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三大球项目“阴盛阳衰”现象的原因解析

2012-12-08乔平均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大球男子运动

乔平均

中国三大球项目“阴盛阳衰”现象的原因解析

乔平均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三大球项目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目前三大球项目均出现“阴盛阳衰”的现象,女子三大球项目的世界排名和在世界范围内的真正实力水平都远远高于男子项目,这与世界各国女子项目开展较晚、开展国家较少和群众基础薄弱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以及为了展示国家新形象、举国体制的优势、国家水平定位、奥运会女子项目是我国竞技体育突破口和文化氛围以及男女平等意识等条件为女子三大球项目取得突破创造了更加优厚的条件。目前我国三大球运动都遇到了发展瓶颈期,加强青少年后备力量的培养、发展三大球运动的群众基础都将为三大球运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大球项目;“阴盛阳衰”;举国体制

篮球、足球和排球运动都属于对抗类竞技体育项目,是世界公认的三大球项目。三个比赛项目均为对抗性极强的集体性项目,参与比赛队员多,场上比赛竞争激烈,在全世界五大洲广泛开展,群众基础雄厚,世界影响力最大。我国在建国以后就开始极力推进篮球、排球和足球项目的开展,在上世纪80年代也成为世界上较早开展女足运动的国家之一,虽然各个项目开展时间不同,但是三大球发展中都出现了“阴盛阳衰”的现象,虽然目前我国三大球项目均处于发展的低谷阶段,但是总体女子项目成绩依然强于男子项目,“阴盛阳衰”现象依旧。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中国三大球发展中的这种现象,是我国在发展中的主观意愿所至还是其他客观因素而为?这种状况还要持续多久?本文用发展的眼光对我国三大球运动发展现状进行探究,寻求其中的内因所在,使我国三大球运动在迷茫的发展过程中寻找更适合自己的道路。

1 中国三大球项目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的三大球运动中,目前仅仅有男女篮球获得了伦敦奥运会的参赛资格,男女排球需要在奥运会之前举办的世界杯和奥运会落选赛上进行冲击伦敦奥运会入场券,而男女足球已经确定失去了伦敦奥运会的参赛资格。我国的三大球项目,在经历了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强势复苏以后,逐渐回归常态,甚至说是进入了低谷,但是相对于男子球队而言,我国女子三大球项目在亚洲和世界赛场都拥有荣耀的历史和绝对的成绩优势。我国的女排曾经获得7次世界冠军,其中包括2次奥运会冠军,女篮和女足都曾经获得奥运会和世锦赛的亚军。目前女排虽然在世界赛场竞争力下降,但是在世界赛场依然具有前三的实力和亚洲夺冠的实力,在2010年亚运会和2011年亚锦赛中都取得了冠军,而男排队伍在亚洲则根本不具备夺冠的实力,能够夺得前4名已经算是优异的成绩了。男女篮球队伍都具有在亚洲夺冠的实力,在2010年亚运会和2011年亚锦赛中都取得了冠军,但是女篮受到的挑战要远远小于男篮队伍,并且在世界赛场女篮的成绩要明显优于男篮。女足队伍近年来下降明显,近年来第一次丢掉了世界杯和奥运会的参赛资格,虽说水平下滑,在亚洲依然具有前4名的水平,相对于男子足球近百位的世界排名也拥有绝对的优势。

1.1 中国男女足球运动发展现状分析

足球运动被称为世界第一运动,在全球开展范围甚广,四年一度的足球世界杯也是与奥运会可以相媲美的、影响力巨大的国际赛事。我国男子足球队水平较差,目前世界排名已经上升至70名(2011年10月最新排名)[1],是我国近几年来世界排名最高的一次,在亚洲排名位居第5,实际水平与排名相差较大。我国在1979年开始正式重返国际奥委会以后,就开始冲击世界杯的旅程,从1982年开始至2010年的8次世界杯仅仅在2002年成功一次,其它时间就再也没有参加过男子足球世界杯决赛圈的比赛,在这其中出现了“只差一步到罗马”、“黑色三分钟”等等在中国足球史上闻名的事件。中国队另外参加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足球赛,在1988年之后奥运会足球赛成为了23岁以下青年队伍参加的比赛,在目前最能代表男子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检验的6届奥运会(1992年至2012年)足球赛中,中国队仅仅是在2008年作为东道主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在亚洲范围内的比赛,中国队连进入前8名的次数都屈指可数,尤其是在最近两个世界杯和奥运会周期,中国队甚至连最后的十强赛都无法进入。

