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习者使役结构使用对比研究——以“make+obj ec t+c ompl ement”结构为例
2012-12-04束超超
束超超
(常州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常州213000)
一、引 言
奥尔顿博格、格兰杰(Altenberg&Granger)[1]和王立非、张岩[2]的研究表明,英语本族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有19个共同的高频动词,make就是其中之一。奥尔顿博格、格兰杰曾把make的用法大致分为八类,其中第三类的使役用法受到了中外研究者们的关注,他们给出的定义为“causative uses:make sb believe sth,make sth possible”。 《朗文当代英语词 典 》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则给出了更为详尽的解释和说明,“cause a particular state or situation,or make something happen”,并指出其主要有四种类型:
(1)Make sb do sth(e.g.Make sb laugh)
(2)Make sb adjective(e.g.Make sb ill/happy/popular)
(3)Make sb link verb adj(e.g.Make sb look old/make sb feel better)
(4)Make sb noun(e.g.Make sb leader)[3]
对于make的使役用法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Wong在1983年发现,母语为汉语的学生过分使用 “make+adjective/intransitive verb”结构,甚至比其他母语背景的学生高出一倍。但是这一使用情况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很大的改变。[4]张淑静以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子语料库为基础调查英语专业学生make的使用特点,结果发现在原本用一个及物动词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地方,中国学习者喜欢用 “make+object+complement”结构。[5]张继东等从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中心(II)所辖范围内300多所高校中随机抽样了24所综合类、师范类和理工类三种类型高校1040篇四、六级考生的作文,对在英语写作中的使役结构及相应的“词化现象”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者过多地使用“make+object+complement”的使役结构。[6]虽然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但研究者们并没有对这一结构进行深层次研究,主要缺乏基于实际的语篇和语料库方面的研究。研究本族语者和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这一结构上存在的差异对促进外语教学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
英语单词的组合和搭配常常让很多英语学习者感到困难,然而各种大型真实英语语料库的建设和使用可以使这一问题得到很大的改善。Word-Neighbors,①香港科技大学开发的一个数据库,就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们解决这些问题。该数据库还提供了与 Cambridge Dictionary、 Longman Dictionary、Wordsmith、 Dictionary-Thesaurus、New York Times等之间的多个链接,可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只要输入目标词,系统就会把库里出现的所有的数据详细陈列。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缩小查询的范围。利用WordNeighbors数据库,与《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的链接来调查本族语者使用“make+object+complement”结构的特点。新闻报道的语言很鲜活,比字典上的语言要更符合人们的真实生活,更能真实地反映本族语者使用这一结构的情况。具体的做法是,首先进入WordNeighbors的主页,输入目标词“make”,然后进行条件限制。在词性上选择“动词”,并允许出现make的各种形式,如:makes、made、making等。为了便于搜索,需要设定在make之前不出现任何词,make之后出现两个词,因为主要研究的是make带宾语和补语的用法,出现的表达可以跨越三个单词。然后选择该数据库提供的所有文本 (共 141,000,000 个单词),最后选择与《纽约时报》的链接,点击确认进行检索。第一次检索到所有make做动词,后面跟名词、介词或介词词组、形容词、动词等的各种形式。由于研究仅限于“make+object+complement”的结构,因此进行第二次检索,依次点击每种用法,WordNeighbors详细列出每种用法的句子以及出现频率,然后把与研究相关的结果提炼出来。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对“make+object+complement”的检索和提取
第一次检索的结果是该数据库把make做动词的所有用法以及出现频率都罗列出来了。研究仅观察本族语者使用“make+object+complement”结构,因此在所有的用法中找到三种用法与此结构相符。根据WordNeighbors给出的数据,按照其在 《纽约时报》各种文体中出现频率的高低进行以下排列。
表1 “make+object+complement”的使用情况
由于本次检索数据库只给出一个例句,这并不能体现本族语者使用这一结构的具体情况,为了找到本族语者使用“make+object+complement”三种用法的详情,又进行了第二次更为细致的搜索。点击每种用法,语料库详细列出具体的代词、动词或形容词以及出现的频率。由于给出的例句太多,对于那些出现频率较少的句子本研究就忽略不计。这里只罗列出现次数较多,具有代表性的用法。此外对于频率的计算采用的是人工相加的方法统计,由于该数据库给出的例子非常多,很难算出一个精准的数字,因此最后只是统计该例句在《纽约时报》中出现的大概频率。最后检索的结果如表2所列:
表 2 “make+object+complement”中补语(动词和形容词)的使用情况
补语(complement) 例句 出现频率adjectives in“make+noun.+adj”.make matters/things worse 302 make things easier 62 make things worse 52 make people aware 14 make things better 12 other adjectives:available,happy,miserable,jealous,clear,redundant,bearable,simpler,etc.<10
