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青壮年补偿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2012-12-06黄吉武陈军英刘开吉
黄吉武,陈军英,刘开吉
(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
农村青壮年补偿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黄吉武,陈军英,刘开吉
(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
农村青壮年平均接受学校教育年限低,为其提供恰当的成人补偿教育是对因教育缺失和受教育不足社会成员的教育补偿,也是农村新发展的根基。我国已具备大面积对农村成人实施补偿教育的各项社会条件。补偿教育关系到我国能否有效实施科学发展和青壮年个人发展。
农村;青壮年;补偿教育
温家宝总理2008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攻坚计划如期完成。”至此我国的“扫盲”工作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基本完成任务。但是农村尤其是贫困农村青壮年接受学校教育年限低,个人社会化受局限。当今活跃在我国经济活动中被学界称之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出生于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没有上辈所经历的艰辛生活磨炼,缺少同伴群体活动、交往和冲突的社会助长作用;家庭内部同伴少,成人与青少年沟通少,自发的社会化条件单一;过早辍学是“新生代农民工”的重要特点。在湘鄂交界的某山寨调查发现,全寨106人中,1980年至1990年出生的30人,其中,中专毕业2人,初中毕业1人,初中肄业3人,小学中年级下肄业24人。30名青年中常年在家务农4人,自由职业和在县城个体经营各1人,另24人在苏、浙、沪、粤等地打工。外出务工人员因技能所限,仅在一些小作坊式的工厂务工或从事自由职业。
当今我国面临新的发展转型时期,针对我国农村青壮年的教育要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扫盲”完成后,针对我国农村因为历史或发展不均衡造成的青壮年受教育缺失和不完善,不能有效适应现代生产生活,帮助他们获得新技能、新态度和新观念的教育必须大力发展。这种教育的本质是对青壮年教育的补偿。其对象主要是已结束学校教育或不可能再全身心接受学校教育的广大青壮年劳动者,教育目的、内容、场所和方法应体现综合性、灵活性和多样性。
一、农村实施补偿教育的困境
(一)教育内容难以统一
社会成员个体的文化水平差异大,需求指向多样,从业方式变化不定,难以统一教育内容,选择教育内容难度大。虽然“两基”任务基本完成,但对经济文化起支撑作用的青壮年文化水平较低的现实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表1为湘鄂交界的张家界市桑植县龙潭坪镇从业人员的文化结构和就业状况。
表1 龙潭坪镇人力资源调查情况统计(2009年6月1日前为准) 单位:人
表1中显示,劳动力文化结构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专以上人数分别为总人数的35.51%、50.79%、15.15%和2.55%。务农、外出务工、个体和灵活就业是几种主要的就业方式,从业人数分别占劳动力总人数的42.15%、31.94%、10.47% 和 7.76%,合计为劳动力总人数的92.32%。务农和外出务工两项合计为总人数的74.09%。调查中还发现60岁以上人员基本上在家务农,前述某山寨60岁以上22人全在家务农,其中包括10名70以上老人。在劳务输入较集中的苏州等地调查时还发现来自湘鄂边的务工人员平均每两年变换一次工种。文化和从业差异显示选择和确定教育内容的难度极大。
单从教育内容考虑,学历教育内容相对固定,便于操作,但学历教育对农村青壮年吸引力小。世纪之交在“文凭热”的推动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急速增长,而高中阶段以下的成人学历教育迅速萎缩。见表2。
表2 全国成人高中以上学历教育学生数 单位:万人
表2显示,2000年、2005年成人本专科教育人数在1985年的基础上分别增长1.05和1.53倍,同期高中阶段教育人数2000年增加0.45倍后,2005年以后呈负增长。2000年至2005年初中升高中平均升学率仅为59.25%,而同期全国初中累积毕业生11 366.5万人,年均771.97万人未升高中,参加成人高中阶段教育的青年仅为初中未毕业生的22%以下。自2000年始,成人本专科教育中各类在职人员占比大,在对制度预期变革的担忧下,害怕因文凭不合格下岗被动接受学历教育的现象突出。虽有部分农村适龄青年受“文凭热”的拉动接受学历教育,但总体参与度不高。“文凭热”后,人们发现“文凭”与就业没有必然的联系,尤其是上世纪末一批学习成绩较优秀的农村初中毕业生进入“小中专”学习后未能如期获得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助推了当时社会上的“读书无用”观念,造就大批青少年文化水平低下的局面。
我国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推行的“科技下乡”、“阳光行动”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和措施,在推动农村成人教育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显著成效,特别是与农村生产相适应的新型实用技术推广,激发了广大农民的学习愿望。由于这一类行动基本操作模式是由点带面,即少数人参加培训,然后由他们带动多数人实现全面受益。结果是点上受益,面上被激起的学习愿望没能得到满足。
