课堂上要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才能保证有机会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每一节课里要合理地分配时间,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使每一节课都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对于确实要加大练习量的章节,可适当补充练习题、增加作业量等。

我认为,改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为了变得更好,不希望流于形式,成绩才是检验改革是否成功的真理。我更希望,今天我的反思能够为我校的音乐教学做一定贡献。

猜你喜欢

差生新课程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整式”基础巩固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
“五抓五促”夯基础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