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型发酵酸乳制备条件探讨
2012-12-07姬燕培
王 恺,姬燕培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0 引言
酸奶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特殊风味的饮料,它比牛奶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按照酸奶加工工艺,可将其分为凝固型酸奶和搅拌型酸奶两大类[1]。 凝固型酸奶不仅具有浓郁的天然发酵香气,细腻滑爽、质地稠厚、酸甜适宜,令人回味无穷,还可以有效缓解乳糖不耐症[2]。 凝固型酸奶也是钙的良好天然来源(每100 g 凝固型酸奶含钙120 mg 左右),同时含有丰富的B 族维生素、胆碱等。 因此,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3]。
本实验是在以前所做的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为标准得出了凝固型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
1 材料与设备
1.1 主要材料
鲜奶、白砂糖、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海藻酸钠、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
1.2 主要设备
分析天平、电磁炉、均质机、保鲜盒、电冰箱、恒温发酵箱。
2 实验方法
2.1 凝固型酸乳的生产
2.1.1 工艺流程
原料乳预处理→标准化→配料→预热→均质→杀菌→冷却→加发酵剂→装瓶→发酵→冷却→后熟→冷藏。
2.1.2 操作要点
(1)标准化。 酸奶可以含0~10%的脂肪,而最常采用的含脂量为0.5%~3%;乳中无脂固形物的最低含量为8.2%。 干物质含量过高,特别是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含量较高时,将导致酸奶更坚硬,并出现乳清分离减少的倾向。
(2)配料。通常在10 ℃以下,将鲜奶、白砂糖、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等混合均匀,混料水合时间≥30 min,时间控制在1.5~3 h 之间。
(3) 均质。 应该将奶放在20~25 MPa 于65~70℃下进行均质化,这样才能获得具有最佳物理特性的产品。
(4)杀菌。 在90~95℃下保持5min 时间的热处理,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5)接种。 热处理以后,将奶冷却到40~50℃,进行接种,发酵剂与奶要充分混匀。
(6)发酵。 将已接种的料液放入恒温发酵箱进行发酵,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根据接种剂量不同确定。
(7)冷藏。 在酸乳生产过程中,发酵后使用冷却工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终止发酵,使所得酸乳的特征(质地、口感、风味、酸度等)达到所设定的要求。
2.2 感官评价
根据食品感官评价原则,凝固型酸奶生产完毕后,选取不同年龄段的男女人群共10 人对产品的组织形态、口感和风味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分。 感官指标评分标准见表1。
表1 感官指标评价标准Table 1 Sensory index evaluation standard
3 结果与讨论
3.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设计表
凝固型酸奶是由鲜奶接种发酵剂后,在一定条件下发酵制得的,对酸奶品质有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接种量、加糖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 本实验在以往实验室所做的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范围,具体参数的选择如表2 所示。
表2 正交试验参数选择Table 2 Orthogonal test parameter selection
3.2 正交试验结果
按照实验2.1.1 和2.2 所说方法,设计正交试验,得出的结果如表3 所示。
表3 正交试验方案选择与实验数据结果Table 3 Orthogonal test program selection and test data
3.3 正交试验分析
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对数据进行极差分析,结果如表4 所示。
表4 正交试验数据分析表Table 4 Orthogonal test data analysis
3.3.1 因素显著性的评定
在表4 中,由于极差RC>RB>RD>RA。 由此可见,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顺序为C>B>D>A,即发酵温度为最主要因素,其次为加糖量和发酵时间。
3.3.2 最佳实验条件的确定
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在所选取的各因素范围内,凝固型发酵酸乳的最佳发酵条件为A3B2C1D3。 即接种量10%、加糖量8%、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5 h。
4 结语
以白沙糖和鲜奶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可以看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发酵温度,其次是加糖量和发酵时间。 获取高质量凝固型发酵酸乳的最佳发酵条件为A3B2C1D3,即接种量10 %、加糖量8%、发酵温度35 ℃、发酵时间5 h。
[1] 李祥,赵征.酸奶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06(19):5033-5034.
[2] 赵贵红.鲜芦笋汁凝固型酸奶的研制[J].中国酿造,2009(8):178-180.
[3] PAPK K B, OH S H, Production of yoghurt with enhanced levels of gamma -aminobutyric acid and valuable nutrients using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germinated soybean extract [J].Bioresource technol,2007,98:1675-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