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西方权力理论主要论争述评

2012-12-10谷志军

关键词:权力观精英冲突

谷志军,晏 妮

(1.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7;2.云南民族大学校团委,云南 昆明 650031)

权力是社会科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正如伯特兰·罗素所说:“在社会科学上权力是基本的概念,犹如在物理学上能是基本概念一样。”[1](P4)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政治研究就是关于权力分配方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政治学也就是关于权力的学问。自政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人们就对权力进行着持续而深入的研究。可以说,权力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从古希腊的先哲们到现当代的思想家们都在孜孜求索。然而,权力却是一个在本质上具有争议的概念,又具有多张面孔,学者们见仁见智,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在当代西方学术界,自米尔斯于1956年出版《权力精英》[2]一书以后,学者们就权力问题展开了非常激烈并且旷日持久的争论。本文正是以此为背景,试图对当代西方权力理论的主要争论进行一个简略但不失系统的梳理与评析,考察其内在逻辑。

一、精英权力观的产生

20世纪50年代,米尔斯提出了精英权力观。他在《权力精英》一书的开篇就写到,权力精英“主宰了现代社会的主要等级制度和组织结构。他们支配着大公司,操纵着国家机器并拥有各种特权,掌握军权,占据着社会结构的战略要津,所有这一切集中了他们所享有的权力、财富和声望的各种有效手段。”[2](P2)米尔斯认为,美国社会的权力结构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最主要的国家权力已经集中在经济、政治和军事领域,并且这三大领域彼此间渗透融合,这三种权力的掌门人——企业行政长官、政治董事和军界领袖——共同组成了美国的权力精英。

而当时的另一位学者弗洛伊德·亨特通过对美国某一50万人口的城市中领导阶层权力模式的调查研究和对其在地方层次的权力结构进行分析,得出了与米尔斯观点相类似的结论,认为在地区性城市中那些处于大量人群中的个体在政策决定中没有发言机会。也就是说,美国社会地方层次上也存在着精英控制,从而从实证的角度印证了米尔斯的论断。[3]

总之,所谓“精英权力观”可以概括为:权力是一种能力;权力只集中于少数人手中;权力来自个人对行使权力的制度化角色的占据。

二、对精英权力观的争论

精英权力观的提出受到了以罗伯特·达尔和尼尔森·波尔斯比为代表的学者们的批评和争论。达尔在《统治精英模式批判》一文中,非常明确并且十分尖锐地提出了批评意见,他写道:“一个值得注意并且真正令人惊讶的事实在于,米尔斯教授和亨特教授都没有认真地尝试着通过解释一系列明确具体的事例来检验其主要的理论假设。但是,我认为在最近数年的社会科学中,这两部著作比任何其它著作都想要将复杂的政治体系在本质上解释成有关统治精英的情形。”[4]按照达尔的理解,存在统治精英的假设只有在满足下列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够得到证明:理论假设的统治精英是得到明确界定的集团;存在着一种包含各种关键政治决策情形的合理事例,在这样的事例中,那些理论假设的统治精英的偏好与任何其它能够让人想到的更合乎要求的集团偏好是背道而驰的;在诸如此类的事例中,精英的偏好通常是占据主导地位的。[4]换句话说,只有在涉及到的各种重要的政治决策中精英的偏好完全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人们才能够证实存在统治精英的假设。此外,达尔在《谁统治?》一书中,采用行为主义方法论研究了纽黑文市在20世纪50年代的权力与决策制定问题,对统治精英模式提出了进一步的批判。[5]从本质上来说,达尔是将权力等同于影响力,这是一种直觉意义上的权力观,权力的运用是这种权力观的核心。

这种权力观得到了波尔斯比的认同,他认为,确认谁在决策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在社会生活中确定哪些个人或者团体拥有‘更多’权力的最好方式”[6](P4),同时他还写道:“在多元主义方法中……为了确定在社区决策中谁实际上占主导地位,一种尝试就是去研究各种特定结果。”[6](P131)在这里,重点实际上在于对可以观察到的、具体的行为进行研究。因为在多元主义者那里,决策往往被认为涉及到直接的冲突,也就是现实的和可以观察到的冲突。而且,“权力”、“影响力”等术语往往是可以交替使用的,只不过达尔主要谈到的是“影响力”,而波尔斯比主要谈到的是“权力”。