与男子足球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女子足球队的境况,女子足球队目前最新排名16名(2011年10月最新排名)[2],是我国女足在国际足联有女子足球排名以来最低的一次,在亚洲位列第4,低于日本、澳大利亚和朝鲜。我国女子足球队从1991年第1届女足世界杯举办以来,仅仅在2011年第6届世界杯未能获得参赛资格,前5届比赛均进入了前8名,并且在1999年世界杯获得了亚军。而在1996年第一次入围奥运会的女足比赛中,中国队参加了全部4届比赛,并且在1996年获得了奥运会女足比赛的银牌。虽然我国女子足球近些年来实力明显下滑,尤其是在日本、朝鲜和澳大利亚等亚洲队伍在世界足坛水平逐年上升的国际大环境中更显颓势,但是中国女足在亚洲范围内还是属于强队,日本、朝鲜、澳大利亚和中国基本垄断了各项亚洲赛事的前4名。

1.2 中国男女篮球运动发展现状分析

篮球运动在世界各地也受到了巨大的欢迎,虽然和足球项目相比有差距,但是美国职业篮球联赛、欧洲职业篮球联赛以及亚洲的中国职业篮球联赛等等也拥有巨大的市场,特别是美国职业篮球联赛近几十年在世界影响巨大,乔丹、科比、奥尼尔等世界级巨星也将篮球运动带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男子篮球队目前在国际篮联的世界排名中位居第10位,在亚洲队伍中稳居第一位[3],1984年中国重返奥运大家庭之后,中国男篮更是参加了奥运会每一届的篮球比赛,并且三次闯入8强,在姚明退役之后中国男篮的实力大打折扣,今年更是磕磕绊绊的获得了亚锦赛的冠军,获得明年奥运会的参赛资格。虽然中国队目前世界排名第10位,但是国际篮联在排名中过于重视奥运会和世锦赛的积分,因此大批的欧洲和美洲队伍因为参赛名额的问题在世界排名上较差,但是实力和水平远在中国之上。中国从1978年开始参加了7届世锦赛,唯一缺席了1998年世锦赛,最好名次也是第8名。目前在亚洲和中国队实力相当的队伍有伊朗、韩国和约旦队,还有菲律宾、卡塔尔、日本等实力稍弱但是进步速度极快的队伍追赶,中国队在亚洲已经没有优势可言。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和2011年亚锦赛中国队虽然获得了冠军,但是在进入淘汰赛之后,中国队简直是如履薄冰,都是以1分、2分这样微弱的优势获得胜利。

我国女篮在国际篮联的世界排名是第7名,在亚洲稳居第1位[4],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女篮的代表人物郑海霞、宋晓波、李昕和丛学娣等一代黄金球员退役,在世界篮坛中国女篮彻底成为配角,进入21世纪之后依然没有任何起色。中国女篮在1984年之后,仅仅因为新老交替的原因缺席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在其他的六届奥运会女篮比赛中,中国队获得了一次亚军、一次铜牌和两次第四名。而从1983年开始参加世锦赛之后一直全勤出席世锦赛,中国队也获得了一次银牌和一次铜牌。最近刚刚结束的亚锦赛,中国队获得了直通伦敦的门票,虽说获得了冠军,但是国家队水平有所下降,特别是年轻队员的表现更是不尽人意。中国队在2010年亚运会和2011年亚锦赛都获得了冠军,队伍的领先优势已经缩小到10分以内,场面上已经看不出中国队在亚洲所具有的优势,特别是在亚锦赛最后一场决赛,陈楠、苗立杰和马增玉三位老队员贡献的分数接近了全队总得分的90%,这充分显示了球队核心球员作用的同时也反映了年轻队员在比赛中还不能够独当一面。

