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宗县发展无公害水果产业的必要性及措施

2012-12-08高老芬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1期
关键词:果品果树优质

杨 林,杨 昆,高老芬

(1.师宗县农业局水果站,云南师宗655700;2.师宗县丹凤镇农业服务中心,云南师宗655500)

师宗县先后争取并完成了云南省 “七五”柑桔基地县和 “九五”优质水果基地县的建设任务,自基地建设以来,水果产业飞速发展,截止到2009年底,水果总面积达 2 154.5 hm2,总产达 1 117.35万 kg,实现总产值1 773.01万元。由于师宗县实施无公害水果产业起步较晚,在果品质量及市场占有率等方面远逊于其它先进市县,其核心问题是果品质量欠佳,高档果品太少,成为制约果品增效、果农增收的瓶颈。

1 师宗县果品质量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1 果品质量现状

经过 “七五”柑桔基地建设和 “九五”优质水果基地建设,师宗县果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良种比例已达70%以上,优质果率已逾1/3;柑桔品种红桔于1989年获云南省农业厅优质水果产品称号,1995年参加由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昆明科技成果暨新技术、新产品展览交易会,荣获优秀奖。果品向外出口也在逐年增加,较以往有了较大的进步与提高。特别是近年来,为满足市场需求,师宗县积极实施无公害水果产业项目,加大新品种引种力度,在柑桔上引进了塔罗科血橙、纽荷尔脐橙、玫瑰杂柑、天草、甜柚、砂糖桔等新品种,在优质梨上引进了丰水梨、黄金梨、水晶梨、云南红雪梨、韩国黄梨等优良品种,通过优良果树品种的引进,进一步提高了师宗县水果的优果比例;同时,执行无公害操作规程,强化果树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加快新技术和新成果在果树上的推广应用,综合提高果树生产管理水平,从而整体提高师宗县果品质量。

1.2 存在问题

由于师宗县实施无公害水果产业项目起步较晚,目前师宗县水果生产仍未摆脱重栽轻管、重产量轻质量、重采前轻采后、重直销轻加工的被动局面,管理中盲目密植,片面施肥,单纯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等,以致于许多果园产量虽高,而质量较差,出口率低,用于加工的数量很少,许多果品尤其大宗果中低挡果出现了地区性、季节性、结构性过剩,导致价格严重下滑,连续几年出现了卖果难的现象。

2 发展无公害水果产业的必要性

2.1 市场形势所迫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优胜劣汰已成为市场的无情法则,一切产品只有适应市场要求才能发展壮大。当前,师宗县大多数果农仍然按传统的耕作方式进行生产,生产操作没有统一规范、统一标准,果品没有统一的包装和统一标识,缺乏市场竞争力。若不及早大力发展无公害水果产业,将来不但不能与国际市场接轨,就连国内市场的大门也难进。因此,师宗县实施无公害水果产业刻不容缓。

2.2 生活提高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食物构成的改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已不是仅仅满足于数量,还要求有 “信得过”的质量。对果品的数量、质量、安全性、营养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2.3 加入W TO后的冲击

中国加入WTO后,果品同样面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局面,面临着洋水果大量进口的冲击,师宗县只有与时俱进,实施无公害水果产业,既要保住本地市场,更要努力向外发展。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只有靠过硬的质量才能与国际标准接轨,靠独特的果树资源和优质名牌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2.4 无公害果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减少污染、净化环境、保护地球、保护人类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越来越重视,无公害果品需求量逐年增加,不少国家对无公害果品的需求超过本国的生产量,必须依靠进口来解决。总之,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已由温饱型向质量型转化,安全、优质、营养丰富的无公害食品将会倍受消费者的青睐,无公害果品市场前景广阔。

3 发展无公害水果产业的途径和措施

发展无公害水果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必须以良种为前提,从立地环境入手,做好水果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管理,重视新技术、新成果在水果产业中的应用,全方位强化水果产业管理;其次要重视果品质量安全生产,执行无公害操作规程,方能使果品的商品质量得到提高。

3.1 栽植优良品种

种性是果树的基因型,是内因,是优质的前提。必须选用良种,由于果树生命周期长,更须特别重视良种,并做到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趋利避害、注重销路”。

3.2 培养健壮树体

树健才能获高产,壮树才能出优质。树体健壮是综合管理水平高的标志,也是多种营养协调充实的结果,管理中应重视培养健壮树体。

3.3 改善土壤结构

“根深才能叶茂,养根才能壮树”。而根生于土壤,改土才能养根。只有狠抓土壤管理,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多施有机肥,大抓种草、覆盖、埋草,实施 “沃土工程”,才能真正实现高产、稳产、优质。

3.4 重视配方施肥

通过平衡配方施肥,保证果树营养元素协调供应,减少甚至杜绝缺素生理障碍,具体应重施有机肥或有机复混肥及高效生物肥,适当减少氮素化肥,以减少果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3.5 严控果品农药残毒

必须高度重视农药的毒性与残留,提倡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减少甚至不用剧毒、高残留、广谱和易产生抗性的农药;注重休眠期和萌芽前的清理和铲除性防治;遵照有关规定,采果前1个月慎用农药,严防果品污染和残毒超标。

3.6 合理整形修剪

除依据果树特点和栽植密度选择适宜的树形外,重点应抓好四季修剪工作,疏枝透光,以改善果园群体结构。

3.7 推广果实套袋

推广果实套袋可减少农药污染,有效防治病虫害,提高果实外观商品品质,是进行优质无公害水果生产的重要途径,

3.8 应用银色反光膜

果园铺设反光膜是水果套袋的配套技术,既可以调节果园小气候,又可促进果实着色增糖,在果树生产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3.9 调节留果数量

制订一个合理的产量标准,既保证树体健壮达到高产稳产,又能保证负荷合理,使果实发育良好,个大质优。

3.10 抓好采贮运装

采收是果树栽培中影响质量的最后1个环节,必须加予关注。依据成熟度、果品用途、销地距离、运输工具等因素确定采收时期,重视与强化采后处理,尤其要搞好预冷、分级、洗果、烘干、涂蜡、包装和入贮冷藏。运输最好采用冷藏车船,条件不允许时也可先入冷库1~2 d降温,再装车船覆盖保温运输。

综上所述,发展无公害水果产业,提高果品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各部门、各要素、各环节入手,合作协调、环环相扣、紧密配合。要强化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商品意识、效益意识,尤其是质量意识和名牌意识,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求效益,以稳定的优质果品和名牌果品开拓大市场、占领大市场,使师宗县果品生产得到真正发展。

[1]祝军.果树栽培[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兴旺.云南果树栽培实用技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3]华南农业大学.果品贮藏加工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79.

[4]李绍华,李光晨.果树栽培学总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张金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指南[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果品果树优质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果树秋季施肥三要点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果树夏剪有诀窍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优质父母”不能靠培训速成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做强果品生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