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SCL环境下协作分组的伙伴模型研究*
2012-12-12李浩君邱飞岳
□ 唐 杰 李浩君 邱飞岳
mCSCL环境下协作分组的伙伴模型研究*
□ 唐 杰 李浩君 邱飞岳
mCSCL正在成为移动学习新的研究热点,协作小组是开展mCSCL活动的基本单元,如何寻找协作分组中的学习伙伴是当前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设计并建立协作分组的伙伴模型是寻找学习伙伴的第一关键所在。伙伴模型能够对学习者进行建模,通过它能够为mCSCL的协作分组提供选择依据。本文在分析伙伴模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学习者个性特征和mCSCL中学习的特殊性构建了mCSCL环境下协作分组的伙伴模型。
mCSCL;协作分组;伙伴模型
一、引言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融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移动学习正在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1]移动技术是支持未来教育最有效的技术之一,对教育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2]在国外特别是在欧美国家,围绕mCSCL(Mobile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移动设备支持下的协作学习) 已经开发出若干诸如C-Notes[3]的学习环境。mCSCL以协作小组作为开展学习的基本单元,协作小组的构建对组织有效的协作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4][5]在协作学习中,通常将协作小组的成员称为学习伙伴。[6]因此,在mCSCL中如何寻找协作分组中的学习伙伴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而设计并建立协作分组的伙伴模型则是寻找学习伙伴的第一关键所在,这也是本文的关注点所在。
二、伙伴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启示
所谓伙伴模型是指学习者在建立伙伴关系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是学习者寻找学习伙伴组成协作小组的核心。[7]通过文献分析发现,mCSCL中关于伙伴模型的研究比较简单,还没有形成正式的模型,其学习伙伴形成的依据有Random(随机)、 Preference(喜好)、Achievement(学习成绩)、Sociability(社交能力),如表1所示。
表1 mCSCL中学习伙伴形成的依据
通过表1可以发现:目前,mCSCL伙伴模型考虑的因素过于简单,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仅考虑了学习者的单个特征,并没有针对学习者的个性特征进行综合的考虑;二是没有考虑mCSCL环境下学习者和学习的特殊性。
虽然目前关于mCSCL伙伴模型的研究并不深入,但是国内外的研究者对CSCL和WEB环境下的伙伴模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这些将为mCSCL环境下伙伴模型的建立提供基础和借鉴,其中比较有借鉴价值的伙伴模型如表2所示。
虽然国内外的研究者对CSCL和WEB环境下的伙伴模型进行了比较丰富的研究,为我们构建mC-SCL环境下的伙伴模型开拓了思路、提供了借鉴,但这些伙伴模型是根植于CSCL和WEB的特殊环境,并没有考虑mCSCL环境的特殊性。与CSCL相比,mCSCL的小组成员能够在便携式移动设备的帮助下自由移动到同一空间开展协作活动,从而使学习者不再局限于计算机屏幕前而能自由移动到真实活动场景中进行社会化的交流。简而言之, mCSCL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建立mCSCL环境下的伙伴模型必须考虑这些特殊性。
鉴于mCSCL伙伴模型的研究现状以及CSCL和WEB环境下伙伴模型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构建mCSCL环境下协作分组的伙伴模型必须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和学习特征,在综合考虑学习者个性特征和学习特征的基础上,根据mCSCL环境的特殊性,构建适合mCSCL环境下协作分组的伙伴模型。
表2 CSCL和WEB环境下典型的伙伴模型
三、构建mCSCL环境下协作分组的伙伴模型
鉴于上述分析,本文试图将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和mCSCL环境的特殊性作为构建mCSCL环境下协作分组的伙伴模型的依据,在对学习者的个性特征进行综合建模的基础上,结合 mCSCL环境下协作学习的特殊性,设计mCSCL环境下协作分组的伙伴模型。
(一)学习者的个性特征信息
学习者的个性特征是构建伙伴模型的主要依据,对学习者之间伙伴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学习风格、知识水平、学习需求、认知能力”四个因素作为学习者个性特征的最佳表征和mCSCL环境下伙伴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1.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是指学习个体在其心理、生理特征基础上形成的、接受和加工信息过程中的持久偏好,是学习者个性特征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特征。[19]mCSCL虽然在移动设备支持下以协作构建为核心,但协作并不意味着限制学习者主体性的发挥,强迫个体削足适履地适应协作小组的设计意图,而是强调异质的学习者发挥各自的专长,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在优质移动学习资源缺乏的今天,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在开展mCSCL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容易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自的主体性,从而在与他人联合过程中获得自由感,使得整个协作小组变得更高效。总之,mCSCL环境更加需要学习风格差异化的学习者,学习风格应该成为伙伴模型组成要素之一。
