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构建探究

2012-12-08丰素贞

潍坊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公共性资源共享服务体系

丰素贞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信息共享是一种为读者提供一个虚拟和实体并存、馆内和馆外交融的共有平台,以培育读者信息素养,促进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为目标的创新服务模式[2]。它的兴起,不仅使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和服务空间发生了变化,而且对图书馆员与用户之间、图书馆与相关机构之间以及用户与用户之间的[2]信息利用产生了重大影响,既有助于用户更有效地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也有助于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

一、信息共享的内涵

信息共享是一种集服务、设施、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于一体,能够促进用户学习、交流、教育、研究、协作的服务模式[1],它既是一种交流行为,使信息从一个地方、个人或所有者向另一个地方、个人或所有者的传送,是一种转化行为,它在传送信息的过程中融入了用户利用信息和如何传送信息的信息,即进行了知识传送;还是一种认知过程,因为信息共享依赖于用户的认知特性,如经验、目标、信仰、期望、行为方式和价值观[2]。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信息共享性指不同个体或群体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可以共同享用同一信息,这时信息的共享性也被理解为非排他性或非竟争性;另一方面,信息只有被利用才会产生价值。信息的价值在于共享,而信息资源共享是一个潜在的信息生产过程,信息产品创造者的创造活动无不是建立在前人智力成果的基础上[3]。具有开放、自由、舒适、实用、激励的特点。

二、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

对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学者从不同的侧面对其进行了探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表现为:物理实体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将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建成互联网上的信息中心,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等。但许多方面还存在欠缺,表现为:服务体系建设缺乏普遍共享性,信息数据不标准,管理体制滞后,对信息共享的理论基础和框架研究很薄弱,还未能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研究体系。案例研究、评价定量研究、科学实证研究也不足,缺乏高水平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和确实可行的实现途径,许多研究观点雷同,缺乏创新性和开拓性。

三、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理论依据

(一)信息的公共性决定了图书馆的公共性信息是人类文明与发展的积淀,人类社会性的实践活动决定了信息的公共性是信息的基本属性,信息的公共性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基础。图书馆是人类文献信息的集散、保存与利用中心,信息的公共性决定了图书馆的公共性,图书馆只有坚持公共性、公益性的办馆宗旨与目标,才能不断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4]。

(二)图书馆是实现信息共享的组织保障。信息是延续和发展全人类文明的源泉,信息的公共性决定了信息不仅仅属于创作者个人,更应实现全人类共享。信息的公共性决定自由、平等地获取信息是人的基本权利[5]。图书馆是公共信息的汇聚中心,是收藏、传承与利用信息的场所,它为信息的公共获取提供了充分组织保障。

(三)信息共享的实现需要共享的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公共性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一个能实现公共与共享的服务体系来保障,普遍共享的图书馆服务体系为知识公共与共享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环境[6]。图书馆服务共享体的宗旨在于确保公共知识资源的开放获取与利用,任务就是向社会提供开放、公平、可持续获取知识信息资源,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一个公平而理想的环境。

(四)共享的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实现读者公共信息权利的要求。信息公共与公平是读者的基本文化权利,是社会价值的原则体现。信息公共的实现需要公平的信息服务,信息公平需要普遍均等的信息服务体系,没有普遍共享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均等的服务内容、公平的服务制度、开放的服务方式,将无法实现信息公共与信息公平的目标要求。图书馆只有坚持普遍共享与信息公平的原则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信息公共目标,才能保障读者有效实现自己享有的公共文化权利,才能体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与和谐[4]。

四、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构建

要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必须使其满足以下基本要求,信息资源整合要求技术上具有可操作性,管理上要有法律依据,在共享效益上要兼顾各方利益。因此,根据目前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和复杂性,可以采取以下的实现途径。

(一)虚拟的网络是共享的空间。网络虚拟空间构建的主要目标是整合图书馆实体空间里的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虚拟的信息共享空间环境,提供无缝接入和交流互动的信息自由获取的共享平台。它的构建离不开先进的技术,具体包括:多样化的在线交流和信息组织工具、人工智能系统、知识仓库和知识地图。多样化的在线交流和信息组织工具包括即时通讯、聊天室、E-mail、BBS、Blog和W iki,其中BBS、Blog和Wiki都以文本形式出现,便于读者参与互动和共享。虚拟空间中的信息交流非常迅速,交流的信息并非具有逻辑性,要对近乎海量的信息整理、加工提炼和贮存,靠人工处理几乎难以想象。为此,借助人工智能系统对交流的信息自动收集和处理,并建立知识仓库将知识贮存起来。知识仓库对信息共享效果产生乘法效应[7]。此外,我们还应该根据图书馆体系状况、地域特征、人口状况等因素,设计与之相适应的图书馆资源共享网络,最终把不同的区域服务网络空间整合为一个统一的网络空间,把所有图书馆联成一个共享的服务体系。

