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应用分析
2012-12-08陈万军
陈万军
(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放射科,重庆 408200)
1 引言
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局限性的异常扩张,血管壁的先天缺陷、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及其它外伤性因素均可导致颅内动脉瘤的发生[1]。一般认为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率为2%-5%,其中以中年人相对高发,青年发生率则偏低。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16层CT使CTA技术得到全面提高,不仅大大缩短了扫描和后处理的时间,而且拥有更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较好显示病变与临近组织结构的空间关系,以此提供更为直观和全面的二维和三维图像,因而为颅内动脉瘤的早期发现、准确诊断诊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2]。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应用效果。
2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2月到2011年12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40例,都经过病理诊断,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9-67岁,平均48.3岁。入院时按Hunt-Hess分级:I级10例,II级18例,Ⅲ级10例,Ⅳ级2例。
2.2 诊断方法
本文CTA使用TOSHIBA16层ActivionCT。先常规作全脑扫描,经肘静脉单相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320mg/ml),剂量为70ml,注射流率4ml/s。 延迟时间由Smart Prep软件确定,选取一侧颈内动脉主干作为监控血管,触发阈值120HU,到达阈值后手动触发扫描。 扫描参数为:DFOV:25cm,120kV,240mA,矩阵:512×512,准直32×1.0mm,球管旋转一圈0.4s,床移动距离为48.42cm,图像重建采用标准算法重建。图像重建层厚为1mm,层间距为0.3mm,并传送到工作站行后处理。
2.3 统计分析
采用秩和检验,相关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7.0,P<0.05代表有显著性差异。
3 结果
3.1 颅内动脉瘤状况
本组研究中将颅内动脉瘤的形态分为4种:囊状动脉瘤,梭形动脉瘤,不规则状动脉瘤,粟粒状动脉瘤。本组40例动脉瘤中囊状动脉瘤23个,梭形动脉瘤7个,不规则动脉瘤8个,粟粒状动脉瘤2个。动脉瘤的平均直径约为6.4mm,其中瘤体直径最大者为18mm,位于前交通动脉;最小者直径为1.7mm,位于左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
3.2 诊断效果
CTA诊断颅内动脉瘤阳性38例,漏诊2个,诊断准确率为95.0%,漏诊分别位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后期随访经手术证实漏诊动脉瘤。
4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指血管壁的某一部分因病变而向外突出所形成的永久性扩张,普通人群中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达到5%-10%,其中约有2.3%的患者隐匿无症状,而一旦动脉瘤破裂造成SAH,则患者的预后较差,约30%-50%的病人死亡,即便存活也会有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3]。尽管目前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众多研究发现颅内动脉瘤的形成主要与自身结构、先天遗传、血流动力学及多种后天性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4]。多项研究表明,年龄和性别是颅内动脉瘤发生的相关因素。尽管任何年龄均可发生颅内动脉瘤,但主要以40-60岁多见。颅内动脉瘤位置深在,解剖结构复杂,周围邻近重要结构,破裂出血后危害极大[5]。
CTA图像主要依赖于靶血管与临近组织的密度差异,密度差异愈大,图像的信噪比也愈好,同时较大的密度差异可减少部分容积效应,使得小血管充分显影的机会增多。16层螺旋CT以其亚秒级的扫描速度,更薄的层厚及多种后处理技术使其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方面有较好的优越性,对传统的DSA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6]。原始图像能清晰显示血管腔和血管壁的细微改变,依据血管腔面积改变评价狭窄程度,依据CT值评价硬化斑块的特性,因而诊断较DSA更准确,同时也为患者带来极大的方便。本文结果显示,CTA诊断颅内动脉瘤诊断准确率为95.0%。
总之,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应用在空间解剖关系方面更具优势,因而可以作为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术前评估的首选技术。
[1]赵继宗,王忠诚,孙异临等.60例颅内囊性动脉瘤病理分析[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8,25(2):373-377.
[2]陈高,张建民,李珉等.动脉瘤性SAIl继发重度脑血管痉挛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21:665-667.
[3]吕发金,谢鹏,罗天友等.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1):45-48.
[4]郭付有,郭予大,游潮等.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9,1(10):472-476.
[5]Wills S,Ronkainen A,van der Voet M,et al.Familial intracranial aneurysms:An analysis of 346 multiplex Finnish amilies[J].Stroke,2003,34 (6):1370-1374.
[6]樊斌,王忠,张栋华等.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7,12(3):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