多元主义者实际上是把他们在决策中关注的行为理解为所涉及到的事实上的、可以观察到的冲突。然而,这种推论与达尔和波尔斯比的权力定义并不相符合,他们的解释仅仅要求A能够影响或者确实成功地影响了B的行为。多元主义者认为,权力的运用伴随着冲突,更确切的说是各种偏好之间的冲突;利益具有主观性并且可以被理解为政策偏好,某种利益的冲突也就等同于某种政策偏好的冲突。正如波尔斯比指出的:“我们可以将内部不一致的情形看作是各种利益的内在冲突,将内部之间一致的情形看作是各种利益之间的内在和谐。”[6](P22)可以说,达尔和波尔斯比等多元主义者的权力观是一种多元权力观,这种权力观涉及到针对存在明显的主观利益冲突议题的决策过程中对行为的关注,它被视为表达政策偏好并通过政治参与揭示出来。

三、对多元权力观的争论

多元权力观的提出受到了以彼得·巴卡拉克和摩尔顿·巴拉兹为代表的学者们的批评和争论。批评家们通过各种形式挑战了多元主义者颇为得意的权力图景,认为他们对权力的相关描述过于狭隘,而且其相关的权力概念也过于狭隘。巴卡拉克和巴拉兹认为,权力具有两张面孔,[7]或者说权力具有没有被多元主义者认识到的同时也没有被其行为主义方法所察觉到的第二张面孔。他们写到:“当A参与到那些影响B的决策中去的时候,理所当然地是在运用权力。而当A致力于创制或加强各种社会和政治价值以及使政治过程的范围仅仅限制在那些不损害A的利益的议题上的制度惯例时,同样也是在运用权力。”[8](P7)权力并不完全表现在各种具体决策中,研究者也必须考虑到,尽管社会中存在着各种严重然而潜在的权力冲突,某些个人或者组织仍然可以通过影响价值观、政治进程、仪式典礼等方式将决策限制在没有争议的议题上。巴卡拉克和巴拉兹的核心论点是:“在某种程度上个人或者组织——有意或无意地——创设或加强了使各项政策冲突进入公共领域的障碍,这些个人或者组织就拥有了权力”[8](P8)。此外,他们还将权力系统的分为强制力、影响力、权威、武力和操纵,并且详细区分了各自存在的不同情形。

巴卡拉克和巴拉兹对多元主义者的权力观进行批评的中心要点是“反行为”,即他们认为多元主义者的权力观过分强调了创制、决策和投票的重要性,结果是没有考虑到权力可能甚至经常是通过将决策的范围限制在相对“安全”的议题上来运作的事实。而且,他们所谓的限制决策范围的不决策行为本身实际上就是决策行为。所以,他们的权力观涉及到对决策和不决策的双重审视,“决策是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行为模式中的一项选择……不决策是一种导致决策制定者的价值或利益受到潜在或明显挑战的抑制或阻碍的决策”[9]。理查德·梅尔曼也认为,虽然多元主义者研究实际的行为、强调具有可操作性的定义并且致力于发现证据,然而,通过研究在社区内部重要决策的制定,他们仅仅是接受并复制了其研究体系的偏见。[10]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巴卡拉克和巴拉兹等学者与多元主义者之间存在重大差异,却存在着共同点,即对于实际的、可以观察到的明显或隐蔽的冲突的强调。然而,他们比多元主义者具有更加宽泛的利益概念,虽然这还是一种主观利益的概念而不是客观利益的概念。可以说,这种权力观涉及到对以行为为中心的多元权力观有保留或者说不彻底的批评,它允许考虑到防止决策被各种潜在议题所采纳的方式,因为这些潜在议题上存在着被视为体现表达各种政策偏好和政治不满中可以观察到的主观利益冲突。巴卡拉克和巴拉兹等学者的重要贡献在于,他们将谢茨施耐德(Schattschneider)的“组织是对倾向的动员”这一重要思想引入到权力的讨论中。总的来说,这种权力观是整体主义的,因为“所有政治组织形式都倾向于发展某些冲突而压制另一些冲突”,这类学者强调的是权力的组织化、系统化形态。

四、对整体权力观的争论

整体权力观的提出受到了以史蒂文·卢克斯为代表的学者们的批评和争论。卢克斯于1974年加入到了这场争论当中,他引用了柯瑞森的著作《大气污染的非政治化:一项关于城市中不决策的研究》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不可否认,整体权力观相对于多元权力观而言有着明显的进步,它将控制政治议程与潜在议题被排除在政治过程之外的方式的问题纳入到权力分析之中。但是,卢克斯认为整体权力观仍然存在着三个方面的不足:首先,它对多元权力观的批评是有保留的,换言之,它仍然受到了行为主义的约束。更确切地讲,它仍然过多地受到那种对公开的“实际行为”进行研究的约束。在试图同化从政治议程到决策范式中被排除在潜在议题之外的所有情形时,整体权力观描述出了一副令人误解的图景,在这一图景中个体、组织以及机构成功的将潜在议题排除在了政治过程之外。其次,它将权力与实际的、可以观察到的冲突联系起来,这种坚持将实际冲突作为权力的本质要素的主张是不恰当的。因为,在巴卡拉克和巴拉兹的分析中操纵与权威这两种类型的权力可能并没有涉及到诸如此类的冲突,而且,假设权力仅仅只是被运用在诸如此类的冲突中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最后,它强调不决策的权力仅仅存在于那些被拒绝以议题的形式进入政治过程的不满之中。如果观察者能够揭示出不存在任何不满,那么,他就必须认为在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分配中存在着“真实的”一致同意。[11](P25-28)

