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大肠癌化疗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
2012-12-09甘玲
甘 玲
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510180
大肠癌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疾病。据调查显示,与大部分癌症发病率逐年下降相反,大肠癌是近些年来在国内外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的肿瘤之一[1]。癌症患者大多有焦虑、抑郁、失望等悲观情绪[2],加上化学治疗(以下简称化疗)的毒副作用,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均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3]。消极心理的产生是大肠癌患者身心健康和坚持完整治疗的“宿敌”,而护理人员是患者最亲密接触的群体,能够发挥其职业优势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但国内心理护理工作缺乏有针对性的具体实施方法,心理护理多空洞和概念化,不能深入进行。满力等[4]对我国研究心理护理的四种主导期刊进行统计分析,也认为心理护理方法和措施的论述较少,可操作性不强。而国外发达国家卫生资源丰富且心理干预发展成熟。如美国不仅护士数量多,还有心理咨询工作者、社会援助机构等,尤其是民众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寻求心理干预的主动性,都显著地高于我国民众。
本研究针对大肠癌化学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估,之后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健康教育和音乐疗法相结合的心理护理干预,探讨一种有效的方法,使心理护理工作具体、可行,促进患者达到生理和心理的良性交互作用,使心理护理真正服务于癌症患者。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普通外科2007年6-12月间,大肠癌化疗患者(化疗数次进行第二次及以上者),要求对所患疾病已知情,KPS评分70分及其以上,年龄40~65岁,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癌症无转移及复发,无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能合作完成问卷,无精神疾病,治疗费用均享受医疗保险。
1.2 研究设计 本实验为类实验性研究。随机抽取病房号,据此确定患者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对照组只进行量表测评,实验组在测评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第36天再进行量表测评。大肠癌化疗的患者在36d内接受2次化疗,第1~5天和第32~36天(即36d内完成2次化疗),2次治疗期间可以暂时离院,在化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量表填写于第1天和第36天。期间有5例患者出现癌症转移,病情加重;有4例患者未进行持续治疗,导致资料缺失。最终参与实验的患者共53例。
1.3 研究工具
1.3.1 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由20个抑郁相关条目组成。用于反映有无抑郁症状及其严重程度。每个条目采用1,2,3,4分制,分别表示偶尔或无、有时、经常、总是。评分方法:将所有项目得分相加,即得到总分。分数越高,反映抑郁程度越重。
1.3.2 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由20个与焦虑症状有关的条目组成。用于反映有无焦虑症状及其严重程度。评分方法与SDS相同。
1.3.3 收集过程:向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解释研究目的;取得同意后,指导问卷填写,平均时间为20~35min。研究者尊重患者是否参与研究的选择,并保护其隐私。在填写过程中应注意:评定时间范围,强调评定的时间范围为过去1周;评定结束时,应仔细检查一下自评结果,应提醒自评者不要漏评某1项,也不要在相同1个项目里打2个勾。
1.4 研究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包括入院指导、大肠癌知识的宣教、饮食指导、化疗指导及常规心理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疗法、健康教育和音乐疗法相结合为主的心理护理,治疗过程中均有心理医生协助,采取一对一干预,由2名经过培训的主管护师完成。具体措施:(1)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本研究的心理护理干预过程中,始终注意通过良好的沟通与患者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2)认知-行为疗法。认知治疗的基本步骤是[5]:首先患者对个人和事物的看法说出来,了解患者是如何感受、思想、领悟和行动的;护理人员不对患者的看法给予评价,而是引导患者从客观的角度自己进行评价,帮助其提高认知和应对能力,提供给患者一些应对策略,如乐观应对、尽量往好处想、努力保持正常的生活而不被问题所困扰、梦想一个美好的生活等。通过第1~5天交流沟通,发现患者的错误认知,第32~36天进行行为矫正,每天交流约30~40min。以心理治疗中的支持疗法贯穿始终,运用治疗性的语言,如鼓励、安慰、解释、指导、启发、支持和保证等方法帮助患者认识问题,矫正不良行为。(3)健康教育。运用自制的健康宣传册进行,详细介绍了有关饮食、疾病、治疗、认识误区等方面的知识。健康教育的具体过程分为三步骤(第1~5天进行):第一步:知。让患者知道大肠癌的一般知识,治疗的注意事项及如何合理饮食。良好的饮食护理可有效改善大肠癌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对治疗的耐受力。以患者的饮食习惯为基本框架,根据不同年龄结合患者的个人喜好、经济状况等指导和帮助患者摄取合理的饮食。第二步:信。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用丰富的知识去帮助患者,使患者产生信任感。第三步:行。指导患者,使患者把获得的知识付诸行动。(4)音乐疗法。询问患者平时是否喜欢音乐,喜欢何种音乐,根据患者的喜好,自由选择乐曲,但选曲范围控制在使精神放松、情绪和缓的曲目。每天进行化疗期间播放0.5~1h。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资料的一般状况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KPS评分分别进行χ2检验,无统计学差异。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2.2 心理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心理护理之前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显著性(表1)。
表1 心理护理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s)
注:P>0.05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
?