(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表1显示本族语者使用 “make+object+complement”结构非常多(30442 例)。make 在第一次检索后出现所有用法共为265858例,此结构占11.45%。 此外,“make+object+verb”和“make+object+adjective”使用的频率差不多(15296:15146)。这些结果均与束超超[7]对美国儿童小说《小贵族》一书进行研究结果相符。在小说中make使用的频率非常高,占分析型使役表达法的69.4%,而带动词和带形容词做补语的比例是 26:33。这些数据和WordNeighbors数据库中显示的数据相吻合。但从本族语者使用此结构的情况和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来说还是有区别的。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一起来分析两者使用这一结构的区别。
1.本族语者使用“make+object+complement”结构的特点
首先从表1中的数量上来看本族语者使用“make+object+complement”结构也很频繁,这也证实了make一词无论是对于中外的英语学习者,还是操本族语者都是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动词。[2]其次从表2来看,可以得出本族语者使用这一结构的几个特点。(1)在“make+object+complement”结构中代词 (it,him,me等)做宾语的情况居多。(2)在“make+pron+verb”结构中,连系动词feel以绝对的优势占据榜首 (>1910);其他连系动词如 look、sound、seem、 appear也使用较多(>100)。 但是后面跟连系动词become的却只有一例。(3)在这些形容词做表语的情形中,很少有使用使役动词的过去分词转化为形容词的情况。
2.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使用 “make+object+complement”结构的特点
国内很多学者对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使用“make+object+complement”结构进行过调查研究。张淑静发现中国学习者有一种倾向,那就是在原本用一个及物动词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地方他们喜欢用“make+补语”的结构。[5]张继东等对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四级和六级考试作文中使役结构的运用和相应的词化现象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往往过度使用 “make+object+complement”结构,主要包括“make+noun+adjective”和“make+noun+infinitive”两种类型。[6]王立非等对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中高频词汇使用做了基于语料库的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学生在把make作为使役动词使用时更倾向于使用“make+sb/sth+verb”结构,如make后面接feel和become。[3]这些学者们的发现有助于我们找到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使用“make+object+complement”结构的差异。下面就结合具体例句来分析两者究竟存在哪些不同,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3.本族语者和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使用“make+object+complement”结构的差异及原因
本族语者和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这一结构的形式上没多少差异,但是在具体单词的选择上却存在很大差别。结合具体例子把两者使用这一结构的差别罗列如下:
第一,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很喜欢使用“make…feel/become…”结构,而在使用这一结构时,feel和become在整句意义的表达中并不起实际作用,去掉后反而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但是本族语者在使用这一结构时,feel和become在整句意义的表达中是不能省略的。例如:
(1)…make you feel happy… (cf:…make you happy…)
(2)…to make our country become stronger.(cf:…to make our country stronger)
(3)…make our home become beautiful.(cf:make our home beautiful)
从这些例句可以很明显地看出,feel和become在句子中不起任何实际的作用。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在汉语中我们经常用“使…感到…”、“使…成为…”、“把…变得…”这些结构。因此在用英语表达相同概念时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往往会把表示“成为、感到”的英语“feel、 become”放进去。从 Word Neighbors数据库中找到的句子显示,本族语者也经常使用“make me/him feel…”的结构,但是其中的feel和become都是不能省略的。例如:
(4)They make you feel nice and cool and comfortable.
(5)Amsterdammers themselves who will instantly make you feel at home and help you enjoy this marvelous city to the full.
(6)I thought it would make me feel less helpless if I was opposed by something definite.
根据从WordNeighbors数据库上获得的数据,在大于 1910例的“make…feel…”的表达中,feel后面跟的最多的是“at home”(约500多例),因为这是一个固定搭配,表示“让某人随意,让某人感觉在家一样”。如果此处没有feel,必然会出现语法错误。feel后面跟“better、 great、 excited”等词语的情况都超过上百例,此外后面跟“nice、cool、comfortable、guilty、 tired、 confident、 exhausted、 miserable”等也很常用,约有30-50例。这些形容词本来就跟在系动词feel后面表示某种感觉,加上用make的结构是表明外部的因素导致这种感觉的发生。如果省略feel,句子就会产生歧义。例如:
(7)You have a nice foot and leg massage,which really does make you feel nice.
如果去掉feel,这个句子的意思就会令人困惑。句子的意思就变成“做一个美美的脚部和腿部的按摩,就真的能让你…”。nice有“漂亮/善良/友好”的意思,不过没有一个意思符合这个句子的语境。只有用在feel后面才表示“感觉很好/很棒”。
“make…become…”的用法在 WordNeighbors数据库中只出现过一次。
(8)Insistence on thi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use helps to make it become simply a good habit.