2.知识水平
知识水平是指学习者对完成共同目标所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会影响mCSCL的进度,知识协作构建是开展mCSCL活动的任务之一。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的形成不仅取决于特定的学习环境,还需要学习者基于自身知识经验进行建构。mCSCL是支持移动学习者理解新知识并将新知识与已获得知识建立联系的学习活动,学习者知识水平的高低将会影响学习者在mCSCL活动中知识协作构建的表现[20]。
3.学习需求
学习需求是学习者参加mCSCL活动的内驱力。mCSCL下的学习需求由群体需求、个体发展需求、个体交互需求组成。群体需求是指mCSCL中小组成员的共同需求。个体发展需求是指学习者在mCSCL中期望获取的事物,可以表现为学习者知识和认知能力的改变。个体交互需求是指学习者在mCSCL中期望与其他学习者交互获取的事物,它是学习者满足个体发展需求的方式,可以表现为学习者经验的增长。移动学习是一种基于需求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参加mCSCL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学习者只有与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伙伴进行交互,才能在mCSCL活动中获得成就感,有意义的mCSCL活动才能发生。
4.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将认知能力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认知能力的高低将会影响协作学习目标的完成。不同认知能力的学习者在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容易形成互补,从而使协作小组能够从多个角度阐述并完成协作学习目标。
(二)构建mCSCL环境下学习者的动态协作信息
移动设备的移动性、灵活性和即时性允许学习者随时随地参与高水平的协作学习活动,使学习者不再局限于计算机屏幕前而能面对面地进行社会性交流。mCSCL应该更加关注学习者的移动性、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与协作。学习者的移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者容易从一个学习主题转移到其他主题(与学习相关甚至无关);二是技术支持学习者的移动,如技术支持下学习的情景化,使学习者能够由一种情景转移到另一种情景中。
有鉴于此,本文将通过“注意力限度”、“技术熟练度”来体现学习者的移动性,通过 “交互频率”、“伙伴认同感”、“协作贡献率”来体现mCSCL环境下协作学习的特殊性。
1.注意力限度
注意力限度是指学习者专注于学习内容的时间长度。移动学习中学习者的注意力是高度分散的,学习者极易从当前学习主题转移到其它学习主题或者被外界情景吸引而游离于学习之外。有鉴于此,我们需要学习者尽可能地在同一时段专注于同一学习内容,进行社会性的交互与协作,开展和维持有效的mCSCL活动。
2.技术熟练度
mCSCL是在移动技术支持下开展的协作学习活动。虽然技术与教育只是在特定的时空才能结合,技术绝不是教育的决定性力量,但不可否认技术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使教育不再抽象化。[21]在mCSCL中,移动技术是学习者即时交互、学习情景化等的有效支撑,学习者对mCSCL支撑技术的熟练程度将会影响mCSCL的协作效果。
3.伙伴认同感
伙伴认同感是指学习者对其学习伙伴的认可程度,是学习者对其学习伙伴在协作活动中表现的一种评价。通过伙伴认同感,可以了解该学习者的历史协作记录,为选择学习伙伴提供依据。
4.交互频率
交互频率是指学习者在mCSCL活动中与其他学习者交互的紧密程度。与CSCL相比,mCSCL除了具有随时、随地和移动性的优势之外,其最大的优势在于mCSCL为群体成员之间的交互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mCSCL中,学习者与其伙伴之间的交互频率反映了学习者参与mCSCL活动的积极性与活跃程度。要开展有效的mCSCL活动,高质量的即时交互是必需的。
5.协作贡献率
协作贡献率是指学习者在mCSCL活动中所作的贡献,是衡量学习者协作能力的重要指标。学习者总倾向于选择协作能力强的学习伙伴,高协作贡献率是学习者选择学习伙伴的一个重要依据。
(三)mCSCL环境下协作分组的伙伴模型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mCSCL环境下协作分组的伙伴模型由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和学习者的动态协作信息两部分组成。在考虑学习者个性特征的同时考虑mCSCL的特殊性,从动态协作的角度构建伙伴模型,如图1所示。
四、小结与展望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伙伴模型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和mCSCL的特殊性构建了mCSCL环境下协作分组的伙伴模型,希望能够为mCSCL领域的自动协作分组提供一种良构的依据。然而,mCSCL中要实现自动协作分组,除了要构建精确的伙伴模型之外,还需要针对伙伴模型设计合适的测量和量化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合适的学习伙伴推荐算法,这将是本研究下阶段的研究重点。