此外,卢克斯还勾勒出了一幅权力的概念图表,[11](P36)从他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权力是否会成为一种影响力的形式取决于它是否涉及到制裁;同时,影响力和权威是否会成为一种权力的形式取决于它们是否涉及到利益冲突。所以,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一致同意的权威并不是一种权力的形式。因此,只有在A通过某种与B的利益相对的方式来影响B的时候A对B才运用了权力。这种权力观在约翰·格温特的《权力与无权无势:在阿巴拉契亚山谷中的沉默与反抗》、蕾妮·丹茨格的《政治上的无权无势:战后英格兰的农业工人》[12]等研究中得到了经验性证明。

卢克斯在《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一书中提出了一种关于权力概念的激进的定义,以区别于多元权力观和整体权力观,他声称这种权力概念是“在本质上可争议的”[11](P30)。同时,也认为他所提出的概念分析比那些受到批评的权力概念要出色的多;并且,宣称要提供一种更加深入同时在理论上与经验上承载价值的权力分析方法。正如其书名所表述的那样,卢克斯的权力观是一种激进权力观。可以说,这种权力观涉及到对前面两种过于个人主义的、以行为为中心的权力观的彻底批评,同时也对潜在议题被排除在政治活动之外的诸多方式进行了考量,无论是通过运用各种社会力量和制度惯例的方式还是通过个人决策的方式进行的。

五、对激进权力观的争论

激进权力观的提出受到了学术界尖锐的批评和争论,一直持续到现在。这些批评和争论被集中收录在约翰·斯科特的《权力:诸种批判性的观念》(三卷本)一书中。[13]

归纳起来,批评者们普遍认为激进权力观也只是提供了一种关于权力主题不完整且单方面的解释。首先,它完全将注意力集中在权力的运用上;其次,它只是探讨了不对称的权力,也就是某些人控制另一些人的权力,而且仅仅探讨了这种状况中的一种亚类型,也就是那种确保服从支配的类型。对此,彼特·莫里斯集中探讨了这个问题,他认为人们在谈论权力时存在着三种情境,他称之为“实际的”、“道德的”和“评价的”情境。[14]按照莫里斯的理解,社会生活只能被恰当地理解为一种权力与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种对于其本质既是能动性又是结构性的行动者而言在给定的限度内做出选择和实施策略的可能性网络。

针对这些批评和争论,卢克斯在《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一书再版中,通过批判性分析詹姆斯·斯科特、琼·厄尔斯特和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基本观点论证了想要获得没有争议的理解权力的方式是不可能的,从而捍卫了其激进权力观。斯科特提出了一种研究权力关系的方法,即“对沉默的阐释”与“对霸权与虚假意识的批判”,并且用强的和弱的霸权理论(同意和顺从)的观点对此进行了阐述。斯科特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那些处于依附地位的从属者在日常生活中会通过各种秘密的与隐蔽的方式进行反抗。[15]但是,在斯科特及其他人的阐述中所指出的社会与情境范围内,卢克斯所谓的第三种维度的权力在塑造偏好和信仰以及影响判断方面并没有经常地、广泛地发挥作用。此外,卢克斯还关注了外在于行动者的因素对行动者期望与信念的塑造。厄尔斯特将其称为“诸种适应性偏好的构成”[16],换句话说就是对期望进行调整以适应各种环境。厄尔斯特认为权力没有能力引起那些抵制任何想要故意引起它们的企图的状况,但他没有指出“诸种适应性偏好”不能被权力所引起或者激励。对此,布尔迪厄通过符号暴力的方式进行了阐述,认为“支配效用的结果与条件以性格倾向的形式持久地、深深地嵌在身体中”[17](P39),它形成了适应各种不同领域的习惯。布尔迪厄对社会生活中不同领域大量的人类学研究充分地阐明了卢克斯曾经试图强调的“作为支配的权力”的效力是通过下述方式而增加的:通过被伪装或者使其隐蔽起来的方式;通过“归化”的方式;通过使被支配者“错误识别”其运作模式的方式。