(二)图书馆联盟是共享的基础。图书馆联盟是指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从管理模式角度看,图书馆联盟分为理事(董事)会联盟、实体图书馆机构联盟、协议联盟。图书馆系统首先应该采取实体机构联盟的形式在系统内建设一个实体图书馆机构联盟体,成立图书馆联盟实体管理机构负责整个联盟的整体运作,从管理与服务上加强图书馆间协作共享,在现有体制框架内加强图书馆间的共建、共享与共知,然后再去谋求与系统外的其它联盟体的合作与共享。

(三)丰富完善的信息资源是共享的保障。目前,我国信息资源共享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从使用来看,这些共享体系只是在系统内发挥了较好的共享作用,不同体系之间缺乏良好的共享与合作。信息资源共享空间要构建的是一个广泛的多系统间、多类型异质资源间的共享体系。要涵盖不同行业体系的资源,要让信息资源的生产者、传递者、经营者、使用者都参与到这一空间里来,特别是加强出版商的联合。出版商在信息生产传播过程中独占了相当一部分知识的版权,只有加强和它们的合作,才能有效实现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8]。

(四)信息公共获取、增值开发、数据信息中心和信息交换是共享的手段。实现信息共享的关键是运用什么样的手段进行管理,为此,笔者构建了如图所示的管理模式。

公共获取就是将图书馆的各种文献资源、统计数据、馆藏政策、年度报告和联络信息等向全社会发布,推动信息资源的全社会共享,这也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的最重要的渠道。图书馆网站是图书馆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交流平台,它以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检索查询方便等特点,大大提高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效率;增值开发是指图书馆不再局限于为用户提供原始的、基础的信息服务,而是主动地向用户提供有序化、系统化的知识和信息。它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信息资源的开发;二是信息资源的增值,其目标是资源共享,包括开发各种信息产品、文献组织和有序化的初级信息增值服务、信息资源整合和信息内容开发的信息增值服务、智力密集型信息增值服务等;数据信息中心是通过对图书馆数据库的调查和分析,把具有全局性的共享数据抽取出来建立公共数据中心统一管理和维护,实现公共数据的全面共享[9];信息交换平台是建立在图书馆管理系统平台之上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是一种支持总线和中央两种模式的分布式平台。它在专网上建立以各类数据交换为核心的信息资源交换平台,通过建立底层结构来联系图书馆内外的异构系统、数据库资源等,支持不同处理业务、不同软硬平台对不同结构数据交互的要求,满足办公自动化、电子邮件系统、内外门户网站以及其他应用系统之间无缝地共享和交换数据的需要。

(五)社会互动是实现共享的途径。社会互动是人际间信息沟通的过程,社会互动的过程往往会伴随着某种资源的转换,即从他人那里获得资源满足自身需要以消除机体不均衡状态的过程。生活世界中的信息,即物质秩序、社会秩序、价值判断等维度的信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经由一代又一代人的认识活动,即社会互动,不断演进,不断转移和共享。信息经济时代,在交往理性支持下,每个读者在社会互动中向其它读者奉献自己的经验和信息知识,并且运用自己的智力、能力以及经验来转移或者共享其它读者的经验、信息资源,从而促进交往各方的信息进步和个性完善,来达到信息的转移与共享。

[1]贾东琴,董伟.国内信息共享空间研究述评[J].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1):48-51.

[2]盛小平.信息共享空间中的知识流与知识转移机制[J].图书情报工作,2010,(2):16-20.

[3]夏翠军.从信息获取角度研究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J].图书情报工作,2009,(22):116-119.

[4]高青.《图书馆服务宣言》中平等服务原则释读[J].图书馆建设,2009,(8):1-4.

[5]郑江艳.图书馆与信息公开中的政府运作[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2):81-84.

[6]吉宇宽.图书馆平衡著作权私权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职能审视[J].图书馆学研究,2010,(2):79-82.

[7]孔德超.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9,(11):95-97.

[8]郭海明.知识公共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共享体系构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5):72-75.

[9]陆萍.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模式构建[J].图书馆论坛,2010,(1):86-88.

猜你喜欢

公共性资源共享服务体系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研究述评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