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乒乓球直拍进攻型打法的演变看未来发展的趋势
2012-12-06黄莉芹陈小华
黄莉芹,陈小华
(1.湖北经济学院 体育系,湖北武汉 430205;2.武汉体育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1 前言
中国乒乓球队从1952年成立至今已整整走过了6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在世界三大赛事夺取了160多枚金牌,保持了50多年的长盛不衰,其中直拍进攻型打法运动员功不可没。直拍进攻型打法在过去60年的发展历程中,坚持自身打法特点,敢于改革、不断创新,经历了从中台到近台、从正胶到反胶,从反手正面击球到反面击球的演变过程,每一次嬗变都给直拍进攻型打法带来一场技术革命,使直拍进攻型打法由弱到强,从困难、挫折中走向持久昌盛。
反面横打技术的创新是我国直拍进攻型打法发展的新的里程碑,它使直拍反手位从台内到台外、从近台到中台、从攻、拉下旋球到相持中的打、拉、弹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由此,减少了由于侧身进攻后正手位被对手钳制的机会。直拍反面横打技术已在我国青少年直拍进攻型打法的运动员中普遍传承下来,使之成为我国直拍进攻型打法的一项重要技术。
从马琳、王浩到许昕等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反手技术使用情况来看,他们正面反手技术几乎完全被反面技术所替代,基层教练员们以他们为模式培养下一代运动员,再过若干年直拍正面推挡技术也许很难再见到。我们应当看到,直拍横打技术除了在握拍方法上与横拍不同以外,在击球原理和击球功能上没有根本的区别,待若干年后欧洲运动员完全适应了我国直拍反面横打技术,我国直拍进攻型打法运动员反手位又能拿什么新技术与之抗衡呢?
笔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乒乓球竞技中各种新变化、新刺激在制胜中的作用。认为:要正确处理好直拍反面技术与正面技术的关系,即在反面横打技术的基础上,要继承我国直拍正面快推、侧推、推下旋等技术,进一步提升直拍横打反手攻防能力,给对手制造更多的“新异刺激”就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的进攻机会。
2 我国直拍进攻型打法三次嬗变带来的三次飞跃
2.1 站位由中台到近台的嬗变,把世界乒乓球速度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20世纪50年代,是世界乒乓球打法优势转移的过渡时期。欧洲人以横握削攻打法,把1926-1951年世乒赛109项金牌揽在怀中,是为欧洲的全盛时期。1952-1957年,日本运动员利用海绵球拍,以单面大力进攻技术打垮了欧洲固守了26年的防线,从此,日本攻球打法取而代之登上世界乒坛顶峰。日本队之所以能取胜既不需要较快的速度,也不需要反手进攻技术,而是基于它强大的正手进攻能力。1959年,我国优秀运动员容国团以其快速的正反手两面击球打败了“单腿走路”的日本对手,夺得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打冠军。
到庄则栋、李富荣、徐寅生等新一代运动员一改高个运动员王传耀、容国团等中台站位打球的习惯,将站位更贴近球台,出手速度更快,抢攻更积极,在第26、27、28届世乒赛上连续夺得男子团体和男子单打在内的11枚金牌。中国队创造的近台两面攻和左推右攻打法,把进攻速度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从此,我国直拍近台快攻打法确立了在世界乒坛长久的领先地位。
2.2 由正胶到反胶的嬗变,实现单一的快攻到快攻结合快拉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乒乓球队的困难时期。欧洲运动员弃守为攻,将中国的快攻技术和日本发明的弧圈球技术融为一体,从近台到中远台可攻、可拉、可冲,在台内接发球不便进攻时,他们用强烈的下旋球控制我方,使我国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快不起来,攻不起来,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在第31届世乒赛上我男队丢失了单打和双打金牌,团体险夺冠军,昔日的优势不保。
