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鸡腿病的饲料因素与纠正对策

2012-12-09张永平时少磊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2年8期
关键词:周龄雏鸡肉鸡

张永平 时少磊

(山东省莒南县畜牧局相邸镇检验检疫所 山东莒南 276600)

生产实践中,商品肉鸡腿病(T D)发生比较普遍,严重影响肉鸡的经济价值。造成肉鸡腿病的原因很复杂,其中饲料原因占有很重要的比例,生产中要采取综合措施加以纠正。

1 影响肉鸡腿病的饲料因素

1.1 日粮能量、蛋白质与氨基酸水平

当使用蛋白质含量(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很高的饲料喂鸡时,尿酸盐大量沉积于关节,形成关节型痛风症,这是由于代谢障碍而产生的腿病。

1.2 常量元素供应量以及营养素间的作用

日粮中合适的钙、磷和有效磷等水平及其比例对肉鸡的腿病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肉鸡对钙、磷需要量最多,容易发生钙、磷缺乏症,致鸡患软骨症,骨质疏松脆软、脚麻痹,出现站立困难,常常侧卧等症状。

日粮中虽有足量的C a、P供应,但如果长期比例不当,生长鸡也会表现两腿无力,走路不稳,跛行,重者侧卧不起,两腿叉呈“八”字,成鸡产蛋量减少,产软壳蛋。剖检股骨易折,可捻碎状,股骨柔软易弯曲,骨骺生长板增宽,嘴喙变软如橡皮,龙骨呈“S”形,肋骨与脊柱结合处呈串球状肿大。

过量的氯造成酸中毒,可影响软骨的正常发育和钙化。日粮中添加钠或钾离子可限制高氯日粮发病的发生,这可能是调节了机体的酸碱平衡。缺钾时,会引起雏鸡步态不稳、生长受阻;若缺氯,使肾脏受损伤,雏鸡还表现特有的神经反应,出现身躯前跌,双腿后伸等现象。

1.3 微量矿物质元素的含量

与肉鸡腿病有关的微量元素主要有锰、铜、锌、镍和硒等。

当肉鸡缺锰时,引起胫关节粗大,胫骨远端和趾骨近端扭转或弯曲,最后从腓肠腱滑脱,行走困难。锰为糖基转移酶在合成寡糖和蛋白多糖过程中所必需,黏多糖和胶原是骨有机质的单位,当锰缺乏时,黏多糖合成受阻,表现在骨骼中的黏多糖含量减小,钙化基质形成受阻,影响骨骼的强度,出现典型症状是滑腱症。高钙高磷可导致在肠道形成磷酸钙沉淀,沉淀吸附锰并一起排出消化道,从而加剧锰的缺乏。一般认为生长中的肉鸡在正常的日粮条件下锰的最低需要量为40 m g/k g,为了安全地适应钙、磷摄入量的变异,日粮中需要补给50 m g/k g的锰。

锌缺乏时,病鸡表现两腿软弱,运动失调,长骨短粗,跗关节肿大,腿脚皮肤鳞片状,重症者发生坏死性皮炎。当肉鸡骨骼异常,腹部皮肤呈鳞片状、易成片脱落,这是缺锌的表现。雏鸡生长所需要的最低锌量在大豆饲料为35~40 m g/k g,在动物性饲料为25~30 m g/k g。目前在饲料中补充肉粉和骨粉收到了良好的预防效果,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锌,肉粉含50 m g/k g,骨粉含150~200 m g/k g。

铜的作用主要在于含铜金属酶羟赖氨酸氧化酶为胶原分子进行共价交联形成原纤维所必需。饲喂缺铜日粮时,肉鸡在2~4周龄出现跛行症状,骨骼变脆易折,骨骼处的软骨增厚,表现运动失调,痉挛性麻痹等症状。肉鸡对铜的最低需要量不超过5 m g/k g日粮。由于植物性饲料中的铜含量较高,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必要往肉鸡饲料中添加铜;在生产实际中也很少有铜缺乏的报道。

