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初级听力教材选材的分析研究——以三所中国高校使用的初级听力教材为例

2012-12-08金志军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选材听力教材

金志军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200062)

对外汉语初级听力教材选材的分析研究
——以三所中国高校使用的初级听力教材为例

金志军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200062)

为了解国内对外汉语初级听力教材选材情况,选取北京和上海三所高校所使用的相应教材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学者Cunningsworth,A.提出的第二语言学习教材选材标准,从话题和主题内容角度,对三套教材进行详尽比较研究,发现三套教材在选材全面性上存在缺憾。而此类对外汉语教材如果在话题范围、敏感的社会/文化话题、角色描述、社会网络等方面均选材恰当,那么在受欢迎基础上,它们提供给留学生的将远远超越其单纯的语言贡献。

对外汉语;听力教材;探讨

引 言

为全面回顾对外汉语听力教材的使用情况,笔者利用“世界汉语教学文献数据库计算机检索系统”和人工搜集,共找到大陆出版的听力教材89本。考虑到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内地域和学校的影响力,笔者选取了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使用的三套初级汉语听力教材进行比较,分别为:《汉语初级听力教程—上下册》(林欢,刘颂浩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初教》);《汉语听力教程—初级A种本》(熊文,王新文编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汉教》);《汉语听力系列教材—初级汉语听力》(李铭起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初听》)。为配合本文的分析,笔者作了问卷调查,结果会结合文中论述提及。听力教材总体组成部分可划分为练习部分和录音文本部分。录音文本相当于读写说教材的课文部分,它包括了语言内容和主题、话题内容。本文将从主题、话题两个涉及教材选材的方面展开论述。

一 教材话题内容和社会价值分析及比较

教材所选择的话题、主题以及教材怎样体现这些主题,是教材设计中的文化设定问题。教材所呈现的生活形象,还有教材对生活形象的处置态度,体现了它的社会和文化价值。

(一)分类标准

本文所作的教材分类是根据Alan Cunningsworth[1]分类标准,包括:话题范围、有无涉及敏感的社会/文化话题、角色描述(包括女性角色代表、性别角色描画、年龄、社会阶层、民族、职业、有无残疾人、社会关系、家庭关系)、社会网络(包括有无个人情感表达、互动)

(二)学生需求

为本文所作的调查显示:留学生对听力课本主题、话题内容的需求从高到底分别为“日常生活内容”、“社会问题”、“民间故事”、“历史地理”、“法律政治”,所占百分比从 87.3%、47.3%、30.8%、28.1% 到13%。在“其他”一栏里,有7.4%的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其中有商业、经济题材,HSK需求等。有近75%的学生要通过听力课“听懂日常生活内容”;25.2%的学生希望“学习到中国文化知识”。学生对社会问题类题材的需求占第二位,达到47.3%。另一调查项“教材中是否应该具备中国的社会实事、敏感话题,如:失业、歧视、犯罪、年轻人同居问题等”,选择“非常同意”的是64%,原因有:“认识真的事情很重要”;“我希望了解中国人的想法”;“我希望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等。对于“人物需求”,“青年”和“中老年”的人物需求分别占到了60.2%和51.3%,对“名人”的需求则是37.2%。学生对于“不同民族的人物”也有需求,占到了22.2%。对于“残疾人”,只有8.8%的显示数据。

(三)三套教材比较分析

表1是本文就Alan Cunningsworth标准的几个方面对三套教材进行的比较:

表1显示,在话题范围上,三套教材选题相对宽泛,日常生活题材如“谈家庭”、“看病”、“买东西”等都包括了。《初教》和《初听》在选题上有其特色,如《初教》的“用英语说梦话”,《初听》的“不合时宜的打扮”等;《汉教》则选择了诸如“参观”、“请客”等传统题目。而调查显示,65.2%的学生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从没”或“偶尔”听到教材里学到的内容;只有4.3%的学生认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听力课中学习过的内容。这与近70%的学生希望通过听力课“听懂日常生活内容”的需求相去甚远。

