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信息服务工作的创新发展

2012-12-10张曙光顾怀敏于京杰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医学图书馆医院

张曙光,李 莹,顾怀敏,于京杰

(卫生管理)

医学信息服务工作的创新发展

张曙光,李 莹,顾怀敏,于京杰

文中结合图书馆开展的医学信息服务实践,从信息服务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方式创新和工作者角色创新4个方面论述医学信息服务工作的创新发展模式,并探讨进一步完善医学信息服务工作、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信息服务的重要意义。

医学信息服务;图书馆;创新

0 引 言

泛在知识环境下,医院图书馆如何积极适应形势,创新信息服务工作,满足医院临床、科研、教学和管理多元化信息需求,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我院图书馆紧紧围绕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优质信息服务的宗旨,更新服务理念,求新、求变、求发展,积极探索新时期信息服务工作的创新发展,在信息资源整合与利用、拓展信息服务领域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医学信息服务理念创新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正确先进的服务理念是促进科技信息事业发展、提高服务效益的强大动力,是信息服务创新的前提条件。以创新的信息服务理念为科技创新提供系统性支持应是科技创新时代医学情报人员的工作宗旨[1]。只有不断更新服务理念,使之适应用户不断更新的需求环境,才能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1.1 变传统被动为主动服务 虽然目前很多医院图书馆均已建立了自动化管理系统,并购置了电子化、网络化数据库检索系统,但服务方式仍是以“坐等读者上门”为主,服务较为被动[2]。医学信息工作者提供信息服务不能被动坐等,而要树立创新的服务理念,主动“走出去”,尤其是要深入临床、科研一线,及时解决信息资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了解用户需求,提供积极的服务。实现在现有资源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医务人员的信息需求,为临床与科研工作提供信息保障。

1.2 以信息需求为服务导向 医院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医院的全体人员,包括医院机关领导、临床医师护士、辅助科室的技术人员及临床医学生等。因其知识结构和信息用途各有不同,故信息需求也不尽相同。图书馆在为他们提供信息服务时,不可笼统对之,而应根据不同层次用户需求特点,采用多种方式,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信息服务。

1.3 树立信息服务品牌意识 在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同时,图书馆还要寻求图书情报事业的自身发展,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品牌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品牌意识是引领企业制胜的战略性意识。因此,医学信息工作者也要具有树立信息服务品牌的意识。在提供及时、高效、优质服务的同时,宣传推广专业化信息服务理念,树立医学情报人员信息专业学术地位,逐步让广大医护人员形成“需要信息找学科馆员”的共识。

2 医学信息服务内容创新

信息服务创新的根本在于服务内容创新。在信息资源全球共享的环境下,高效率、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应当提供具有高附加值的信息[3]。医学信息服务创新,更要以提供深层次的知识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我馆在开展传统图书馆服务的基础上,将服务重心从一般文献服务转向信息加工、参考咨询、情报分析等高附加值信息服务。

2.1 深层次信息加工与报道服务 首先,坚持做好医学科技查新工作。1993年1月至2012年5月共完成科研课题立项及成果奖励申报查新项目2731项,查新报告质量得到评审专家和同行的肯定,为广大医学科技人员立题、选题提供了文献支持,对引导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促进医药卫生科技成果转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密切关注国内外医学研究领域的动态,及时为研究人员提供最新文献和信息报道,并注重对原始信息进行深层次分析,经过筛选、整理、加工和归纳,将信息以二、三次文献形式提供给用户。如在医学信息网上设立“热点关注”栏目,通过对各种载体来源的最新文献、新闻报道等资料进行搜集、整理、编译、加工,采用动态简报形式,报道国内外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技术进展等方面内容,为临床医师解决疑难病症、提高诊疗质量提供信息参考,对科研人员及时了解其专业研究动态及阅读文献起到导航作用。

2.2 学科馆员卫勤信息保障服务 我院组建有国家应急医疗救援队,围绕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实际需要,创新实施“1+4”队伍编成模式,即组建1支功能齐全、可单独执行任务的基础救援队和特殊武器伤救治、中毒救治、自然灾害防治及批量伤员救治4支专业救治分队。图书馆学科馆员直接编入基础救援队之中,能够认识非战争军事行动医疗救援的规律和特点,为行动提供专业化、深层次、全程化的信息保障[4]。在开展卫勤训练或救援行动时,学科馆员根据救援队员的需要,一方面采用集体培训或小范围交流的方式,帮助救援队员熟悉各种资源的检索策略与技巧,树立对信息资源的全局观;另一方面,根据救援队员实时提出的信息需求,指导、协助其完成信息检索的全过程,提高资源获取的准确性。实践证明,学科馆员在我院国家应急医疗救援队平时卫勤训练和非战争军事行动开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信息保障作用。

2.3 由资源保障转向决策咨询服务 信息乃决策之本。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科研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需要密切关注医疗领域与相关行业发展动态。医院科研人员和科技管理者对本研究领域或本研究机构的具体研究成果信息了如指掌,但对本学科的发展态势和走向难以及时跟踪[5]。图书馆可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获取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处理,按照特定需求或定期提供专题分析报告和预测报告,为医院管理者和科研人员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此,我馆拓展信息服务内容,由单纯信息资源保障向情报支持、决策咨询等方向扩展。目前已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医疗救援进行专题情报研究,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国内外医院对重大灾害、事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援的相关资料,总结军队医院应急医疗救援的经验,为医院开展非战争军事行动提供情报支持和决策参考。