第31届世乒赛后,中国队一方面加强直拍攻防弧圈球的技术训练,另一方面,对直拍正胶快攻打法进行积极的改造。在时任教练员徐寅生的坚持下,郗恩庭由正胶快攻打法改为反胶快攻结合弧圈球打法,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郗恩庭就夺得第32届世乒赛男单冠军。之后,中国队又培养出了郭跃华、曹燕华、齐宝香、韦晴光、马琳等直拍反胶快攻结合弧圈球打法的优秀运动员,共20余次荣获世界冠军[1]。
徐寅生认为:“正贴可称其为快打,反贴可称其为快拉。快打和快拉,都属于快攻。要正贴、反贴两腿走路,正胶难度大,反胶潜力大”。他提出对速度和快攻要全面理解。任何时候都要始终坚持近台快攻,以快制快,但是快中应有慢,能快则快,能近则近,需要调整速度,离台稍远些,就要调整。这种调整的目的是为了更快,力争转入近台[2]。反胶既能快打也能快拉,进攻的手段多了,回旋余地大了,抗衡的能力也随之增强了。
由正胶快攻到反胶快攻、快拉的嬗变,是我国直拍进攻型打法历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2.3 由正面击球到反面击球的嬗变,使我国直拍进攻型打法重铸辉煌
一种打法从完善到成熟要经过多年的磨炼和检验。我国直拍近台快攻打法由正胶改为反胶后,除快攻、快拉的变化能力、进攻能力得以提升外,在中台也多了一种过渡的手段。但是,我直拍反手攻打强下旋球、攻打弧圈球的能力以及中台相持能力非常有限,如果不侧身攻,反手位被对手压制则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如果侧身攻,则给了对手钳制我正手空裆的机会,从而形成了死结。从70年代中期到整个80年代世界大赛可以看出我直拍进攻型打法所经历的挫折和困境。
中国乒乓球面对挫折和困境勇于创新,不断进取。80年代中后期国家体科所以及中国男队教练对刘国梁进行了直拍反手横打的技术创新试验,仅用了三年时间,刘国梁就以2:0轻取世界冠军瓦尔德内尔。又过三年刘国梁在第43届世乒赛男单大战中将瓦尔德内尔淘汰。直拍反面横打技术的创新使我国直拍进攻型打法获得新生,成为中国直拍进攻型打法发展新的里程碑,它是中国对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又一重要贡献。
从解剖学上比较:在进行反手正面攻球时,手腕受关节结构的制约只能做幅度非常有限的外展与内收运动。不便于攻打强烈的下旋球、弧圈球以及中远台的回击。
直拍反面横打握拍方法与传统的握拍方法有所改变,即拇指要往里握稍深一点适度用力压拍,食指则略微上移至球拍边缘处,稍微放松,使球拍背面前倾。这种握拍方法使手腕屈伸运动幅度大,手指动作更加灵活,拍面可调节角度有了很大提高,便于反面从台内到台外攻打各种来球;手腕运动快速而灵活,成为上肢速度最快的关节,使腕关节动作成为整个上肢加速击球的鞭打动作。
从运动学的角度比较:传统的正面反手攻球,只能以前臂围绕肘关节运动,动作幅度小,加速距离受到限制,故杀伤力有限,而一旦退到中台后就失去进攻性,故只适于近台位攻球。直拍反面横打握拍方法,使手指、手腕更加灵活,拍面可调节角度比正面击球要更大,更适于台内与台外、近台与中远台等技术的调整、衔接;手臂既可以肘关节为轴心运动,又可以肩关节为轴心运动,其挥臂的方向、动作的轨迹、动作的幅度以及动作的速度可根据站位以及还击的方式需要自由调节,使反手位的攻、拉能力和杀伤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从击球方式和特点上比较:近台球,正、反面击球的动作数量相近[3]。凡是直拍反手正面技术,都可以成为反手背面的技术。从近几年发展的情况看,直拍反面又增加了台内侧拧这一重要技术;直拍正面侧推、推下旋球是中国传统直拍快攻打法所特有的技术,至今直拍反面仍然无法继承这些技术。
从直拍正、反面重要技术的比较来看,各有其长短。从刘国梁、马琳、王皓到许昕在世界大赛中所取得巨大的成绩可见,由正面击球到反面击球的嬗变,使我国直拍进攻型打法起死回生、重铸辉煌。
3 当前我国直拍进攻型打法发展的特点
我国直拍进攻类主要包括两面反胶快攻结合快拉和正面正胶、反面反胶以快攻为主的两种打法。如果以反手进攻方式分类,又可分为正面推挡结合反面横打和反面横打两种打法,前者以刘国梁、马琳和许盺为代表,后者以王皓为代表。