除了日常生活话题,《初教》还谈到了环境问题;《初听》谈到了社会治安;《汉教》谈到了历史。考虑到东西方文化差异,本文将诸如“犯罪”、“歧视”等“反面”话题定为“敏感话题”。这些题材虽然不具有广泛性,但会给与学生真实的社会感。44.8%学生对此类题材有需求,占需求的第二位。除了《初听》涉及到“小偷”(第44课《习惯成自然》)等以外,其他教材均未涉及“敏感”题材。至于“角色描述”、“社会关系”、“个人情感表达”、“互动”项,三套教材都涉及到了。但是不同课文之间的人物却没有任何关联。表2将角色描述项做细分比较:

表2

对于性别歧视,三套教材均未出现。虽然在现实生活中,男女不平等现象在中国时有发生,但是中国人在男女平等的价值取向上还是积极的。《初教》中谈到了在中国夫妻都工作,回家丈夫做饭比较多的现象。在《初教》里有课文“幼儿园里的男老师”,行文充满溢美之词,可以看出教材在此方面的定位。

对于人物的社会阶层,三套教材在主体上定位于普通大众,如教师、工人、公司职员等。《初教》的人物涉及到公司职员、小店老板、人民教师、医生、翻译等;《初听》也谈到医生、职员、警察等,这些人物跟多数留学生的社会阶层相近。三套教材中的两套谈到了名人:《初听》的叶剑英;《汉教》的邓亚萍。而对于叶将军和曾经的世界乒乓冠军,留学生知之甚少。名人故事选取缺少,与近40%的学生需求差距巨大。

对于人物年龄,教材所选基本上是青年。从《初教》中“小漫画店”的丁小宝(25岁)到《初听》中“你喜欢做什么工作”的刘大明(眼看就要大学毕业了),再到《汉教》中“小李的房间”的小李(大学毕业了),都是年轻人的天下。虽然《初听》也谈及“老李”、“老张”(选自第32课“喜欢什么”)等“中老年人”,但与近50%的学生需求相去甚远。

在人物种族选择上,教材都选择了单一的汉族人。《初教》在下册第14课中介绍到了云南省有35个民族,但是会话的角色是汉族人。虽然汉族人口众多,但是56个民族的人,其生活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如果教材中安排少数民族人物角色,将会令教材增色不少。而且,有近22%的学生希望听力教材中出现不同民族的人物。

对于残疾人,三套教材都没有提及,显然,残疾人在正常人视线里往往是不被注意到的。问卷调查也支持了这样的情况,仅有近8%的学生认为教材中应该出现残疾人。

说到人物的社会关系,由于三套教材均没有通篇存在的特定角色,教材的人物是按需而出,并且随时消失,所以,这三套教材的人物都没有鲜活丰富的社会关系,也没有鲜活的家庭关系和人物个性。

至于个人情感表达,《初教》的题材大多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所以对于情感的表达比较有利。《初教》下册第六课《天天都快乐》里的短文“我喜欢去人少的地方”等都是个人情感表达的体现;而《初听》和《汉教》在这方面就有欠缺。

二 关于教材选材内容的思考

虽然语言类课本的服务目的是方便学习者学习语言,但只是这样来定义它们显然有些狭隘,因为语言是用在特定情形下并为特定目的服务的,单纯学习语言并不能让学习者有效地在现实世界里生活。语言课本必须表现真实世界的生活,这样的要求就迫使它必须选择一些生活主题并且处理不同种类的话题。

来中国高校学习语言的学生都有各自的生活态度、社会知识、工作技能、认知能力,也同时带着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经验。如果课本选择好主题内容,从而具有较强的信息传递性和对学生较大的挑战性、娱乐性,并且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它的价值就远远超越了教授语言的范围。它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正如Risager[3]所说:“外语教学课本不再只是狭隘地服务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水平,而是在教育系统里和社会的其他部分参与通常范围的文化传递。”

