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应重视学生的认真休闲能力培养——对新时期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的理论思考

2012-12-06李晓通

体育师友 2012年5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观念阳光

□ 李晓通

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和人们对自身健康的理性追求,体育休闲时代已经到来[1],作为庞大的文化群体的高校自然对社会休闲文化也有着深刻认知,近年来各种体育思想的涌入和相关体育政策的颁布实施,高校体育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休闲体育早成为靓丽的校园文化景观,各种形式的体育休闲活动应运而生。在国家体育方针的指引下,校园阳光体育运动也成为高校体育 “法定”的主体。但关于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和休闲体育的研究还不成熟,尤其是关于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和学生 “认真休闲”关系的研究更是鲜见,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背景下深入了解二者之间的联系并加以合理利用,使之协调高校体育的各种体育思想观念对校园阳光体育运动长期健康的开展,终身体育、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和认真休闲的文化内涵

从文化的宏观视角可以认为,阳光体育运动和认真休闲分别具有明显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性。如果将其和学校器材、设施、环境等 “物态文化”结合起来,深入认识其中的联系,并使三者统一起来,在此基础上把认真休闲观念融入到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体系中去,将会促进学生 “行为文化”的进步,进而构建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1.1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时代背景及其深层要求

高校 “阳光体育运动”是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局和共青团中央在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础上根据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实际和我国学生的体质状况在2006年末提出的学生健身纲领性文件[2]。该文件从对体育的认识、学生健康目标、相关政策基础、体育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学校体育组织管理、舆论氛围等七方面对学校体育各项工作提出了全面具体的要求,但也只是构建了一个具有指导性、开放性和制度化的目标体系,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种先进的体育观念、方法和手段等的介入。具体的实际操作性目标体系构建与实施要靠学校、社会和家长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且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学校等各方面的情况,创造性地协调好各种关系,应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习惯入手,保证高校 “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期执行,并尽可能对学生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1.2 认真休闲的含义及其在高校体育中的体现

“认真休闲”这一概念是加拿大学者罗伯特·斯特滨斯博士在1982年提出的,他认为人的休闲活动大致可以分为“认真休闲”和 “随意休闲”两种类型, “认真休闲”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从事个人业余爱好、某种偏好或非常自愿的活动,这些活动对于参与者来说既有兴趣又有意义,通常人们能够获取并展示与这项活动相关的特殊技能、知识和体验”[3],而随意休闲即指我们的常规休闲方式,更侧重于休闲的随意性。由此可以看出, “认真休闲”很注重目标意识和感情的投入以及习惯的养成,这点和高校严谨求是的育人环境是契合的,也能满足学生张弛有度的生活需求。如果把 “认真休闲”观念和高校体育运动结合起来,就会形成独具特色的 “认真休闲体育”,要求学生在休闲时段以休闲心态参加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运动,并将其作为一种强烈爱好,有计划、有步骤、习惯性地长期参与并乐在其中,长期保持脑力和体力活动的平衡。

2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对学生认真休闲能力的要求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应注重对学生认真休闲能力的培养,并且尽可能在认真休闲观念的指导下长期休闲化开展,但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也对学生的认真休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体现了学生认真休闲能力的培养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及其长效机制发挥的应用价值,也为高校学生认真休闲能力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1 要求学生要树立健康的休闲体育价值观

高校大学生的休闲文化以及休闲教育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在校大学生的休闲和学习质量,而我国高校存在休闲文化失衡现象[4],休闲教育势在必行。有研究认为,休闲体育可以作为高校休闲教育的切入点[5]。因此,开展休闲教育要从休闲体育入手,而健康的体育价值观是体育教育成功的基础。健康的体育价值观应该是积极的、适度的、高品质的,能潜在地培养人的群体归属感和高尚的体育文化共同意识[6],是人们参与体育体育运动的内在力量。健康的体育休闲价值观的形成是建立在认识体育运动规律和提高体育文化品味的基础之上的,需要学生在较长的时间内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和运动体验,深层次认识运动规律。体育休闲本身也是一种品味,是科学的高品质的体育生活的映射,也是现代高校应该积极倡导和努力培养的一种体育价值观。视力健康的休闲体育价值观也是构建健康的校园体育文化、树立学生健康的体育休闲价值观和促进校园阳光运动开展的必要选择,应作为高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2.2 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体育兴趣

在高校,要使学生长期参加体育运动必须先使他们认识到体育运动的价值并找到其中的乐趣,继而他们才会选择自身喜欢的运动项目,尽可能地表现出认真积极的一面,一直坚持下去并乐此不疲,这是阳光体育运动和认真休闲要求的共同体现,也是学生健康的体育运动卫生习惯培养的重要手段,直接决定了他们的投入程度和健身效果。但这些技能和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教学要结合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多角度培养学生的体育认知能力。据有关研究表明,学生的兴趣、参与项目以及实际效果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影响巨大[7]。因此,认真休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找到自身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并将其作为一种爱好或者感兴趣的休闲形式,并且时常参与,全身心的投入,取得良好的健身效果。由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历、环境等差别较大,对自身休闲形式和运动项目的选择差别较大,这就为民族传统体育这种最有生命力的休闲文化[8]进入校园提供了另一种助力支持。认真休闲可以作为一种观念,也可作为一种能力,应该纳入高校阳光体育运动计划,作为一种重要的操作能力进行培养。