结论

纵观当代西方学术界,人们对于权力问题存在着持续不断的争论,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四种解释:一是认为权力这个词语是个多义词;二是认为权力意味着除了相同的名称之外不具有单一的共同本质和公共特性的各种目标或对象;三是认为不同的权力概念存在于不同的地方性语言游戏中;四是认为权力是一种在本质上可争论的概念。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何界定权力以及如何理解权力取决于如何想象权力。精英权力观认为最主要的国家权力已经集中权力精英手中,他们不仅有着类似的心理结构和社会习性,而且有着一致的利益,共同制定具有全国性效果的决策。但是,精英权力观却绕过了对决策过程的研究而只是关注了决策者本人,并且没有能够区分出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区别,忽视了“上层阶级仍有特权,但他们并不统治”这一新现象。多元权力观洞悉了这一缺陷,认为权力广泛分布于政治体系中,呈现出多元态势,权力只有“通过一系列对具体决策的审慎考察”才能够被分析。但是,在具体分析过程中,这些学者难免会将权力等同于影响力,从而导致分析的细碎化和洞察力的缺乏,并且不可避免地接受了所观察研究的政治体系的偏见,以至于对各种政治议程受到控制的情形视而不见。整体权力观把握了这一漏洞,着重强调了对上述偏见和控制进行研究分析的方法,不再简单地将权力与影响力划上等号,而是有系统地区分强制力、影响力、权威、武力和操纵等不同类型的权力。但是,它是在过于狭窄的范围内考量它们,以至于不仅在研究决策的权力和不决策的权力时缺乏一种社会学的洞察力,而且在研究社会内部关于抑制各种潜在冲突的不同方法时也缺乏一种社会学的洞察力。然而,这两种权力观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它们都强调冲突的可观察性。至于在缺乏冲突的情况下权力如何运作,他们一致同意把这种问题交给哲学家,因为他们认为那已超越了政治学家分析的范围。激进权力观抓住了前几种权力观存在的问题,并在二者基础上引入另一个关键词“利益”,希望通过行为、结构、利益这三种维度来更加精确地研究权力。但是,由于权力运作可能涉及到不作为而不仅是可以观察到的行动、权力可能是无意识的、权力可能被各种集体所运用等特征,激进权力观也存在着严重缺陷,因此这一观点的提出立刻引起了尖锐的批评和激烈的争论,从而给学者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纵观不同权力观存在的缺陷和问题,研究发现,恰恰是因为权力与利益密切相关,两者都是一个“本质上可争议的概念”,利益如果不确定,权力观就不可能确定。不同的权力观在客观上增加了对权力的理解,西方学术界对权力理论的认识正是在不断的争论中才得以丰富和完善。

[1][英]伯特兰·罗素.权力论:新社会分析[M].吴友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美]查尔斯·赖特·米尔斯.权力精英[M].王崑,许荣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Hunter,F.1953.Community Power Structure:A Study of Decision Makers.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4]Dahl,R.A.1958.A Critique of the Ruling Elite Model.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52(2):463-469.

[5]Dahl,R.A.1961.Who Governs?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6]Polsby,N.W.1980.Community Power and Political Theory(2nd edn).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

[7]Bachrach,P.and Baratz,M.S.1962.The Two Faces of Power.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56(4):941-952.

[8]Bachrach,P.and Baratz,M.S.1970.Power and Poverty:Theory and Practic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Bachrach,P.and Baratz,M.S.1963.Decisions and Nondecisions:An Analytical Framework.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57(3):641-651.

[10]Merelman,R.1968.On the Neo-elitist Critique of Community Power.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62(2):451-460.

[11]Lukes,S.2005.Power:A Radical View(2nd edn).London:Macmillan.

[12]Gaventa,J.1980.Power and Powerlessness:Quiescence and Rebellion in an Appalachian Valley.Oxford:Clarendon Press;Danziger,R.1988.Political Powerlessness: Agricultural Workers in Postwar England.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3]Scott,J.(ed.).1994.Power:Critical Concepts(3 vols).London:Routledge.

[14]Morriss,P.2002.Power:A Philosophical Analysis(2nd edn).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5]Scott,J.C.1990.Domination and Arts of Resistance: Hidden Transcripts.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

[16]Elster,J.1983.Sour Grapes:Studies in the Subversion of Rationalit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7]Bourdieu,P.2001.Masculine Domination.trans.Richard Nice.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猜你喜欢

权力观精英冲突
基于合作博弈的多机冲突解脱算法
冲突与和谐:建设性冲突视角下的组织活力激发与和谐文化建设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回避冲突不如直面冲突
精英2018赛季最佳阵容出炉
浅谈人性假设与权力观
浅谈领导干部如何严于用权
当英国精英私立学校不再只属于精英
昂科威28T四驱精英型
简述权力观对现实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