2009年12月4日闭幕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增强紧迫感,加快发展成人学习与教育”为主题的成人教育大会通过《贝伦框架》,要求各国扩大青年和成人教育投资,使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以上,戴维森·赫本在总结中称:“我们的目标是确保战略协作和政策改革的顺利进行,使相关知识有效地分配到需要的地方……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即不让任何成人在21世纪落后。”[1]我国消除文盲后要达到“知识有效地分配到需要的地方”这一目标,农村青壮年的教育是最大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二)规模化发展的困境
多种因素影响,制约农村成人教育规模化发展,规模效益不能得到保证。我国自1952年全面着手“扫盲”工作,当年9月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在京召开的全国扫除文盲工作座谈会为我国全面“扫盲”定下基调[2]。同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九会议成立了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2]。1954年8月教育部、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民业余文化教育会议,时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副主任习仲勋、秘书长钱俊瑞作报告,教育部副部长董纯才作总结报告,明确提出“扫除农村两亿多青壮年文盲”[2]。我国之所以能顺利完成“扫盲”教育这一任务,一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扫盲”工作;二是广泛覆盖的学校教育控制了新文盲的产生;三是由识字教育构成的“扫盲”教育任务单一,规模化效益得以体现;四是广大中小学教师构成了支持“扫盲”教育的主力军,他们的义务服务降低了教育成本,支持了适应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局部小规模“扫盲”。
我国农村长期在“二元经济”结构中发展十分缓慢,特别是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的山区农村,长期落后的生产局面已成为制约我国新一轮“转型发展”的瓶颈。如在多民族杂居的武陵山区,沿袭千百年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断重复,人民看不到现代化的踪迹,山区小片“口粮田”作为解决温饱的代名词,各地巨大差异的自然条件限制了规模化经营,农业与“现代化”相去甚远;零星分布在县城以上城市及附近的工业,因生产工艺落后和规模小不断被淘汰,人民看不到现代工业的模样;绝大多数较低文化水平的外出务工人员从事低技术含量的普工,分布在作坊式的企业里以体力劳动为生,缺乏科学生产的能力。补偿教育的发展要改变“规模化”的思路。
(三)突出技术性、个别性、多样性、发展性难度大
青壮年补偿教育实现“既能走得出去又能留得下”才具有长效性。我国波澜壮阔的“民工潮”在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形成的推拉力作用下形成,不是真正的“走出去”。“走出去”是对农村青壮年富余劳动力实施规模化转移的劳动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尽可能从“农村人”变为“城市人”,而不是临时性的劳动场所变化。考察武陵山区掀起民工潮的历史,发现率先踏上外出打工路的主力是改革开放初期走出校门的初高中毕、肄业生,紧随其后的是过早辍学在家的青壮年群体。世纪之交时,一批学龄青少年从左邻右舍年长者打工故事中好像“看到了希望”,加之在校读书成本的增加,中小学辍学现象十分普遍。如2002年湘西自治州高中升大学的升学率为77.88%,而同期初中升高中升学率仅为28.32%[3]。要实现劳动力有效转移,应发挥流出地和流入地两方面的教育支持,以国家的力量加大培训力度。改变2010年初西南特大旱灾后“消防队式”的救急培训,将劳动技能培训变为常规培训。
“留得下”是针对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提高农业生产科学技术水平的培训。“农业现代化”一直是我国农村人民群众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也蕴涵着人民的强烈学习愿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是我国不能犹豫的选择。发达国家的例子给了我们一些好的启示。如1862年林肯政府颁发《莫里尔法》,允许各州以政府赠与的土地开办为“本州农业和工业发展服务”的农业和机械工程学院,在推动高等教育服务社会职能发展的同时为美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现代农业建设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模仿,人均耕地少决定了我国农业只能走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单位生产效益的综合发展路子。