2.3 把认真休闲观念拓展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健康的身心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来自于科学的健身以及对社会积极地适应,这和认真休闲的内涵及要求基本是一致的。所以,认真休闲观念的培养对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健康都有积极作用的,也能进一步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此外,认真休闲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更是一种健康、积极、认真、闲适而又安然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是人们的社会生活所必须的,也是人们健康生活的前提与保证,况且,体育只是人们休闲形式中的一种,而不是全部。一种观念的价值通常不只是体现在生活的某一特定的狭小范围内,相反,它应通过某些方面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进而全面改变人的生活,凸显其能动性,休闲观念更应是如此。因此,只有把认真休闲观念拓展到生活的多个方面我们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它。在一定程度上,高校校园体育的认真休闲化发展还必须要有稳定的认真休闲观念作保证,所以,把认真休闲观念运用到其他方面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阳光体育运动顺利开展的保障。

3 认真休闲观念下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延伸

终身体育可以看作学生进入社会后的社会体育阶段,而全民健身运动则体现了更大的范围,由此可以认为学生的校园阳光体育运动、终身体育观念、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是一个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其目的就是使所有人都通过终生快乐的运动享受健康的人生。所以,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效应还应体现在学生的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上。

3.1 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和习惯的养成

如果体育运动是一种休闲,并且能使人从中体味到快乐,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满足感,那么这种运动就会形成一种习惯,久之,甚至可以变成日常生活节律的一部分,这就是所谓的终身体育习惯。这种习惯必须是建立在正确的休闲观念基础上的,而这种休闲观念则应该是 “认真休闲”,也是一种积极的、科学的甚至是规范化了的休闲方式,和 “随意休闲”以及一些异化、失衡了的休闲形式有很大区别。不难理解,让人们享受休闲甚至形成习惯都很容易,但享受休闲而不懒散在体育运动中则比较困难。从另一个角度讲,认真休闲也决定了健康的时尚,当人们把认真休闲运动近乎当成一种职业去努力追求时,其中的时尚意味就自然展现出来了。一种观念的形成以及由观念转变为具体的习惯往往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而且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而校园环境、阳光体育运动政策的支持足以使这一切变为现实。所以,校园环境及阳光体育的相关要求为终身体育提供了一定物质条件的同时,认真休闲则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精神动力,如果说认真休闲观念通过个体发挥作用的话,那么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环境则为群体休闲意识和体育文化氛围的培养奠定基础。因此,在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框架下认真休闲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和习惯的养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2 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多元样开展

自1995年以来,全民健身计划已经走过了整整16个年头,极大地促进社会体育运动的开展,有效地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作为社会体育的一个宏观的指导性目标,全民健身思想对高校学校体育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能促进学生在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中实现其体育观念和习惯的社会化。高校是青年学生聚集的群体,尤其是在开展崇尚自由活力的阳光体育背景下,休闲和时尚都将很自然地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因此,结合学校体育教育情况,科学引进休闲文化,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改造,剔除其中的腐朽成分,使休闲文化成为塑造学生身心的健康的有力工具,在体育开展过程中尽可能地使所有学生成为体育人口,并且及早形成终身体育观念,养成健康持久的体育运动习惯,在此情况下 “认真休闲”则能有效地预防休闲异化,是最理想的选择。在高校体育规范化和休闲化的过程中尽可能和社会体育接轨,借助高校庞大的人力和科技资源优势,弘扬和发展优秀的休闲体育文化,充分发挥这种文化的能动作用,进而构筑全民健身计划的休闲化开展体系。

4 结语

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与学生认真休闲能力的探讨既证明了在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体系下对学生认真休闲能力培养的意义和价值,也分析了在认真休闲视野下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二者的结合不仅能在大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运动习惯,更能为学生走进社会的终生体育奠定基础,也为服务当前的全民健身计划创造条件。所以,把认真休闲观念引进大学校园是很必要的,但二者的结合并产生积极作用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因此,不同类型和地方的高校应根据自己的情况不断提高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充足的活动空间等方面重视这项工作的健康开展[9],科学引进 “认真休闲”观念,结合体育健身目标和标准,使之在课堂内外发挥积极作用。

[1]胡小明.面向休闲时代的体育——新时期体育理论的重构[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2):4-5.

[2]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s].教体艺[2006]6号文件.

[3]谭建共,王新卉.高尔夫与认真休闲[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31 (1):1-5.

[4]李卓成.从高校大学生休闲文化失衡看教育策略应对[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2(4):64-66.

[5]陈新蕊.休闲体育—高校休闲教育的切入点[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33(1):74-77.

[6]刘娜.多维视角下的高校休闲体育价值审视[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24(2):53-55.

[7]赵强,姚旭霞.普通高校阳关体育运动发展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9.

[8]倪伊克.民族传统体育-最有生命力的休闲文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2):6-7.

[9]薛志伟.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34(2):208-300.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观念阳光
维生素的新观念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体育运动
坚持系统观念
走,出发!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走在阳光路上
呆呆和朵朵(13)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
观念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