对于对外汉语初级听力教材而言,教材的话题和主题内容是重点考虑的一个方面。在这个方面,我们在选择所谓“贴近现实生活”的题材外,还应该考虑到其他多方面因素,比如:某个年龄层人群的生活、他们的职业特点、社会地位、性别比例、社会敏感性、民族、弱势人群(比如残疾人)等等。而这么多题材类型的内容,对于初级听力者来说,在难度的控制上得依靠语法、词汇和教学法的帮助。而在话题和主题范围上,可以走得更广,比如对于历史、地理、艺术、法律等等题材的初等水平的涉猎。这样的做法在动机理论的自我决定理论中可以找到很好的印证,因为在对学生“失去动机”的研究中,Gorham 和 Christophel[2]的调查显示“不喜欢主题”是学生“失去动机”的原因之一。

三 关于选材的应用研究

汉语听力教材编写者多年来针对汉语语音、词汇、语法、语段等进行了研究编排,并考虑到了教材的话题内容及其社会价值反映。这一工作的目的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了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还让学生听的能力有了提高,在实际生活或学习中真正能用“听”来解决交流中的问题。也就是说一本听力教材在编辑成书并投入使用后,教师和学生关心的是,学习者真正掌握了什么;听力有否提高;知识水平有否增长;实际生活听的处理能力是否有改善;甚或考试时听力项目是否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对于此,《初教》的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初听》则在选材多样化基础上(日常生活、幽默故事、征婚启事、外国风俗、奇闻趣事等等)下了功夫;《汉教》选材多样,功能突出,日常生活交际能力培养是此教材的特色。

针对教材应用性这一问题,本文所作的调查结果表明其总体效果还是积极的:接受调查的清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留学生中,分别有75%和73.4%的学生认为通过此课程“提高了汉语听力水平”;45%和39.4%的学生认为“掌握了听力学习的技能”;40%和31.9%的学生认为“增强了用汉语交流的信心”;但是只有30%和26.6%的学生认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更多地了解了中国的文化”。通过这样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观察到,绝大多数留学生认为自己的听力在进步,但对具体方面的进步并不满意,其中对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有70%的学生认为没有达到,这与当今倡导的“结构—功能—文化”三结合的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思想与教材使用目的有相当大差距。这样的调查也反映出此类教材在应用性上的不足,因此选材上怎样体现中国文化,在听力课上让学生感知中国的特色文化,是编写者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结 语

本文对比较研究的三套教材,按照听力教材构成特点,提出了其话题和主题内容应该继承、修改、补充,力求在范围上做到更为全面。比如:在选择所谓“贴近现实生活”题材外,还可考虑对历史、地理、艺术、法律等等题材的初等水平涉猎;教材也应考虑到“现实生活”中人群的年龄层问题、他们的职业特点、社会地位、性别比例、社会敏感性、民族、弱势人群(比如残疾人)等等;在话题本身选取上,如果涉及部分敏感项目,比如:失业、歧视等,会让教材更生动,也更受学生欢迎。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能反映真实的社会文化生活,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浸润真实的中国文化,了解真实的中国,获得超越学习语言的更大的教育价值。

[1]Cunningsworth,A.Choosing Your Coursebook[M].上海:上海外语教研出版社,2002.

[2]Gorham,J.,& Christophel,D.M.Students’Perceptions of Teacher Behaviors As Motivating and Demotivating Factors in College Classes.Communication Quarterly,40(3),239 -252,[J].New York:Routledge,1992.

[3]Risager,K.Cultural References in European Textbooks:An Evaluation of Recent Tendencies[A].Buttjes,D.and Byram,M.Mediating Langugaes and Cultures(Multilingual Matters)[C].Clevedon:England & Bristol,USA,1990.

An Analysis on Selection of Basic-Level Chinese Listening Coursebook Contents

JIN Zhi-jun
(School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how to choose contents of a basic-level Chinese listening coursebook and what to choose.Scholar Cunningsworth,A.’s selection standards towards language coursebook contents were borrowed to evaluate three widely used listening coursebooks in Mainland China.It proposes that in addition to an appropriate selection of contents on sensitive social/cultural topics,people’s characters depiction and their social relations,the development of topics in a wide-range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work of coursebook contents selection.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Listening coursebook;Exploration

G 195.4

A

1009-9743(2012)02-0107-05

2012-05-11

金志军(1973-),男,汉族,浙江临海人。硕士。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句法学、第二语言习得。

(责任编辑:陈 棠)

猜你喜欢

选材听力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