1.3 中国男女排球运动发展现状分析

排球运动是三大球运动中唯一的一个隔网对抗的体育运动项目,排球运动因为其灵活多变的战术配合和攻防转换更具有观赏性,另外因为其简单的设备、规则和适中的运动强度更具有普遍的群众基础。国际排联近些年来举办的世界女排联赛和世界男排联赛让排球运动的开展更加普及和接近观众,为排球运动的推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我国男排目前在国际排联的世界排名为第10名[5],在奥运会层面上男排队伍战绩较差,仅仅在1984年冲入了奥运会赛场,2008年因为东道主成为了北京奥运会世界排名最低(当时世界排名21位)的参赛队伍,1984年奥运会中国队获得了第8名,2008年奥运会获得了第5名。相对于奥运会比赛,中国队参加世锦赛的历史相对较多,从1956年首次参加至今的15次世锦赛中国队获得了12次参赛机会,但是世锦赛的最好成绩为1978年的第7名。中国男排曾经在1979年、1997年和1999年获得三次亚锦赛冠军,其它时间大多数都是在前4名的水平之中,目前在亚洲的伊朗、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和中国队水平都处于同一起跑线,并不具有绝对的夺冠优势。

我国女排是我国第一支获得世界冠军的集体性球类项目,也是获得冠军次数最多的球队,1981年首次获得了世界杯的冠军之后,曾经7次站在世界之巅,分别是2次世锦赛冠军、2次奥运会冠军和3次世界杯冠军。中国女排目前在国际排联的世界排名为第6名[6],连续在2010年亚运会和2011年亚锦赛获得冠军,但是目前球队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难,球队整体打法不成形和球员发挥不稳定影响了球队的整体战绩。女排在1984年首次参加奥运会之后就没有缺席奥运会的比赛,在7次奥运征程中获得了2次冠军、1次亚军和2次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而在世锦赛、世界杯和世界女排大奖赛中,中国女排的成绩同样优异。目前中国女排在亚洲已经没有绝对的优势,日本、韩国和泰国追赶的脚步更快,加上中国队在伦敦奥运周期内主教练连续更替、黄金一代球员集体退役等等不稳定因素,让女排在亚洲暂时出现了危机。

2 中国三大球运动阴盛阳衰现状原因分析

2.1 国际范围内的客观相对优势条件分析

2.1.1 男子项目奥运历史悠久,女子项目奥运时间短

三大球项目均起源于19世纪中后期的欧美国家,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目前在全世界开展范围广泛,参与国家众多。奥运会一直是竞技体育项目的最高殿堂,能够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足以证明项目发展的群众普及性和开展国家的众多。从三大球进入奥运会时间和世锦赛的首次举办时间来看,男子项目的开始时间都比较久远,最晚开赛的男子排球世锦赛首次举办时间距今也有60多年的时间,世界第一运动足球项目成为奥运会项目已经超过了百年,中国国家队的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根本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作为女子三大球运动中,我国首次参加世界大赛的时间均早于或者接近项目入围奥运会时间,因此我国的女子三大球运动和世界发达国家基本同步起跑,水平差距不大。女子篮球进入奥运会的时间为1976年,我国在1976年首次参加了亚锦赛,女子排球进入奥运会的时间为1964年,我国在1956年开始就参加世锦赛,女子足球进入奥运会的时间为1996年,我国在1986年就开始参加亚锦赛。我国女子项目几乎同步与世界启动,开展的时间甚至早于项目进入奥运会的时间,也就给我们更多的优势和潜在优势成为世界强队,这也是我国女子项目发展由于男子项目重要的客观因素。

表1 女子三大球项目奥运会、世锦赛和亚锦赛首次举办时间一览

2.1.2 女子项目开展国家少,群众基础薄弱

足球运动在世界各大洲广泛开展,目前在国际足联男子足球队排名榜上的国家已经超过了200个,女子国家队排名榜仅有130个国家,并且在国家足联女足国家8年的世界排名中,德国、挪威、瑞典、丹麦、法国、意大利、英格兰、俄罗斯、美国、巴西、加拿大、中国、日本、朝鲜、澳大利亚这几个国家几乎垄断了女子足球排行榜前15名的位置,说明女子足球较高水平国家的范围有限[7]。在国际排联网站中,男排运动世界排名榜有140多个国家,而在女排排行榜上只有110多个,排球运动在进入奥运会时间和世界大赛开始时间来讲相差不大,但是因为该项运动受身高等身体条件因素影响较大,处于领先地位的基本就是几个国家。在国际篮联的官方网站中,男篮运动世界排名榜上有80多个国家,女篮只有接近70个国家。通过以上的数据显示,男子三大球运动在全世界开展范围相对于女子运动来讲有更大的普及性。