[1]刘建设,李青,刘金梅.移动学习研究现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7,(7):21-25.
[2]S.Martin,G.Diaz,E.Sancristobal,et al.New Technology Trends In Education:Seven Years OfForecasts And Convergence[J].Computers&Education,2011,In Press,Accepted Manuscript.[3][8]M.Milrad,J.Perez,U.Hoppe.C-notes:designing a mobile and wireless application to support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building[J].Proceedings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ireless and Mobile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2002,117-200.
[4]赵建华,李克东.协作学习及其协作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0,(10).
[5]黄荣杯.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12]赵建华.Web环境下智能协作学习系统构建的理论与方法[D].华南师范大学,2002.
[7][14]程向荣,周竹荣,邓小清.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的伙伴模型[J].计算机应用,2007,(7):1763-1766.
[9]H.Ketamo.xTask-adaptable working environment[A].Proceedings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ireless and Mobile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C].Vaxjo,Sweden:IEEE Comput.Soc,2002,55-62.
[10]K.Yatani,M.Onuma,M.Sugimoto,et al.Musex:a system for supporting children's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 a museum with PDAs[J].Systems and Computers in Japan,2004,35(14):54-63.
[11]C.-K.Chang,C.-K.Hsu.A mobile-assisted synchronously collaborative translation-annotation system for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EFL)reading comprehension [J].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2011,24(2):155-180.
[13]刘菊香.基于模糊理论的网上协作学习学生分组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5]程向荣.CSCL的伙伴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08.
[16]马玉慧,孙双,白滨.基于贝叶斯分类的CSCL自动异质分组策略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5):38-40.
[17]P.Paredes,A.Ortigosa,P.Rodriguez.TOGETHER:an Authoring Tool for Group Formation based on Learning Styles[J].2009.
[18]S.Chuen-Tsai,S.J.L.Sunny.Learning through collaborative design:a learning strategy on the Internet[A]. Frontiers in Education Conference,2001.31st Annual[C].
[19]郝丹,张伟远,陈丽.远程学习者学习风格测量方法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5,(1):51-54.
[20]E.Alfonseca,R.M.Carro,E.Martin,et al.The impact of learning styles on student grouping for collaborative learning:a case study[J].User Modeling and User-Adapted Interaction,2006,16(3-4):377-401.
[21]M.Sharples.The design of personal mobile technologies for lifelong learning[J].Computers&Education,2000,34(3-4):177-193.
G40-057
A
1009—458x(2012)02—0048—04
本文受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应用研究项目“基于片段式资源协作构建的自适应移动学习系统研制”(项目编号:2010C33147)的支持。
2011-10-15
唐杰,硕士,浙江工业大学教科学院(310014)。
李浩君,副教授,硕士,浙江工业大学教科学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310014)。
邱飞岳,教授,博士,浙江工业大学教科学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院长(310014)。
责任编辑 石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