3 医学信息服务方式创新

要实现信息服务方式创新,必须充分利用当前科技发展成果,以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为基础,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准确的信息服务。我馆采用纸质、电子版、网络版、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使信息服务由到馆服务或电话咨询向电子化、个性化、实时化发展。

3.1 馆藏资源网络化 整合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建立南京总医院特色医学信息网。我们将中外文数据库、电子图书、医学图谱、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中的各项数据等丰富资源整合,在医学信息网上设立电子资源、馆藏检索、新书通报、科技查新等服务栏目,搭建起一个网络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医学信息服务平台,使资源检索简便易行,同时依托医院“军字一号”工程,使医务人员在其科室即可通过医院网络系统访问医学信息网,对图书馆馆藏资源进行查询和利用。网络化的信息服务在时间上提供全天候的服务,在地点上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达到“一站式”、“无缝式”信息服务的效果。

3.2 信息服务自助化 由于受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医务人员更倾向于自助式信息服务。除开放电子数据库供用户检索文献资料外,借助医学信息网这个服务平台,还可提供更多形式的自助服务,以提高服务的便捷性。一是开通图书自助服务系统,进行开放式自助式图书借阅服务。用户通过该系统无须到馆即可实现对馆藏书刊的查询、预借和续借,以及对个人图书借阅信息进行管理。二是开展电子邮件服务。一方面查新委托人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查新委托项目书发送至图书馆或提出查新咨询;另一方面,用户也可利用电子邮件发送图书预约、续借信息,由图书馆工作人员操作完成图书借阅、续借、催还工作。这种自助化的服务没有时限,也不存在空间上局限,大大节省了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时间。

3.3 远程资源共享化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与教学为一体的综合型医院,医院用户对文献资源信息需求度较高。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我馆与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密切合作,利用互联网远程共享其丰富的网络数据库及电子图书资源,实现对馆藏电子信息资源的补充[6]。在全军普外研究所、肾脏病研究所和检验医学研究所也分别设有3个远程资源共享点,以保障医院学科带头人科研创新需要。另外,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也可直接在互联网上检索使用,通过馆际互借方式,为用户一站式地查找并提供所需一次文献的全文获取通道,进行全文献传递服务,保证其快速准确获取所需资料。

4 医学信息工作者角色创新

社会的高度信息化为图书情报工作拓展了崭新的知识领域,也对医学信息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钱学森先生说过“现在图书馆、档案馆、情报单位的工作人员,应该是信息专家或信息工程师,是信息使用的向导和顾问[7]。”医学信息工作者应适应医学科技发展和信息时代对其角色的新要求,实现从传统“图书管理员”到“信息保障者”、“科研工作者”、“技能传授者”等多元化服务角色的转变。

4.1 信息保障者 医学信息工作者为医院用户提供信息资源,保障着信息资源的及时、准确和完整性,同时也要为用户获取信息过程的顺利实现保驾护航。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完成信息保障者的角色任务:一是专人负责医学信息网的网络维护与更新,保障医学信息网顺利运行;二是定期到科室进行网络维护,及时解决用户在信息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了解临床科研一线信息需求,根据反馈意见修正、补充和完善信息服务工作;三是积极参与到医院国家应急医疗救援队的卫勤训练与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去,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保障。

4.2 科研工作者 科研是医学信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信息服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是创新的基础,但科研也是医学信息工作中长期存在的一个薄弱环节。我们在为医院科技创新提供信息保障的同时,也注重自身科研工作创新,积极申请科研课题,不断研究信息服务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并通过多科室合作,进行专题研究,为把握医学研究的前沿动态提供重要依据,也有效促进了信息服务的内容与方式创新。

4.3 技能传授者 医学信息工作者不能仅限于自身掌握丰富的情报信息检索知识,还应担负起技能传授者的职责。我们通过课堂授课、专题讲座、实践指导、网上宣传等方式,开展积极有效的业务指导活动,努力提高读者信息素养,增强其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使其充分了解并学会运用图书馆资源,从而充分发挥图书馆知识宝库、信息源泉作用,提升信息服务效能。

[1] 姚 莉.试论现代医学科技创新与医学情报调研[J].医学信息,2010,23(8):2550-2552.

[2] 沈亚琴.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4396.

[3] 张静海.医学信息资源与医学科技创新[J].中国科技信息,2008,(21):228-229.

[4] 苏 义,杨国斌,徐晓莉,等.非战争军事行动医疗救援中的伦理学问题[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12):1292-1294.

[5] 唐小利,孙涛涛,梅 梅.面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信息服务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1,20(5):1-4.

[6] 李 莹,顾怀敏,张曙光,等.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实践与探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25(6):644-646.

[7] 林万莲,叶明辉.医学图书馆在科研信息服务中的创新研究[J].医学信息,2007,20(9):1606-1608.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n medical information services

ZHANG Shu-guang,LI Ying,GU Huai-min,YU Jing-jie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Nanjing General Hospital of Nanjing Military Command,PLA,Nanjing210002,Jiangsu,China)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library in our hospital,the innovation mode of medical information services is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onception,working contents,methods and roles of workers,and the significance of perfecting the medical information services with higher quality is also explored.

Medical information services;Library;Innovation

R197.323

A

1008-8199(2012)08-0858-03

210002南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信息科(张曙光、李莹、顾怀敏、于京杰)

于京杰:E-mail:13705182269@163.com

2012-06-20;

2012-06-23)

(责任编辑:闻 浩;英文编辑:郭联庆)

猜你喜欢

医学图书馆医院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图书馆
萌萌兔医院
医学、生命科学类
去图书馆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