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2012-12-09吴志明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8期
关键词:医家医治疾病

石 瑜,吴志明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中医治未病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文中记载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治未病指导思想,倡导无病先防,重在预防。通过养生来预防疾病,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识,定期进行体检,防病于未然。

1 中医治未病的历史渊源: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来源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在《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是中医早在二千多年就认识到防病的重要性,也是中医学独有的原创性的观点之一,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和应用,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

历代医家对“治未病”有不同的认识。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中就将“治未病”思想贯于其所著《伤寒杂病论》始终,形成了严密的体系,其特点在于结合临床实际,开临床应用之先河,注重对未病脏腑的保护[1]。在养生防病方面张仲景特别重视饮食节制,因其分篇列举了禽兽虫鱼禁忌和果实菜谷禁忌这些饮食卫生、禁忌内容,体现了“未病先防”的思想[2]。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也非常重视治未病。他比较科学地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3个层次。“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明确提出最高境界的医生是治疗还没有形成的疾病,也就是做好养生防病,不给疾病发生的机会。所著《千金要方》中记载有全面完整的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金元时代的名医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强调“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所谓摄养,就是要调理饮食起居、节制情绪等来调摄养生,通过养生来预防疾病。到了清代,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更加鼎盛,徐大椿《医学源流论》记载:“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故凡人稍有不适,必当即时调治,断不可忽为小病,以致渐深;更不可勉强支持,使病更增,以贻无穷之害。”以叶天士、吴鞠通等为代表,逐步形成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体系,其防微杜渐、防止疾病传变的学术思想成了温热病学的重心,至今仍指导着临床。至此基本形成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体系。

综上所述,“治未病”思想源于《内经》、《难经》,发展于《伤寒杂病论》,成熟于《温热论》[3]。中医治未病的历史可上至两千多年前,历经漫长的时间检验,如今它依然是指导临床的理论依据。

2 “治未病”的思想在防病治病中的运用

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强调人的整体观念,注重天地合一,顺应四时之气调养人身之气,强调人体自身正气的重要性,器官组织的整体性,功能活动的和谐性,还强调人与天地自然的相通性、人与社会群体的相融性。通过养生摄身,达到防病祛疾,健康长寿。中医“治未病”尤其重视调养脾胃来扶助人体的正气,认为治未病始终要重视脾胃的调养,从而扶助正气,抵抗邪气,达到阴阳气血的平衡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重视顺应四时之气调养人身之气。他认为“人身之气,皆随四时五运六气兴衰”,所以必须顺应四时之气来调养人身之气。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著有《景岳全书》指出体质强弱对疾病的发生起关键作用,“脏病唯虚者能受而实者不受,唯实者能传而虚者不传。”他还强调先天禀赋固然重要,后天调养也不可忽略,“人之气数,固有定期,而长短不齐者,有出于禀受,有因于人为。故惟智者不以人欲害其天真,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寿,而尽终其天年,此圣智之所同也”。

中医养生强调人的整体观念,注重天地合一,顺应四时之气调养人身之气,重视调养脾胃来扶助人体的正气,认为治未病始终要重视脾胃的调养,从而扶助正气,抵抗邪气,达到阴阳气血的平衡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中医养生理论精深,方法多样,经验丰富,其中导引、气功也是中医治未病的一大特色。如华佗的五禽戏就是根据5种动物的形态、动作创造、演变成后来的独特的一类运动健身方法。即分别把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动作编排而成的一套完整的医疗保健体操,大大促进了导引健身的发展。葛洪在总结华佗的五禽戏的基础上又创编了龙导、虎引、龟咽等多种导引健身方法,同时他首次提出了“胎息”功法,他指出:“行气可以治百病,或可以入瘟疫,或可以禁蛇虎,或可以止创血,或可以居水中,或可以行水上,或可以辟饥渴,或可以延年命。其大要者,胎息而已”。[4]其次还有针灸、按摩、拔罐、刮痧等中医传统疗法在防病保健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非药物疗法内容丰富,简便易学,其养生保健的优势尤其突出。

3 中医对未病先防的认识

未病先防是医学所要追求的目标。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中医基础理论专著《黄帝内经》就阐述过这样的思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一理论强调了人们应该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心平气和,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要刻意去追求自己力所不能及之事,这样人的精气就能畅达而不生病。同时还认识到情志的变化导致疾病产生的重要作用,如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变化均可导致人体气机的紊乱而使疾病产生。在《素问·举痛论》中指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这些突然强烈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所以必须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劳逸适度,调畅情志才能使气血调达,身体强健不生病。

生命在于运动,后世医家均强调健身的重要性,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增强体质,减少或防止疾病的产生。随着医学的进步,防病健身方法日益发展。古代医家创立了“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方法,为后世强身健体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总之各种运动方法持之以恒,就能使血脉流通,关节灵活,气机调畅,形神合一,体质增强,抗御外邪,提高健康水平。

同时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这是健康的条件,即是“饮食者养其精,起居者调其神”[4]。中医养生防病还强调“冬病夏治”,“夏病冬治”,这也是指导临床“治未病”的一个有效原则。

4 中医治未病的意义

中医治未病的对象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的人群,如果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忽视调理就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和恶化。古人早在《上古天真论 》中就提到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之后历代医家对治未病的意义都有一些精辟的论述,如唐代名医孙思邈把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指出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明确了养生防病,重在早期防治;明代张介宾在《类经·针刺类十三》指出:“救其萌芽,治之早也,救其已病,治之迟也,早者易,功收万全,迟者难,反因病以败其形”;朱丹溪在其《丹溪心法》中提到:“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历代医家这些经典的中医治未病理论,在指导临床防病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 《宪章》中提出:“医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让你不生病”。“既病防变 、瘥后防复”是中医治未病的根本。医家一直在倡导人们要以健康的生活、行为、工作方式来提高生命质量、预防“亚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同时也建议人们从四时阴阳、饮食起居、体育运动、精神情志、药物调理等方面全面调节,通过养生来预防疾病。作为现代人更应去了解疾病的医学常识,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识,定期进行体检,防病于未然。

[1]张玉苹.张仲景治未病思想探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7):443~445.

[2]朱美香 .张仲景“治未病”的预防医学观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10):733.

[3]蓝毓营.“治未病”源流述略[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9):48~49.

[4]谭兴贵.中医养生保健基础研究[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8~39.

猜你喜欢

医家医治疾病
中医治疫的历史拾遗和治疗新冠肺炎的理论思考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分类医治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神奇的医生
真假难辨!关于电击治疗精神病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