以刘国梁、马琳和许盺为代表的直拍进攻型打法,在掌握反面横打、拉、弹、扣杀技术的同时,继承了我国传统直拍快攻打法正面快推、侧推、推下旋球技术,在与对手相持抗衡中利用速度、节奏、旋转和落点的变化,为进攻创造条件。
王皓反手横打技术与刘国梁、马琳、许盺不同,他完全以反面横打技术替代了正面击球技术,相对于正面与反面击球相结合的方式,反面横打技术的操作难度低。由于反面横打动作可伸展的空间大,便于增大球拍对球的撞击力,球速加快,攻击性和杀伤力均得以增强。因此,无论反手位来球是上旋还是下旋来球,他都使用反面攻、拉回击。在防守或相持中王皓以反面快推、快带、快拉过渡;正、反手具备了对拉、反拉实力,可在近、中、远台与对方相持,抗衡的空间范围相对增大。
4 我国直拍进攻型打法未来发展趋势
直拍反面横打技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趋向成熟和稳定,在我国青少年直拍进攻型打法的运动员中已被普遍传承下来,使之成为我国这类型打法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从王浩、许昕这一代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反手技术使用情况来看,他们反手正面技术几乎完全被反面技术所替代,基层教练员们以他们为模式培养下一代此类打法的运动员,再过若干年直拍正面推挡技术也许将会逐步消失。
直拍反面横打技术提升了直拍进攻型运动员反手位进攻能力和防守能力,使外国运动员难以找到我直拍进攻型运动员的突破口。但是,比赛中绝大多数是从反手位开始争夺的,比赛中有一半是在反手位相持中进行的,因此,反手位的防守与相持能力是争取主动的重要方面。
在反手防守与相持中,正面推挡比反面推挡有力,正面快推中突然推下旋球是从相持到进攻的重要转折机会;运用侧推技术回击对方大力的拉冲时,既能减少弧圈球的作用力,同时,又扩大了回球的角度,增大了对方回击的难度,这些是反面推挡技术所达不到的效果。
5 结束语
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技术或打法,在它出现的一段时期可能是先进的,如果止步不前,不去创新、不求发展就有可能被淘汰。在我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人员根据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趋势,始终坚持走创新求发展的道路,直拍快攻型打法的三次嬗变更加丰富了技术内涵,使之获得新生,也由此形成了有别于亚洲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中国特色直拍进攻型打法。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地转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外国选手对我直拍横打打法在不断研究中找到对策,必将导致这一打法的威胁性逐渐降低,使其优势不再。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比赛中进攻与防守、相持与进攻是瞬间的变化,传统直拍正面快推、侧推、推下旋球的变化所制造的瞬间机会是直拍反面横打所没有的。
因此,在我国青少年乒乓球直拍进攻型打法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要在加强反面横打技术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直拍反手位正面技术,由此提高防御转进攻、相持转进攻的转换能力,这将是我国直拍进攻型打法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1]国家体育总局《乒乓长盛考》研究课题组.乒乓长盛的训练学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17.
[2]徐寅生.解放思想,打破框框,求新务实[R].在全国乒乓球教练员岗培教材会议上的讲话,2001.
[3]许绍发,吴焕群,于冰.直拍反面进攻技术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科学,198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