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涌现的一批综合发展典型,激发新的学习热情。如“休闲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等新概念构成的新农村激发了人民群众强烈的模仿欲望。但是休闲、观光农业仅供“城市人”休闲娱乐,区域性极强,远离城市的广大农村只能看不能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等符合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由于对资金和技术的依赖性极强,现有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难以支持此类农业大规模发展。我国要发展现代农业,注定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必须坚持技术性、个别性、多样性、发展性。
(四)从业人员频繁变化工种和工作场地增加了教育针对性的难度
大部分青壮年常年在外,流入地难以为他们提供直接教育,流出地利用民工返乡实施的技能培训只能惠及少数人。初中、小学阶段辍学打工的青壮年通常从事高污染、高劳动强度的工作,更换工种和工作地点,以及跨大区流动迁徙是常事,流动成本高,奔波若干年后所获收入不能保证个人生活所需的现象时有发生。外出务工人员因工种的差异,相互间难以交流,信息难以共享,所获技能不能有效地迁移到本地的生产中去。在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的交往面狭窄,扩大社会交往的主要方式是赶集、走亲访友等,信息传递单一。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要将短期针对性培训与引导帮助受教育者长期自我学习结合进来。
(五)教育效果难以量化,施教场所难以固定
“扫盲”以识字量进行的量化便于操作。补偿教育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教育效果,重点要放在学习、运用科学技术上,并形成积极学习的社会风气。利用各种平台提高整体素质。流出地县一级政府是青壮年补偿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建立固定的教育场所受制于青壮年从业差异。
二、社会发展为补偿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一)教育发展为农村补偿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较丰富的人力资源
“两基”任务基本完成及国家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为新的补偿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准备。免费义务教育实施前,青少年或因家庭贫困而弃学,或因顾及读书加重家庭经济负担辍学,或因接受教育个人预期效益不高而离开学校。免费义务教育成果的巩固,必然消除新文盲的产生,激发青壮年自身学习和提高的愿望。
我国目前实施的“大学生村官”政策有利于推动青壮年补偿教育,加速现代科学技术与生产生活结合,改善农村文化结构和提升农村科学文化普及程度。“普九”、贫困生免费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等一系列惠民教育政策实施,有利提升人的综合能力,也为“大学生村官”参与到农村经济文化活动提供人力支持。青壮年补偿教育是在国民基本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基础上的教育,需要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随着我国国民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教育需求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为青壮年的教育提供了新的人力支持。
(二)各项基础设施有效改善,为人民的交往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
“要想富,先修路”推动了我国农村交通条件大改善、方便出行的同时推动人民扩大交往。如张家界市桑植县、湘西自治州龙山县等乡镇及村组公路的“硬化”处理,重庆秀山等地公路的“黑化”处理为当地人员流动提供便利条件,也提高了人民的交往频率和扩大了交往面。
频繁的集市活动作为农村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加速人民之间的交往、加快信息交流方面的功能不断放大。
村、支两委的固定办公场所和调整出局的学校基础设施是难得的教育资源。如桑植县43个乡镇四年制以上学校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为84所、81所和78所,每年减少3所以上的学校,50名以下学生的教学点缩减更多,三年分别为267所、231所、211所,每年减少20所以上(数据来源于桑植县教育委员会年度统计)。这些基础设施为开展补偿教育提供了基本硬件保障。
农业集约化发展为实施补偿教育提供了时间保证。如在武陵山区科学种植逐步替代并结束“刀耕火种”的历史,人们摒弃“广种薄收”的观念后获得了更多闲暇时间,为开展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社会活动提供了时间保证。