这个句子出现在人文和社会科学杂志的一篇文章中。这句话出现之前的内容主要讲的是如何有序地摆放一些教学资料和教学用具,不用这些用具的时候要盖好,以免受到损伤,这些做法都能降低空间给人带来的压迫感。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执行这一做法的早期要坚持,这样就能帮助老师把它变成一个好习惯”。如果没有become,也符合“make+sb/sth+noun”的用法,但是句子的意思已经发生了改变,表示已经形成了这一好习惯。
第二,中国学习者有一种倾向,就是在原本用一个及物动词就能解决问题的地方,喜欢用“make+补语”的结构。[5]但本族语者很少这样使用。比如:
(9)The team’s performance didn’t make the coach satisfied.
(10)The book made Mary disappointed.
(11)What makes me worry most…
本族语者习惯用单个的使役动词来表达使役概念。如:
(12)It embarrassed and annoyed him to see women cry.
(13)But then there were many things which astonished Mr.Havisham.
对于另外一个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喜欢用的结构“make me disappointed”在 WordNeighbors数据库中根本就没有出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因为在表达使役关系方面,汉语的词化程度没有英语高,汉语比英语更多地依赖分析型表达,特别是“使+宾语+补语”的结构。而中国学生受母语干扰,往往会过度使用“make+object+complement”结构。而英语的典型使役化结构是词汇使役形式。[8]英语里的“disappoint”就是一个直接的词汇型的使役动词,表示 “让…失望”,所以在英语里只有“disappoint somebody”的表达或“let somebody down”的口语表达。 与“disappoint”类似的词还有如“satisfy、 surprise、 amuse、 interest、 upset、 discourage、 frighten”等。正是由于这些差异,造成了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频繁使用“make+object+complement”的结构,而在本族语者使用中非常罕见。在几万例的 “make+noun/pron+adjective”表达中仅出现了3例 “make+noun/pron+verb-ed(causative verb)”的句子:
(14)… because if you do then that’s when he shows,his teeth come back and really he makes you frightened…
(15)Sometimes I took speed—“blues”,little blue tablets—to keep me awake,but they made me depressed,they made my testicles shrivel up and I kept thinking I was getting a heart attack.
(16)Living with somebody depressive has made me depressed on frequent occasions and the feelings of helplessness that you have in dealing with the person’s depression.
四、结 语
英语使役结构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意义表达相对比较简单清楚的表达方式,很多二语学习者对这一结构的使用并不以为然,所以就很容易出现各种使用不当的问题。造成英语使役结构使用不当甚至错误的原因有多种,包括对英语句法结构掌握不牢,对类似英语句法结构接触过少等原因,但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汉语的负迁移效应。汉语使役结构的主要特征与英语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其使用范围和频率要远高于英语,所以汉语中的使役结构很自然地就会对英语使役结构造成影响。WordNeighbors作为英语真实语篇的大型语料库包含大量的关于使役用法的例句,通过对这些使役语句的类型、特征及使用频率进行检索,可以使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英语使役用法的各种主要特征。通过把这些特征与汉语使役用法进行对比,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汉英语之间的差别,明白哪些使役结构是可用的和常用的,哪些使役结构仅仅属于汉语的类型,在英语中根本就不可以使用。
通过对英汉语使役结构的分析,也找到了提高学生正确使用英语使役结构的方法,那就是:为了排除汉语使役结构对英语的不利影响,一方面要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英汉语使役结构都存在哪些共同点和不同之处,另一方面要加强英语使役结构的使用练习,让学生接触尽量多的英语语篇,逐渐培养起学生的英语语感,使对英语使役结构的使用变成一种自觉行为。
注释:
①WordNeighbors是网上提供的一个免费的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网址为http://wordneighbors.ust.hk.
[1]Altenberg,B.&S.Granger.The Grammatical and Lexical Patterning of MAKE in Native and Non-native Student Writing[J].Applied Linguistics,2001,22(2).
[2]王立非,张岩.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中高频动词使用的语料库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2).
[3]朗文当代英语词典[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蔡芸.使役动词化构词规则及对二语习得的影响[J].现代外语,2000(2).
[5]张淑静.中国英语专业学生make的使用特点调查报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6]张继东,刘萍.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使役结构及相应的词化现象调查与分析[J].外语研究,2005(3).
[7]束超超.从小说《小贵族》英汉版本看英汉使役关系表达的异同[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0(6).
[8]张京鱼.心里动词与英语典型使役化结构[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