女子因为受到宗教和文化习俗的影响,很多国家的女子运动的开展几乎为零,尤其是在西亚和非洲地区的穆斯林国家甚至禁止女子从事体育运动,目前虽然已经有部分穆斯林国家允许女子参与体育运动,非洲部分国家允许女子在学校系统内进行体育运动的开展,但是国家的运动水平仍然相对较低。以亚洲为例,参与亚洲女子三大球运动的运动强国基本都处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女排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和泰国,女篮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和菲律宾,女足则有日本、朝鲜、韩国、中国和泰国,西亚地区的传统三大球强国在女子项目都没有开展或者水平较差,而相对于男子国家队来讲,我国女子三大球队伍在亚洲受到的挑战要小很多,女子足球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亚洲区预选赛的国家只有6支队伍,而亚洲男子组参赛国家有35个之多。欧美国家开展三大球运动较为普及,但是女子三大球运动因为观赏性较差、对抗性较低等原因导致女子运动大都处于业余化程度,绝对水平较低,国际大环境和发展机遇是我国女子三大球运动水平迅速提高,能够达到或者接近世界优秀队伍的水平。

2.2 国家主观的政治需要条件分析

2.2.1 展现国家新形象的需要

与前苏联和前民主德国一样,中国的竞技体育在重新回归奥运会大家庭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同时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打破外交封锁、实现民族振兴的需要。1980年因为抵制莫斯科奥运会,中国直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才出现在奥运会赛场,为了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现中国在西方资本主义封锁中的建设成果和改革开放后的新面貌,奥运会在多个项目夺金和在部分项目实现突破成为了奥运会参赛重点,女子篮球获得第三名,女子排球获得冠军,女子三大球中仅有两个项目中国都取得优异的成绩,女排精神在之后的十多年时间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各条战线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冷战时期,中国受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包括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压力都很大,为了让西方更了解中国,奥运会是一个平台,以此来减少对抗,增进友谊直至确立新的外交关系,“乒乓球外交”让中国在中美关系走上了新的平台,中国政府也希望“体育外交”开创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和平交往的新篇章。

2.2.2 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

历史上任何朝代都没有给中国妇女造就一个良好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生存环境,更谈不上人权以及体育运动,新中国成立以后女子和男子享有同样的社会地位,这也就保证了中国女性在竞技体育领域能够取得相对于其他国家更为便利的条件。1984年中国回归奥运大家庭之时,世界各国参加奥运会的女运动员和开展的项目均为少数,中国在首次回归奥运会的代表团中极有接近40%的女运动员,而同期国际大环境只有20%左右[8]。中国妇女解放的时间虽然晚于西方各个国家,但是中国共产党一直将男女平等作为一种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并且取得巨大成就。前民主德国在冷战时期的奥运会中,为了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男女平等的体育运动,大力发展女子体育运动,虽然人口数量不到美国的1/5,但是女运动员在世锦赛和奥运会等世界级大赛中获得的金牌数量要多于任何一个国家[9]。解放妇女、开展女子体育运动和在世界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展现优越社会制度的一个主要方式。

2.3 国家政策体制优势加速女子三球发展

2.3.1 举国体制加速了女子三大球项目的发展

中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与我国的举国体制是密切相关的,国家集中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竞技体育各个相关方面的积极性,在最短时间内将我国竞技运动成绩提升到世界体育强国。举国体制是我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高竞技体育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一种产物,也是我国借鉴前苏联、民主德国等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在上世纪冷战期间实施的培养体制。我国许多项目的国家队水平提升很快,也采取了举国体制中最具有特色的手段——“男陪女练”,成为了快速提高女运动成绩的快捷途径。不单单在女子三大球项目,在其他同场竞技类项群项目中,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女子运动员的训练强度、提升训练的对抗性、保证训练的质量和提升速度。2005年7月中国女足工作会议上,女足领队郭辉就把“男陪女练”作为两大重点工作之一来进行通报,女子柔道、女子摔跤、女子乒乓球和女子游泳等项目均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目的和根本出发点就是在世界大赛特别是奥运会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奖牌和提升金牌榜位置,特别是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巨大的体育运动项目,运用举国体制大力发展女子三大球运动确实比与欧美职业化差距较大的男子三大球项目更容易取得成绩和突破。

