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会计问题研究

2012-12-11沈阳大学辽宁沈阳110044

商业会计 2012年18期
关键词:套期金融工具公允

(沈阳大学 辽宁沈阳110044)

一、衍生金融工具在套期会计中的运用

所谓衍生金融工具,是指某种金融产品的自身价值是由其所关联的其他产品的价值所确定的。套期是指购销一项或多项套期工具,使其公允价值或未来现金流的变动方向与被套期项目的金额相等且方向相反,从而有效地抵销远期风险所导致的被套期项目价值变动所带来的潜在风险。而套期会计则是在相同会计期间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的抵销结果计入当期损益的方法。

衍生金融工具的主体是合约,套期会计则是使这些合约及其所带来的损益情况、避险意图和结果在会计上尽可能地得到客观、公正地反映。套期会计对被套期项目的会计处理只适用于符合条件的项目;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因此,在市场条件较为成熟的情况下,衍生金融工具应当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二、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难以准确界定投机和套期

对于同一交易,在某一企业被认定为投机,而在另一企业却可能被认定为套期。即便在同一企业,它也可能有时被视为投机,有时被视为套期。在期货市场上,持仓量远远超出其实际的套保需要,收益与风险不对称,从而使得在套期保值过程中掺杂了一定程度的投机行为。当价格发生不利变动时,套期的避险功能就会大打折扣,放大企业潜在的经营风险,从而发生巨额亏损。

(二)套期会计的主观性太强,客观性较差

除预期交易外,套期关系的认定、套期有效性的判别等,大多依赖于管理者的主观判断。尽管各国现行的有关准则都制定了较为严格、明确的套期认定标准及有效性标准,但其客观性仍然较差。这主要表现在:对于同样的交易,管理当局可以指定为不同的套期关系,从而运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得到不同的结果。即便在同一套期关系中,由于套期实体所指定的套期目的不同,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另外,管理当局可以自主地选择是否对其套期行为运用套期会计。

(三)处理方法复杂,对财务人员的执业水平要求过高

套期会计的范围包括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三大类。具体的处理又包括了认定、有效性评价、核算和披露等方面。其涉及范围广,处理方法复杂。另外,在对预期交易的处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预期交易与确定承诺不同。确定承诺的实质是未执行合同,履约的可能性相当大,因此对确定承诺采用套期会计处理较合理。而预期交易虽然也属于尚未发生的事项,但没有确保其将来实际发生的法律保障手段,只有依据管理当局的主观认定,而这种主观认定并无保障,因此对预期交易使用套期会计不甚合理。但如果不采用套期会计处理,又可能导致管理当局对预期交易进行套期避险的风险管理业绩不能得到如实的反映。因此,这就对财务人员的执业水平提出了过高的要求。

(四)难以确定合理、科学的公允价值

在市场交易活跃的情况下,以市场价值为公允价值不能反映某项衍生金融工具在风险组合中的价值。在市场交易不活跃、缺乏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则需要利用估值技术和其他信息来确定其公允价值,但现阶段我国的金融市场尚不发达,只有少数商业银行有能力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估值技术,若大面积推广估值技术势必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而且套期工具公允价值的估值过程十分复杂,不同企业对于同种套期工具的估值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果没有一套详细的选择标准,势必会在实务界引起混乱,成为管理当局操纵报表信息的手段。

三、完善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会计的建议

(一)正确认识套期保值的本质

由于期货和现货的价格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偏差,使得套期保值的成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期货和现货的价格差在重复的时间周期中的波动幅度却是可以测量和控制的。因此,交易商通过长期的交易实践后,确定了价格差因素,即基差(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也就是说套期保值成功的关键是基差的观察与控制。因此,应当把衍生品交易的风险转化为基差交易的风险,把对衍生品价格波动的观察转化为对基差波动的观察,通过确定基差可承受的风险区域,把现货和衍生品这两个相反方向的风险敞口耦合到一起,从而提高预测套期保值成功的把握度,建立正确的认识立场和操作策略。

(二)制定明确、细化的应用示例指南

虽然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但由于其高度抽象,使得财务人员在实务操作上仍面临一定的困难。因此,针对那些不易操作的条款,可以通过具体实践制定出更为明确、细化的应用示例指南,使准则更具操作性,使财务人员更容易理解并掌握套期会计准则。另外,还可针对衍生金融工具创新性、发展性的特点,根据新产生的情况不断更新准则,从而解决新的问题,以保证会计信息始终能够公允地反映经济业务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三)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

企业既需要通过市场引进专业人才,又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制度。企业应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使其在学习套期会计准则的过程当中,熟悉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了解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流程,掌握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以及套期会计的处理方法和要求,从而科学合理地进行会计计量和会计核算,减少主观意图对财务信息公允性的不利影响。同时,应明确责任,对违规操纵利润的行为严厉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以增强企业管理当局的责任感,使企业能够公允地反映各项套期保值业务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四)合理确定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

如何确定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是套期会计的关键。对于有市场报价的套期工具,市场报价就是其公允价值。对于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套期工具,企业需要利用估值技术和其他信息来确定其公允价值。这就要求企业改进内部系统,使其能够对复杂的衍生金融工具做出合理、科学的估值和处理。常用的估值技术包括: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当前公允价值、现金流量折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型等等。估值时企业需要全面了解相关的市场参数,如无风险利率、外汇汇率、商品价格、信用风险、股价、股价指数、提前偿还风险、金融工具价格未来波动率、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服务成本等。套期工具公允价值的估值过程十分复杂,这要求企业具有较高的信息掌握和风险控制的能力。另外,有关部门应针对如何确定公允价值发布更加详细的指导和规范,使公允价值的估计更加合理,以缩小管理当局的操纵空间。

猜你喜欢

套期金融工具公允
套期会计准则变更对企业会计实务的影响研究
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运用分析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金融工具在企业的发展及应用
我国公允价值问题的应用研究
СТО ЛЕТ КИТАЙСКОГО ВУЗА
解码套期保值会计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主要变化及其应用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似花还似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