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
2012-12-05宋瑞捧
宋瑞捧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郑州450000)
微量白蛋白尿是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letic nephropathy,DN)的标志,也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资料表明,微量白蛋白尿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系[1];尿白蛋白的排出量随血糖升高而增加。因此良好的血糖控制能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应用胰岛素后有利于减少尿白蛋白的排泄,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T2DM)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在经过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在控制血糖在(4.6~6.1mmol/L)范围内,尿微量白蛋白也明显降低。本文介绍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T2DM患者UAE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患者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入院时24hUAE30~300mg,HbAlc>10%,排除患者在入院3个月内曾使用胰岛素增敏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及有可能造成肾损害的药物[2];排除非T2DM引起尿蛋白增多的疾病如结石、尿路感染、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存在全身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1.2 一般资料 选取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8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在30~72岁之间,平均(45.4±7.6)岁;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在36~74岁之间,平均(46.5±7.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方法 患者入院后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对照组患者在三餐前皮下注射普通胰岛素,治疗组患者应用诺和灵R(天津诺和诺德生物制剂公司)胰岛素泵(韩国丹纳公司)持续皮下应用,两组患者均监测三餐前、餐后2h血糖,根据血糖变化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应用调脂药物,出院后都给予饮食指导、降糖药物治疗共2个月。在治疗前后监测患者24h尿白蛋白(UAE)、血糖、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抵抗(Homa-IR)等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均数和率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脂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组患者血脂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脂相关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血脂相关指标比较
?
2.2 两 组 患 者 24hUAE、hs-CRP、HbAlc、Homa-IR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组患者24hUAE、hs-CRP、HbAlc、Homa-IR及相关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24hUAE、hs-CRP、HbAlc、Homa-IR相关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24hUAE、hs-CRP、HbAlc、Homa-IR相关指标比较
?
3 讨论
糖尿病发生机制比较复杂,其中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控制血糖达标是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指标措施,也被认为是治疗高危糖尿病患者较好且效价比最高的一种方法。早在《黄帝内经》认为是“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刘河间的《三消论》也明确提到“饮食服饵失宜”,可见中医学早已将饮食失节视为糖尿病重要的发病因素。这种论断也比较符合当今临床实践,《中国Ⅱ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也强调膳食结构改变,膳食中热量、蛋白质、脂肪的来源从以植物为主转向以动物为主,总热量过剩,同时生活模式不健康不科学,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3]。
高血糖可致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率发生增高,血液黏稠度增高,也可以使肾小球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系膜细胞释放转化生成因子使细胞增生肥大,同时内皮细胞释放内皮素及NO[4],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同时糖基化终产物形成增多,多元醇通路活性增加,氧自由基增加,引起肾损害。白蛋白尿是肾功能损害的预测因子,测定24hUAE是目前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标准方法,早期糖尿病肾病出现持续性微量白蛋白。慢性低度炎症、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均被认为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有多项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与慢性低度炎症、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在本组研究中治疗组患者24hUAE、Homa-IR均有明显下降,也证明了Homa-IR与UAE的排泄有密切相关性。有研究发现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利于恢复T2DM患者胰岛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5],修复血管内皮细胞。钟书凌等对30例微量白蛋白尿的T2DM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通过观察尿单核趋化蛋白[6]、细胞间粘附分析-1及白蛋白含量的变化,发现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减轻炎症反应;同时本调查对TG、HDL-C、LDL-C进行跟踪调查,发现血脂均有明显改善,可能为减轻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能减少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率,可延缓糖尿病肾病发展及其它并发症发生。
[1]李光伟,宁光,周智广. 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的强化治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是现实还是梦想[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309-312.
[2]王洪萍,管锡芳.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3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9):18-19.
[3]曲波.中医辨治糖尿病肾病[J].中医学报,2012,08:1002-1003.
[4]巫海娣,莫永珍.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强化血糖检测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1):17-18.
[5]陈名道.波动性高血糖与糖尿病并发症[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6(5):312-314.
[6]钟书凌,黄冬荷.糖尿病病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临床应用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