2.3.2 国家水平定位确立了女子三大球作为突破口

三大球运动在全世界更为广泛的传播,得益于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和影像现场直播的普及,欧美国家男子三大球运动职业联赛的开展更为先进和规范化,并且联赛水平基本代表了该项目在全球的最高技战术水平。篮球、排球和足球因为观赏性较强、比赛激烈等因素得以在全世界广泛开展,特别是男子项目的开展时间已经超过了一个世纪。男子三大球运动发展的黄金时期也就是上世纪在二战之后的30年时间,我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影响了国内水平的提高。足球项目最优秀的欧洲五大联赛意大利甲级联赛最早开始于1898年,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美国男子职业联盟始于1946年,欧洲篮球联盟成立于1957年,最高水平的意大利排球职业联盟则起源于1936年,欧美其他国家的三大球联赛的历史都在半个世纪以上。中国男子三大球运动大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与世界强国水平差距显著。目前我国男篮和男排的世界排名都在10名左右,但是实际水平要低于世界排名的位置,而中国男足世界排名一般处于70—100位,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更是惊人。

中国女子三大球中,女子排球和女子篮球的世界排名都在前8名之内,属于世界二流强队靠前,与世界先进国家差距不大,特别是女子排球经常位列世界大赛的前三名。中国女子足球在上世纪末还是世界一流强队,但是最近几年水平急剧下滑,世界排名也降到历史最低点16名,但是相对于百名左右的男子足球还是更有希望达到世界强队的期望。中国男子三大球项目距离世界强队的水平过于遥远,因此与世界同时起步的女子三大球项目完全成为了我国三大球项目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突破口。纵观女子三大球项目在奥运会和世锦赛项目的成绩来看,女子三大球项目作为我国在奥运会集体项目夺金的重点确实起到了效果,女子三大球项目共夺得了2次金牌、3次银牌和3次铜牌的优异成绩。

2.3.3 中国奥运战略中女子项目夺金是主攻项目

从1979年正式回归奥运大家庭之后,夺取金牌和提升金牌榜位置一直是我国竞技体育界追求的目标,特别是在1984年正式亮相洛杉矶奥运会以后,就以夺取奥运会金牌为最高目标。在新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的时候,奥运会已经距离百年华诞不远了,作为奥运会主要参赛群体的男子项目在技战术等方面已经与首次参赛的中国代表团拉开很大的距离,但是女子项目大都是刚刚进入奥运会,给了我们奋力直追的机会。前民主德国在冷战时期为了展示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和自己在体育方面的优势,主攻在奥运会参赛人数较少和发展不完善的女子项目,得以超过美国成为跃居金牌榜第二名。我国在洛杉矶奥运会中,女子代表人数为40%,以后逐届增加,2000年悉尼奥运会达到了70%,是同期的国际奥运会女子参赛比例的两倍。女子运动员一直是我国奥运代表团夺金的主力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金牌比例达到了61%,北京奥运会的女子项目金牌比例达到了53%,女子项目作为我国奥运战略中夺金的主要任务也加速了女子三大球运动的发展。女子排球成为了两夺奥运金牌的集体性项目,并且是唯一的一支夺得奥运金牌的集体性球类项目,女子篮球和女子足球在巅峰期也都获得了奥运会的银牌。

2.4 文化氛围和男女平等意识的影响

欧美竞技体育强国的女子竞技体育发展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严重阻碍了女子体育正常发展,这也同时给了起步较晚的中国女子竞技体育更大的发展空间。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赛场上没有女子运动员的身影,这和第一届奥委会主席维凯拉斯维持古希腊奥运会禁止女性参赛的思维是一致的,这也与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的“让妇女去参加他们希望的体育运动,但不要在公共场合”的言论符合[10]。二战之后的医学观点认为,体育运动对女性有害健康,对女性正常的生育有破坏作用,这种观点在欧洲广为盛行,成为了女子体育发展的桎梏[11]。1920年的安特卫普奥运会首次出现女子运动员的身影,而在1976年之前奥运会女子运动员的参赛比例一直在10%左右,在1980年以后,奥运会女子运动员的参赛比例迅速提升,1984年提升到20%左右,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始维持在40%左右。

