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课程体系之我见
2012-12-05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衡量标准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对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创新,是提高会计教育质量的前提和关键。我们必须摒弃现有会计实践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明确设计的指导思想,从应用型本科会计教育的目标入手,大力改善会计实践课程结构,全面构建科学、优良的会计实践课程体系,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合格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要。
一、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实践课程结构缺乏合理性
表现在:一是会计实践课程之间交叉重复的内容较多,建设中过多地强调单科内容的完整性,而忽视整体专业实践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如基础会计实训与中级财务会计实训课程在会计核算、财务报表编制方面,管理会计实训与成本会计实训课程在成本控制、成本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复。二是在教学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理论课程的比重高达85%,实践课程的比重严重不足,在安排实践课程的教学时,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实训课所占课时较多,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以及电算会计实训课等所占课时相对较少,而财务分析、战略分析实训课等几乎没有,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实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达不到专业应用技能培养的要求。
(二)会计实践课程内容缺乏系统、互融性
在设计会计实践课程内容时,往往存在着单项实践课程的内容和时间设计得多、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将几门课程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和时间设计得少,校内模拟实践的内容和时间设计得多、校外实习的内容和时间设计得少等问题,没能做到单项实践与综合实践、校内模拟实践与校外实习的有机结合,这不利于学生逐步巩固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及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难以达到系统把握、融会贯通的目的。同时,对会计法规准则的变更关注不够,没有结合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中与会计实务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适时修改会计实践课程的内容,还缺乏从整个会计学科的高度根据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对会计实践课程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
(三)会计实践课程形式缺乏灵活多样性
应用型本科的会计实践课程是体现应用型会计教育的核心课程,是一种经验课程、活动课程,因而活动就是其基本形式。在会计实践活动中活动应是灵活多样的,然而,目前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实践课程的开展一般是采用两种形式,即校内模拟实践课和校外实地实习,很少开展案例分析实验、创新研究实验(如ERP沙盘模拟实验、大学生创业设计训练等)以及毕业综合实习等活动。
二、创新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
(一)应体现会计实践教学的目标
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教学的目标应当是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工作中所需要的会计操作和管理技能,掌握会计工作岗位之间的业务衔接关系和内部控制要求,以及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从而实现理论向实践的飞跃,培养出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因此,要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领悟会计思想,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地适应本职工作,处理好各种经济业务关系,我们所创建的会计实践课程体系就必须体现实践性,强调应用性和创新性,使得会计实践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合格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基础性保证和重要教学环节。
(二)应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由于会计工作的专业性、综合性、规范性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在会计实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会计实践教学涉及的知识和技术十分丰富。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教育的“产品”又主要是面向广大企业单位,需要在财务部门从事具体的会计工作,开展日常的会计活动,因此,会计实践课程体系的创建应更多地考虑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包括人文、社会、科技等素质,培养学生在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以及组织系统中的职业角色,使学生了解其未来职业生涯中所应承担的责任与应具备的权利。同时,会计实践课程的设计应高度重视综合分析类实训(验)课程的设置,如设置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战略分析等实训(验)课程,通过这些实训(验)课程的设置,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三)应从社会需求出发,充分进行社会调研,确定实践课程的内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会计人才专业知识结构、层次的要求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我们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需求,充分进行会计学专业的社会调研,掌握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和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根据调研获取的大量信息资料调整会计实践课程的内容并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突出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社会需求为准绳的实践课程特色,并由此形成动态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能适应国际国内会计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三、优化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课程体系的具体措施
(一)构建多学科的会计实践课程体系
会计实践课程体系肩负着培养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能应用和职业综合能力等重担,因此,会计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按照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以职业能力为目标,构建多学科的会计实践课程体系,这些课程主要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分析、战略分析等能力实践课程以及审计学、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案例分析实践课程,要高度重视综合分析类实践课程的设置,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之间尽量避免内容的交叉重复,以提高学生模拟实践的效率,同时,在实训中,还应注意与经济法、税法等法律类课程相结合,以提升法律知识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二)构建多层次立体式的会计实践课程体系
为突出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的创新指导思想,我们必须构建多层次立体式的会计实践课程体系,其具体内容包括单项模拟实验、综合模拟实验、创新研究实验以及毕业实习与设计等会计实践课程。
单项模拟实验是会计模拟实验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其灵活性很大,它可以在《基础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中针对某些重点、难点内容或某个方法、技能等按教学进度分阶段进行模拟实验。
综合模拟实验的开展,可以在《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理论课程结束后,将同一课程的不同知识点或方法、技能综合起来进行系统的实验,让学生全面掌握每一课程的专业知识和核算操作技能,然后利用ERP软件开展ERP综合实验,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审计、税法等项目的实验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综合胜任的能力。
创新研究实验的开展,一般是在大三、大四中进行,它要求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对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如组织学生参加ERP沙盘模拟对抗赛、企业竞争模拟赛、创业设计赛等,激发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实践能力。
毕业实习与设计是在确保前三个层次实验有效进行的基础上,所走的最后一步,是实践课程体系中的重中之重。它主要是安排即将毕业的学生到校外的企事业单位或实践基地所进行的实地实习,要求以实习报告或毕业论文等形式来反映实验的结果,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知、适应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从事科学研究、勇于创新的能力。
(三)构建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实践课程体系
高等本科院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会计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在制定课程规划、教学计划时,应将会计实践课程的比重由过去的15%左右提高到30%以上,这样才能使会计实践教学不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而是真正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应从大学第二个学期开设基础会计课程开始,做到四年中七个学期专业实践(实验)训练不断线,并强化专业独立实践教学,总的安排是,专业课内实践200课时,专业独立实践教学安排34周,其中认知实习1周、单项模拟实验4周、综合模拟实验7周、创新研究实验4周、毕业实习与设计18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在文中分析的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课程体系存在的“三问题”、提出的创新“三指导思想”、阐明的优化“三具体措施”,只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供同行们探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问题,这关系到会计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关系到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到能否向社会输送零距离对接的合格应用型会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