2.3 心理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评分差值进行t检验,见表2。两组在心理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的缓解程度较对照组明显。
表2 心理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s)
注:P<0.05统计学差异均有显著性。
?
3 讨论
由于癌症本身和癌症治疗的复杂性,仅用手术、放疗、化疗以及生物治疗等是不够全面的,不能满足患者对整体医疗和护理的需要。发达国家将心理护理作为整体医疗的一部分,与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法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辅助增强传统方法的效果。大肠癌患者能否获得身心康复或其恢复进程顺利与否,不仅仅取决于护理方式,护理人员可以竭尽护理手段,给患者以良好的心理支持,发挥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专业优势实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提高生活质量。
3.1 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癌症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由表2可知,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26.43±5.52)与(27.22±5.68),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36.77±9.27)与(37.38±9.12),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经过心理护理的大肠癌患者其焦虑、抑郁得到明显缓解。曾莹等[6]对46例介入治疗癌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通过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测评,所得结果与本文相同。陶炯等[7]的研究中,经长达2个月的心理干预,同样焦虑、抑郁得到缓解。3.2 心理护理的实施方法 心理护理实施依据美国现行步骤:心理护理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准确的评估是心理护理的前提,主观、客观两种评估方法差异非常显著[8]。因此,运用科学正确的量表评估显得非常重要。我国临床心理护理现状中尤以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较为常用。心理干预的类型大致分为:(1)健康教育项目。(2)社会支持,其中最重要的是情感支持和通过交流分享经历。(3)应对技能训练,包括认知、认知-行为或行为方法来改变认知或行为。(4)心理治疗干预,包括各种的心理治疗和咨询。根据本地环境条件、患者接受程度等,本实验对大肠癌化疗患者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健康教育和音乐疗法相结合心理护理,使其焦虑抑郁得到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有所提高。说明此心理护理方法有效。实施过程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少,尤其是音乐疗法是一种简便、实用、经济的手段,值得临床护理实践中广泛推广。
[1]Parkin DM,Bray F,Ferlay J,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2002〔J〕.CA Cancer J Clin,2005,55(2):74-108.
[2]Hu Yan.Symptoms,Psychological distress,social support,and quality of life of Chinese patients newly diagnosed with gastrointestianal cancer〔J〕.J Tranum Stress,2004,17(2):149-156.
[3]聂均,刘淑俊,邱立军,等.癌痛及其对癌症患者生活治疗影响的调查〔J〕.中华肿瘤杂志,2000,22(5):432-434.
[4]满力,姜世昌.心理护理发展现状及展望〔J〕.护理学杂志,2003,18(1):77-78.
[5]汪建新.当代西方认知-行为疗法述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3):25-29.
[6]曾莹,胡超英.癌症患者心理障碍分析与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00,15(10):619-620.
[7]陶炯,叶明志.癌症患者的心身状况及心理干预〔J〕.中山大学学报,2005,26(5):582-586.
[8]胡军,王琪钰,王雅琴.对入院患者心理状态评估方法的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00,15(6):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