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45例
2012-12-06吴广明刘伟霞
吴广明 刘伟霞 范 骞
(黑龙江省大庆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大庆163311)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常常出现心衰、心律失常、休克等心源性并发症,死亡率极高。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急性及时有效充分的动脉血流恢复是其预后改善关键。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常见的治疗方法为静脉溶栓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目前对其效果仍存在一定的争议[1],主要为血流供给的改善及心肌组织缺血改善和并发症减少之间的争论。本文对比观察分析了我院近年来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首次发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1例,女性27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4.9±6.3)岁。数字法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45例,对照组33例,2组患者在性别比、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 观察组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给予300mg阿司匹林及300mg氯吡格雷口服,术中给予1万U普通肝素,栓死的相关动脉定位,根据心电图梗死的相关导联及血流的 TIMI分级、血管的狭窄程度予以明确。手术的成功以狭窄残余少于20%、TIMI前向血流3级,无并发症为标准。术后给予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口服治疗,每12h给予5000U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持续1周。
1.2.2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300mg阿司匹林口服治疗,静脉滴注尿激酶150万U。之后每12h给予5000U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持续1周。
1.3 护理 患者急性期须绝对卧床休息,翻身、进食、大小便等均由护士完成,病情缓解后指导患者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包括运动种类、持续时间、运动频率,运动强度等;控制体重,在饮食上注意以少量多餐为原则,摄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高纤维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定期检测血脂;保持大小便通畅,排便困难者,可每晚口服果导1片,也可用缓泻剂,有腹胀者,可用开塞露60ml不保留灌肠,或用一次性灌肠袋,用0.1%温肥皂水200~500 ml不保留灌肠,以免患者排便用力,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脏破裂,排便后要勤擦洗、勤更换、勤整理、勤翻身,预防痔疮、肺炎等并发症发生;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出院健康教育,不良情绪的产生会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护士应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导,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2]。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再梗率、心绞痛发生率、住院期间的心衰及病死率等院内治疗情况。其中血管再通溶栓后成功标准为ST段溶栓后2h之内抬高最显著段下降大于50%,胸痛逐步消失,加速性的室性自主心律出现,房室阻滞改善,未出现低血压。介入治疗再通标准为介入术成功后无残留狭窄,未出现急性的再闭塞,未出现复流。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用 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且P<0.05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由此可见,观察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院内出现再梗、心绞痛、心衰、病死的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
表1 2组患者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时间直接决定患者的生存率及远期的生活质量。由于溶栓术简单易于掌握,过去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常常采用溶栓疗法进行治疗,但是有着较高的院内并发症发生,院内出现心衰甚至病死的几率也较高。由于溶栓术对于冠状动脉之内血栓起到效果却无法改善原有的狭窄情况,因此临床采用介入治疗,通过支架植入,扩大管腔,恢复了血管的平滑,减少血小板凝集刺激,降低了血栓的再生几率和再闭塞几率,较好地恢复了冠状动脉储备能力,降低了缺血事件的再次发生率。与此同时由于心肌最大程度地获得了再灌注,有效地减少了梗死范围的再扩大,对于心肌重塑和室壁运动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比观察分析我院近年来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45例的临床效果可以看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早期患者的再灌注情况,方法简单,不良事件较少,能够有效提高再通率,较好地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1]马礼坤,余华,冯克福,等.急性心肌梗死行直接冠状动脉介人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6(6):485.
[2]张喜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5):1405-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