(三)现代通信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广泛运用为实施补偿教育提供了广泛的学习条件
如国家级贫困县集中的湘鄂渝黔边,互联网、电视等已是人民获取知识的重要平台,加速了识字速度和增加了识字量,便于开展教育和学习。包括小学低年级就辍学的“80后”,都能较轻松地使用互联网进行交流和获取一些知识。现代媒体强大的影响,包括“文盲”在内的社会成员都能轻松地将“金融危机”、“低碳经济”等一些新概念和新的社会变化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激发起来的求知欲望为开展补偿教育提供了不竭动力。“扫盲”教育的经验可以广泛吸取支持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农村青壮年补偿教育。
三、农村青壮年补偿教育势在必行
(一)我国的经济转型和城镇化的推进需要有青壮年补偿教育强有力的支持
补偿教育能帮助青壮年迅速掌握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转型所需的科学技术。如张家界、凤凰、铜仁、鄂西等地的旅游资源独特,但旅游业的粗放经营限制产业链延伸。依托旅游的工业和农业的快速成长和发展必须植根于青壮年的教育。
自两型社会建设以来,山区为主的农村“退耕还林”成效显现。如湘西自治州2001年至2009年5月,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97.7万亩,人均拥有林地面积增加到3.59亩。以土地为生的农民,从业方式和身份在经济转型将有大改变。没有广大青壮年技能的支持不可能完成经济的转变。青壮年补偿教育是我国综合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农村文化发展和重构需要青壮年补偿教育发挥独特作用
青壮年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主力,也是农村文化活动的核心。文化发展的根本在于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大幅度提高。如武陵山区,改革开放前,学校教育是传递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但贫穷促使众多学龄青少年选择过早辍学,增加了青壮年半文盲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改革开放之后,免费义务教育实施前,贫困仍是造成青少年高辍学率的主要因素。过早辍学的青少年在步入青壮年时又演变为科学文化水平不高的群体。补偿教育能帮助青壮年方便快捷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加快文化发展。现代社会文化相互渗透,加速了文化的重构。文化重构离不开社会成员总体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就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而言,青壮年补偿教育是农村文化重构的内在需求。
(三)补偿教育能有效帮助农村青壮年创业,满足青壮年的创业需求
外出务工的青壮年不时萌发回家创业的冲动,无奈因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回家创业成功者极少。多数人与其说是创业不如说是因为扶老携幼的责任迫使他们回到先辈耕作的田间地头沿袭先辈的劳动方式。多数青壮年在外出务工、回家创业、创业失败、外出务工循环圈内来回奔波。帮助他们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能应合创业所需。帮助青壮年从好业、创好业,补偿教育是最快捷和最有效的途径。
(四)青壮年的补偿教育事关新一代健康成长,是新一代成长的需要
青壮年相继或已为人父母,是新一代成长最经常的学习对象。家庭内能否有较好的学习氛围,作为家庭支柱的青壮年是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
对农村青壮年实施补偿教育是继“扫盲教育”完成之后为提升青壮年的综合素质的公益事业,关系到我国能否有效实施科学发展和青壮年个人发展,是我国社会持续发展的根基和步入新的发展时期的必要选择。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增强紧迫感,加快发展成人学习与教育[J].周林莎,译.比较教育研究,2010(3):94.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 -198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65 -68.
[3]黄吉武.调整西部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04(4):15.
(责任编辑 张佑法)
G773
A
1007-7111(2012)06-0040-04
2012-04-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湘鄂渝黔边多民族聚居区青壮年就业取向与补偿教育研究”(10XMZ055)研究成果之一,湖南省高校科研项目“少数民族地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研究——以湘鄂渝黔边为例”(08C703)的研究成果。
黄吉武(1963—),男(土家族),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