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猴头菌液态发酵过程中的参数变化

2012-12-04王振丽田辉马振兴席会平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2年1期
关键词:猴头菌猴头液态

王振丽,田辉,马振兴,席会平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食品与化工系,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猴头菌液态发酵过程中的参数变化

王振丽,田辉,马振兴,席会平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食品与化工系,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猴头多糖是一种具有抑制肿瘤、调节免疫等生理活性的真菌多糖。研究猴头菌液态发酵过程中的还原糖、氨基态氮及pH的变化,研究了猴头菌液态发酵的最佳发酵时间。结果表明,猴头多糖发酵的最佳培养时间是7 d。

猴头;液态发酵;培养时间;动态关系

猴头又名猴头菇、刺猬菌、山伏菌、猴头菌,是我国著名的药用菌和食用菌。近年来,研究发现,猴头具有抗肿瘤、抗衰老、降血脂、提高免疫力等生理功能[1-3]。因此,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4-6]。本文主要研究猴头菌液态发酵过程中的还原糖、氨基态氮及pH的变化。为猴头菌发酵生产多糖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

1 材料和仪器设备

1.1 材料

1.1.1 菌种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提供。

1.1.2 主要仪器

6288高压蒸汽灭菌锅:铁岭市医疗器械总厂;SW-CJ-2FD医用型净化工作台:苏净集团安泰公司;PDX-650B电热恒温培养箱:沈阳市医疗器械研究所;PHS-25C酸度计:上海雷磁仪器厂。

1.1.3 培养基

1)斜面培养基:PDA培养基。

2)种子培养基:葡萄糖2.5 g,玉米粉1.5 g,蛋白胨1.5 g,酵母膏2.5 g,水500 mL,pH自然;0.1 MPa压力下蒸汽灭菌30 min。

3)摇瓶发酵培养基:葡萄糖5 g,玉米粉5 g,蛋白胨5 g,酵母膏7.5 g,水500 mL,pH自然;0.1 MPa压力下蒸汽灭菌30 min。

2 分析方法

多糖测定:硫酸-蒽酮比色法。还原糖测定:DNS法。氨基态氮的测定:甲醛滴定法。发酵过程中pH的测定:采用pH计测定。

粗多糖的提取与测定:将发酵液于6000 r/min离心10 min,弃去沉淀,上清液经浓缩后加入3倍体积的95%乙醇至乙醇终浓度为70%,4℃醇析过夜,离心后将得到的沉淀干燥至恒重,即得猴头胞外多糖干品。再用硫酸-蒽酮比色法测其多糖含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菌株发酵培养时间

在最佳培养基和最佳发酵条件下进行发酵产多糖试验,将液体菌种接于9个发酵条件相同的培养基中,同步发酵并加以编号1~9,1号发酵液在发酵第24小时时取出并测定其多糖含量,其余发酵液每隔24 h依次取出并测其多糖含量,其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知在摇瓶发酵条件下,0 h~72 h菌株多糖产量较少,接种3 d后多糖产量开始快速增长。7 d时多糖产量达到最大值,7 d后多糖产量开始减少。因此从曲线来看菌株发酵7 d时多糖产量最高。

3.2 菌株培养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菌株培养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见表1。

表 1 菌株发酵过程中的代谢变化Table 1 Metabolic change in the course of ferment of strain

从表1可以看出:发酵过程中各参数都呈现出规律性变化,0 d~3 d时发酵培养基的pH值基本没有大的变化,此后3 d~7 d pH一直保持着下降的趋势,当发酵到7 d以后pH基本保持不变。可能是因为猴头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酸性物质使培养基pH降低,到后期猴头菌进入消亡期,不产生酸性物质了,因此pH变化减缓。在发酵过程中还原糖的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发酵到7 d以后培养基中几乎不含还原糖。氨基氮变化较复杂,总趋势表现为增加,表明猴头菌在发酵过程中可以将培养基中的氮源分解为氨基酸,增加氮源的生物学效价。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猴头菌菌株生长曲线、发酵过程中代谢变化的研究发现,摇瓶发酵条件下,0 h~72 h菌株多糖产量较少,接种3 d后多糖产量开始快速增长。7 d时多糖产量达到最大值,7 d后多糖产量开始减少。0 d~3 d时发酵培养基的pH基本没有大的变化,此后3 d~7d pH一直保持着下降的趋势,当发酵到7 d以后pH基本保持不变。在发酵过程中还原糖的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发酵到7 d以后培养基中几乎不含还原糖。氨基氮变化较复杂,总趋势表现为增加。由此规律得出猴头菌发酵7 d时多糖产量最高。

[1]陈国良.药用真菌防治老年痴呆症前景[J].食用菌,1994(3):36-37

[2]但飞君,付若秋.猴头菌的研究概况[J].中医药研究,2000,16(4):59-60

[3]何锦星.猴头菌的生物学特性与生产工艺 [J].福建农业科技,1990,27(2):20

[4]刘梅森,陈海晏,郝俊光,等.猴头菌液态发酵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1998,19(6):11-13

[5]马谈斌,吴永宏,刘文海,等.猴头菌液体培养技术及其应用[J].江苏农业科技,1995(4):58-72

[6]孙红斌,刘梅森,陈海晏.液态发酵猴头菌多糖工艺优化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1,28(2):29-31

The Dynamic Relation of Submerged Fermentation

WANG Zhen-li,TIAN Hui,MA Zhen-xing,XI Hui-ping
(Department of Food and Chemistry,He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Quality Engineering,Pingdingshan 467000,Henan,China)

The polysaccharide of Hericium erinaceus has various physiological activity.The dynamic relation between culture time and reducing sugar,amino-nitrogen and pH value are studied submerged culture in this paper.The appropriate submerged fermentation time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culture time was seven days.

Hericium;submerged fermentation;culture time;dynamic relation

平顶山市农业科技攻关项目(200922020)

王振丽(1981—),女(汉),讲师,研究生,主要从事食品生物方面的研究。

2011-04-05

猜你喜欢

猴头菌猴头液态
松鼠请吃“猴头”
工厂化栽培猴头菇品种对比试验*
2017年中外液态食品机械行业大事记
猴头菌素A2种包合物制备工艺的优化及其稳定性
猴头菌片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RP-HPLC法同时测定猴头菌片中5种核苷
猴头菌丝固体培养物及胃乐宁片低聚糖部位的HPLC-ELSD指纹图谱
浅谈液态渣的显热利用和工艺技术
猴头菌颗粒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78例临床疗效
内陆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近零排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