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集矿二水平煤层变化规律及对比分析

2012-12-09俞显忠李小龙张自祥陈伯年陈善成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砂质采区泥岩

俞显忠,李小龙,张自祥,陈伯年,陈善成

(1.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 合肥 230088, 2.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安徽淮南 232001)

张集矿二水平煤层变化规律及对比分析

俞显忠1,李小龙2,张自祥1,陈伯年1,陈善成1

(1.安徽省煤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 合肥 230088, 2.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安徽淮南 232001)

张集煤矿二水平有可采煤层11层,平均厚度总计26.81m,其中主要可采煤层5层,次要煤层6层,通过对二水平煤层变化规律的研究,并对煤层划分的可靠性进行对比,对矿井实现安全高效开采和增加矿井服务年限,提高煤矿经济效益,都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水平; 煤层; 变化规律; 煤层对比

张集煤矿是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现代化主力矿井之一,是国家“九五”重点建设项目,原年设计能力400万t。本井田为新生界松散层覆盖的全隐蔽区。井田地层全系钻探揭露。本区二叠系含煤段总厚857m。含有名煤层32层,总厚32.48m,含煤系数3.85%。共分七个含煤段,以第一、二、四段含煤最富,含煤系数分别达9.45%、6.14%、6.32%。

1 二水平可采煤层分析

根据现行规范对煤层稳定程度划分原则,参考可采指数和变异系数指标确定了各可采煤层的稳定性,张集煤矿二水平有可采煤层11层,平均厚度总计26.81m[1-4]。其中主要可采煤层5层,13-1、11-2、8、6、1煤层,平均总厚为18.60m,占可采总厚69.38%,是全区可采的稳定或较稳定煤层。次要煤层6层,其中17-1、13-1下、9-1、7-2、7-1、4-2煤层煤层均为大部可采或局部可采的不稳定或极不稳定煤层,平均总厚7.59m,占可采总厚的28.31%,见表1。

1.1 主要可采煤层

1.1.1 13-1煤层

煤层厚度0~8.28m,平均厚度为4.41 m。上距16-1煤层101.78m。顶底板以泥岩为主,少数砂质泥岩、炭质泥岩,个别顶板为中细砂岩、石英砂岩。二水平有115个钻孔穿过,可采点113个,厚度0~8.28m,平均4.78m。由东向西煤层变薄的趋势明显。1.1.2 11-2煤层

煤层厚度0~4.79m,平均2.57m。顶底板大多为泥岩、砂质泥岩,局部顶板为粉细砂岩。二水平有124个钻孔穿过,可采点124个,厚度0.78~3.95m,平均2.61m,全区可采。

1.1.3 8煤层

煤层厚度0~6.03m,平均2.90m。顶板岩性主要为砂质泥岩和泥岩,砂质泥岩为灰黑。色~深灰黑色,厚层状,性脆,局部含根茎等植物化石。二水平有113个钻孔穿过,可采点112个,厚度0.60~6.03m,平均3.11m。

表1 张集矿二水平主要可采煤层情况统计表

1.1.4 6煤层

煤层厚度0~6.01m,平均厚度为2.59m。顶板岩性主要为砂质泥岩、粉细砂岩、泥岩等。二水平有120个钻孔穿过,可采点98个,厚度0~6.01m,平均2.50m。从中向东、西煤层厚度有变薄的趋势。西三采区大部不可采,西一、东一的南部有不可采区分布。整个二水平大部可采,如图1所示。

图1 张集煤矿二水平6煤层不可采分布范围图

1.1.5 1煤层

煤层厚度0~10.74m,平均为6.14m。顶底板大多为泥岩、砂质泥岩,砂岩顶板主要出现在西部,成带状分布,局部冲刷煤层。二水平有151个钻孔穿过,可采点143个,厚度0~10.74m,平均6.09m。煤层有北厚南薄,东厚西薄的趋势。仅在西三、西二、西一、采区有不可采范围分布。二水平大部可采,如图2所示。

图2 张集煤矿二水平1煤层不可采分布范围图

1.2 次要煤层

1.2.1 17-1煤层

煤层厚度为0~4.71m,平均厚度为0.89m。平均层间距107.44m。顶底板多为泥岩、砂质泥岩,少数为细砂岩,个别有中砂岩。二水平有61个钻孔穿过,可采点38个,厚度0~4.71m,平均1.01m,二水平局部可采。

1.2.2 13-1下煤层

煤层厚度0~1.90m,平均0.60m。上距13-1煤3.48m。煤层顶底板多为泥岩、砂质泥岩。二水平有116个钻孔穿过,可采点56个,厚度0~1.90m,平均0.60m。西三、西二、东二大部不可采,东一局部有不可采区。整个二水平局部可采。

1.2.3 9-1煤层

煤层厚度0~3.35m,平均1.11m。顶板岩性:主要为砂质泥岩、泥岩和砂岩,局部为石英砂岩。底板岩性:主要为砂质泥岩、泥岩和砂岩等。9-1煤下部1~2m范围内有1~3条煤线。二水平有110个钻孔穿过,可采点89个,厚度0~3.35m,平均1.47m。西三采区大部不可采,西二和北一有小范围的不可采区。二水平大部分可采,如图3所示。

图3 张集煤矿二水平9-1煤层不可采分布范围图

1.2.4 7-2煤层

煤层厚度0~2.49m,平均0.83m。二水平有119个钻孔穿过,可采点78个,厚度0~2.49m,平均0.82m。西二、西一采区外基本不可采,东一和北一基本不可采,在东二的西部有一可采条带,全区局部可采。