硒和维生素E缺乏往往同时发生,缺硒能使维生素E的吸收作用受到影响,从而引起雏鸡脑软化、两腿痉挛或麻痹,共济失调。

1.4 维生素

维生素B1缺乏:引起鸡多发性神经炎和外周神经麻痹,患鸡厌食,腿软无力,步伐不稳,趾向内蜷曲,刚开始患鸡扬头高抬脚行走,随病情发展,跗关节着地移动,身体屈曲腿上,重者两肢瘫痪,卧地不起,两腿伸直,头向后呈“观星”姿态。维生素B1(硫胺素)与糖类代谢有关,缺乏时引发糖代谢障碍,使神经组织的能量供应不足,神经机能受影响,因而引起多发性神经炎或外周神经麻痹。

维生素B2缺乏:患鸡以一只脚行走或以跗关节着地行走,关节肿大,脚趾向内蜷曲,或一腿朝前一腿向后,行走困难,走时两肢展开维持身体平衡。剖检时见坐骨神经和臂神经明显肿胀与松软,坐骨神经肿胀可超过正常的4~5倍。

维生素E缺乏:病雏腹部、翅膀内侧,大腿内侧皮下组织水肿或积液,由于发生脑软化,常表现共济失调,头向下或向后挛缩,两腿发生痉挛性抽搐,行走不便,最后不能站立。

胆碱缺乏:可引起骨短粗病,跗关节增大,脚弯向旁边而产生滑腱症。

烟酸缺乏:雏鸡烟酸缺乏时,腿部关节肿大,趾、爪呈痉挛状。生长鸡缺乏烟酸时,生长停滞,关节肿大,骨短粗,腿弯曲,行走困难。

生物素缺乏:B族维生素中的一种含硫复合物,骨短粗症是生物素缺乏的一个特征性症状,与锰缺乏的症状相似。足底和趾皮肤龟裂,出血,结痂,足垫皮炎,是生物素缺乏的典型症状。

维生素A缺乏:腿关节肿大,关节囊中有白色尿酸盐,行走困难。

叶酸缺乏:病鸡生长不良,羽毛发生不正常,贫血和骨短粗症,行走不正常。泛酸和叶酸缺乏均表现骨短粗症,前者还有口角、脚趾和泄殖腔出现痂皮,后者出现贫血。

维生素D3缺乏:腿极端无力,行走困难,身体坐在腿上的特殊姿态(蹲伏姿势),以后鸡嘴、脚爪和龙骨变软易弯曲。维生素D缺乏所致的症状也叫骨软症、佝偻病,是由于体内钙、磷代谢障碍引起的,其症状与钙、磷缺乏完全一样。

2 调整饲料营养,减少肉鸡腿病

2.1 调整蛋白质浓度

为了满足家禽的生长需要而避免腿病的发生,日粮中蛋白质浓度应随周龄增加而下降,能量则要相应提高,即在生长期内,日粮能量与蛋白的比例应持续上升。生产实践中发现,当使用蛋白质含量(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很高的饲料喂鸡时,尿酸盐大量沉积于关节,形成关节型痛风症,这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而产生的腿病。

2.1 分段控制营养

在饲养前期(3~4周龄)保证鸡长好骨架,防止体脂积蓄。为此,要加强运动,增强肉鸡体质;控制饲料中的代谢能水平,或根据需要限量饲养,并定期抽查体重,及时调整日粮。肉鸡4~5周龄后加速育肥,以增加肉的嫩度。

2.2 保持营养均衡

日粮中的矿物质、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含量要丰富,但不可过量。对于0~3周龄的仔鸡,每千克日粮中维生素A、维生素D的含量应在250~400 I U,可定期少量地投喂多汁新鲜饲料,如胡萝卜、南瓜等。

猜你喜欢

周龄雏鸡肉鸡
给肉鸡带上小眼镜 性格变温柔还长肉
白羽绿头鸭生长与产肉性能研究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研究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3)
褐壳蛋鸡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