中国女子体育运动尽管在最初有很多困难,但是我国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保障了男女地位平等,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我国非常重视妇女权利的保障,而且对女性参加体育运动和竞技体育运动给予很大的支持。国家各级机构长期系统地组织女子体育运动的正常训练,注重女子竞技体育运动有计划地广泛开展,中国女子竞技体育运动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体育领域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女子排球项目在中国回归奥运会大家庭的时候已经成为了世界冠军。我国在第一次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时候的女子运动员比例就达到了40%。我国从1984年参加奥运会以来,男女运动员获得金牌和奖牌的物质奖励没有任何差别,并且各个省市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运动员奖励也没有因为性别而出现区别,在运动员的政治待遇上也完全相同,邓亚萍等优秀女子运动员目前都活跃在教练员、体育管理人员和国内各条战线上。

3 小结

中国女子三大球运动的发展在开展较晚的国际大环境下,加上国内良好的训练和保障措施迅速提高,超越较早开展的男子三大球项目成为亚洲和世界强队,取得了优异的竞赛成绩。目前中国三大球运动目前都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男子三大球队伍不单单没有进步,并且还在逐渐下滑,女子三大球运动整体状况稍好,女篮和女排虽然在亚洲还具有夺冠的实力,但是距离世界一流强队的差距越来越大,女足已经滑落到在亚洲获得冠军都成为一种奢想的地步。男子和女子三大球运动都到了发展的瓶颈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世界范围内的男子三大球运动发展的职业化程度已经很高,虽然我国的三大球运动已经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职业化阶段,但是目前仍然处在职业化开展的初级阶段,甚至不能称为完全职业化,制定完善的职业化制度和发展规划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三大球发展过程中都出现了后备人才不足的情况,这是我国在从单一性计划体制向多元化市场运营体制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制度漏洞和偏差而导致,完善职业化进程中诸多难点和加大青少年后备力量的培养成为发展之重。女子三大球在举国体制向职业化转化过程中也出现了偏差,并且全球范围之内女子职业化发展均遇到阻碍,这与女子运动对抗性不强,观赏性不高有一定的关系。美国的三大球运动一直位居世界巅峰,近邻日本在女子足球方面取得长足进步都为我国女子三大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寻找适合项目发展和国家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成为了女子三大球运动规划的重点,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相结合也成为了我国女子三大球运动发展的方向。加强青少年后备力量的培养、发展三大球运动的群众基础都将为三大球运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3][7]国际足联官方网站[EB].http://www.fifa.com/worldranking/rankingtable/index.html.

[3][4]国际篮联官方网站世界排名[EB].http://www.fiba.com/pages/eng/fc/even/rank/p/rank.html.

[5][6]国际排联官方网站世界排名[EB].http://www.fivb.org/.

[8]李慧林.国际视野下中国竞技体育“阴盛阳衰”现象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3):19 -27

[9]John Bale.Sport and National Identity[J].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History ,1986,24(2):977—981

[10]Es]Louis Callebat.Pierre de Coubertin[M].Paris:Fayard,1988:192

[11]Gerdyonder Lippe.Frauen sport in Norwegen ,Frauen sport in Europe[M].Ahrensburg:lngrid Czwalina,1989:153

Phenomenon of"Yin Flourishes while Yang Declines in Chinese Three Major Ball Games

QIAO Ping-jun

(College of P.E,HenanNormal University,HeNan XinXiang 453007,China)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of Chines three major ball games,this paper arrives at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phenomenon is“Yin flourishes while Yang declines”.Women’s three big projects rank much higher than men’s in the world.At present Chines three ball games have experienced bottlenecks in the development phase.Fostering the youth,developing mass base would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the items.

Three major ball games;“Yin flourishes while Yang declines”;reasons;analysis;Whole Country System

G80

A

1007-323X(2012)02-0014-06

2011-12-16

乔平均(1975-),男,河南洛阳人,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大球男子运动
数理:大球和小球
2019年下半年男子棋手等级分
不正经运动范
年轻男子
满脸通红
有多少盏灯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开怀大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