1.2.5 7-1煤层

煤层厚度0~2.70m,平均0.91m。顶板岩性:主要为砂质泥岩、泥岩、粉细砂岩等。底板岩性:主要为砂质泥岩、泥岩、中细砂岩等。7-1煤底2.4m处有一层厚约0.1m的乳白色铝土质泥岩。二水平有118个钻孔穿过,可采点65个,厚度0~2.40m,平均0.86m。不可采区主要分布在西三的西部、西二、西一的南部、东二、北一。整个二水平局部分可采。

1.2.6 4-2煤层

煤层厚度0~4.14m,平均厚度为1.37m。二水平有129个钻孔穿过,可采点78个,厚度0~3.78m,平均1.10m。东二、西一、北一采区大部不可采、东一、西二、西三均有不可采范围分布。整个二水平局部可采,如图4所示。

图4 张集煤矿二水平4-2煤层不可采分布范围图

2 煤层对比及可靠度分析

2.1 煤层对比的方法和依据

二水平煤层对比的主要方法是利用标志层,并以岩性组合特征、古生物化石分布规律、煤层组合特征、可采煤层结构以及煤层间距和测井曲线等各种特征为依据,进行综合对比。并归纳出辅助对比标志。

2.1.1 标志层

花斑泥岩。位于13-1煤层下15m左右,厚约5m,由紫红色、褐色团块构成,含较多菱铁质鲕粒,层位稳定,全区发育,是对比13-1煤层的主要标志。

铝质泥岩。位于4-2煤层下15m左右,厚4~15m,乳白色、浅灰色、致密,细腻具滑感,富含菱铁鲕粒,常与花斑泥岩共生。全区稳定。视电阻率电位曲线呈高阻反映,阻值高于其它泥岩,自然伽玛曲线呈高幅值反映,为形态单一的高异常,是对比6-4煤层的主要标志。

太原组顶部灰岩。位于1煤下17m左右,厚约3m,灰色,微密,含腕足类及蜓科类化石。是对比1煤层的可靠标志。

2.1.2 辅助标志

17-1煤层的对比依据是煤层组合特征和较为发育的砂泥岩互层,含有较大云母片,偶见海豆牙化石。

11-2煤层视电阻率电位曲线呈陡急单一的高峰,顶部含有丰富植物化石。

8煤层位于全区最大的煤组之中,煤组以多而厚的可采煤层为特点,煤层间距一般为3~5m,8煤厚度大,层位稳定,结构单一。8煤或9煤顶部常含有丰富植物化石。

1煤层上部常有灰色巨厚层状砂岩,局部含有细砾,或有泥质包体。煤层下部砂泥岩互层发育,层面上富含大片状白云母,其下即为灰黑色微密均一海相泥岩、互层中具虫孔及生物扰动构造,含礓状、团块状菱铁结核。

2.2 煤层对比可靠程度分析

本次对二水平的煤层(>0.3m)根据上述的方法和依据进行而来重新对比。二水平主要可采煤层13-1、11-2、8、6、1等煤层,特征明显,层位稳定,标志突出,煤层对比可靠。次要可采煤层17-1、13-1下、9-1、7-2、7-1、4-2等煤层,对比基本可靠。其他煤层对比可靠性差。

张集煤矿二水平有可采煤层11层,平均厚度总计26.81m。其中主要可采煤层5层,是全区可采的稳定或较稳定煤层。次要煤层6层,煤层均为大部可采或局部可采的不稳定或极不稳定煤层,平均总厚7.59m,占可采总厚的28.31%。通过对二水平煤层变化规律的研究和煤层对比可靠度分析,对矿井实现安全高效开采和增加矿井服务年限,提高煤矿经济效益,都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1] 孙林,汪宏志,赵浩山.淮北孙疃煤矿煤质特征浅析[J].煤质技术,2011,(4):16-18,21.

[2] 李小龙,姚多喜.钱营孜矿3212工作面“四含”防水煤柱留设尺寸分析[C]//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论坛文集,2009,(8):105-111.

[3] XiaoLong Li,DuoXi Yao,JinXiang Yang.Study of Bedrock Weathering Zone Features in Suntuan Coal Mine[J].Communications 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11,(6):330-336.

[4] 温廷中,颜玉坤,高艳.袁店井田煤质特征及工业用途评述[J].煤质技术,2008,(3):22-23,45.

TD82

B

1671-4733(2012)01-0001-04

10.3969/j.issn.1671-4733.2012.01.001

2012-02-16

俞显忠(1966-),男,安徽当涂人,高级工程师,从事煤田地质科研及管理工作,电话:18655123511。

猜你喜欢

砂质采区泥岩
稠油热采区块冷采降粘技术应用
砂质板岩地层下小断面盾构刀盘结构设计方法
河北省砂质岸线修复现状及思考
基于砂质海岸带海水入侵模型试验分析研究
11采区永久避难硐室控制瓦斯涌出、防止瓦斯积聚和煤层自燃措施
风化泥岩地质断层水疏排工艺探讨
高孔低渗泥岩渗流-损伤耦合模型与数值模拟
基于Delphi-TOPSIS法的露天矿采区接续方案优选
中国砂质海滩区域差异分布的构造成因及其堆积地貌研究
基于模型正演的深层砂泥岩薄互层地震分辨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