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葡萄根瘤蚜的防治

2012-12-08薛玉华

烟台果树 2012年1期
关键词:须根根瘤调运

薛玉华

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科站·131300

葡萄根瘤蚜是一种毁灭性害虫,是国内外重要检疫对象,可造成葡萄根的腐烂和叶的枯萎,果实品质下降,甚至植株死亡,严重为害葡萄生产。

1 发生规律

主要以1龄若虫和少量卵在2年生以上粗根分叉或根上缝隙处越冬。翌春4月越冬若虫开始为害粗根,经4次脱皮后变成无翅雌蚜,7~8月产卵,幼虫孵化后为害根系,形成根瘤。根瘤蚜主要以孤雌生殖方式繁殖,只在秋末才行两性生殖,雌、雄交尾后越冬产卵。该害虫远程传播主要随苗木的调运。

2 为害症状

葡萄根瘤蚜只为害葡萄属植物,其成虫和若虫均以刺吸式口器吸取寄主的汁液。主要为害葡萄根部,以新生须根为主,须根被害后形成结节状根瘤,在须根端部膨大成比小米粒稍大的菱形根瘤,主根上则形成较大的瘤状突起,称“根瘤型”。葡萄受害后,不久被害部发生溃烂,致使皮层开裂、剥落,维管束遭到破坏,从而影响水分吸收和输送。一般受害树势显著衰弱,叶片变黄,提前落叶,产量大幅降低,严重时整株死亡。叶部受害后,在葡萄叶背形成许多粒状虫瘿,称为“叶瘿型”,影响叶部光合作用及植株的正常发育。美洲系和欧洲系品种的被害症状显著不同。为害美洲系葡萄品种树时,既能为害叶部还为害根部。欧洲系葡萄品种主要是根部受害,症状与美洲系葡萄根部被害状相同,叶部一般不受害。

3 传播途径及检验方法

此虫主要随带根的葡萄苗木调运而传播。但在完整生活史的地区,枝条往往附着越冬卵,如用此种枝条作插条,就能传播此虫。此虫也能随包装物传播,引进葡萄苗、插条时,不但苗木、插条要严格检查,运载工具和包装物也要检查。检查时,要注意苗木的叶片有无虫瘿,根部(尤其须根)有无根瘤,根部的皮缝和其它缝隙有无虫卵。在田间检查时,若发现可疑的被害株(树势显著衰弱,提前黄叶、落叶,产量下降,或整株枯死),小心挖去根附近的泥土,露出须根,检查根部有无被害的根瘤和蚜虫,特别是须根被害后形成的菱形(或鸟头状)根瘤,较易被发现。

4 防治措施

4.1 培育抗蚜新品种 选择当地优良品种与抗蚜品种进行杂交培育,选育出适合于当地的抗蚜、优质、高产新品种。

4.2 利用抗蚜砧木 葡萄品种间抗蚜性差异非常显著,如美洲产沙地葡萄及岸边葡萄抗蚜性强,可用其作砧木,以当地优良品种作接穗。

4.3 加强植物检疫 葡萄根瘤蚜是检疫对象,接穗、插条和苗木都可传播,所以,在调运苗木时必须仔细检查,严格检疫,建立无虫苗圃。选择不适宜于葡萄根瘤蚜的沙荒地开发建成葡萄苗圃或果园,生产出较多的无葡萄根瘤蚜苗木,供发展葡萄园使用。

4.4 实施苗木处理 怀疑、发现调运的葡萄苗木、插条、砧木携带葡萄根瘤蚜时,必须进行药剂消毒或熏蒸。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每10~20株苗木或插条捆成一捆,去掉苗木上的土,在药液中浸蘸1 min,每1000株需药液10~12 kg,浸蘸过的苗木、插条放在阴处架上,堆高30~70 cm,晾干后用草袋包装。处理后对发芽及成活无影响,对包装苗木用的草袋也需作同样处理。

4.5 药剂处理 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对葡萄园植株、地面和支架等均匀喷雾,杀灭地上可能存在的蚜虫;对园堤和果园中葡萄根部范围均匀灌透农药(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对园中水泥柱、栏杆等近地面20 cm高度范围均匀喷药;对果园其它地面喷药,要求不见干土;有条件的地方,要对全部果园灌水杀虫,及时清除水面的杂物集中深埋,保持水深不低于10 cm,持续1个月。

4.6 改良土壤 根瘤型葡萄根瘤蚜适宜于山地黏土、壤土或含有大块石砾的黄黏土,这一类型土壤发生多、为害重,而沙土地则发生少或根本不发生。用50%辛硫磷乳油500 g,均匀拌入50 kg细土,每667 m2用药量约250 g,于下午3~4时施药,施药后随即深锄入土内。

猜你喜欢

须根根瘤调运
植物的“嘴巴”
不同氮肥处理对大豆合农85 根瘤的影响
不同时间输液法输液对樱桃根癌病的防控效果研究
黄连须根提取物生物碱类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不同处理方法对樱桃根瘤病的防控效果
麦冬须根正丁醇萃取物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舰载机典型调运方案推演与时序优化
揭示大豆根瘤中磷稳态调节机制(2020.7.24 中国农业科学院)
多花黄精不同龄须根药材质量研究
动物及动物产品调运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