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溶栓治疗突发性聋疗效分析

2012-12-04金志鑫蒋福山李春甲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巴曲喉头突发性

金志鑫 蒋福山 李春甲

1 天津市第三医院耳鼻咽喉科(天津 300250)

突发性聋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到目前为止,多数学者认为突发性聋是一种综合征而非孤立的疾病[1],可能与多种病因有关,包括病毒感染、免疫性疾病、内耳血液循环障碍等。由于对病因认识的不一致,治疗尚无统一方案,但通过改善内耳微循环来治疗突发性聋已被众多学者所接受。天津市第三医院耳鼻咽喉科对64例突发性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巴曲酶溶栓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6年8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突发性聋患者128例,其中男76例,女52例;年龄16~72岁,平均44.3±7.8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30天,平均7.3±2.4天;左耳56例,右耳66例,双耳6例;其中伴耳鸣者81例,伴眩晕者23例,合并糖尿病者12例,合并高血压者8例。纯音听阈检查为中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平均听力损失以250~4 000Hz各频率平均听阈计算,其中中度听力损失(41~55dB HL)16例,中重度听力损失(56~70dB HL)74例,重度听力损失(71~90dB HL)38例。全部患者内听道CT和声导抗检查均正常。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制定的突发性聋诊断标准[2],有下列情况者除外:①有内源性出血倾向者;②对巴曲酶有过敏史者;③新近手术者;④正在使用抗凝药物者;⑤用药前纤维蛋白原浓度低于1g/L者。128例患者按住院单双号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64例。治疗组平均年龄41.8±10.2岁,平均病程6.9±2.4天;对照组平均年龄46.3±9.8岁,平均病程7.3±2.4天,两组患者的病史、年龄、性别及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250ml+舒血宁20ml静脉点滴,每日一次,地塞米松10mg加入莫菲氏管滴入,每日一次,连用3天,维生素B110mg、甲钴胺0.5mg口服,每日三次,疗程14天。糖尿病患者适当加入胰岛素治疗并监测血糖,高血压患者继续服用降压药并监测血压。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巴曲酶注射液(商品名:东菱迪芙,北京托毕西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5ml:5BU),首次给予生理盐水250ml+巴曲酶10BU静脉点滴1小时以上,隔日用巴曲酶5BU,3次为一疗程,共应用2个疗程,2个疗程间隔4天。每次静脉点滴巴曲酶之前检查凝血四项监测纤维蛋白原,如果纤维蛋白原<1g/L则停用。治疗组64例患者中有3例因纤维蛋白原<1g/L而停用巴曲酶,分别为总疗程的第3、5、12天。

1.3 疗效评定标准[2]痊愈:250~4 000Hz各频率听力恢复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显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dB以上;有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dB;无效:上述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dB以下。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见表1,经χ2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6,P<0.05)。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Lee等[3]研究显示,突发性聋在不少患者中为先于更广泛区域(如小脑前下动脉区域)梗塞的首发症状,可早于躯体同侧麻痹等继发症状10天左右。强调了突发性聋在这些部位梗塞中的预兆作用。有研究显示突发性聋患者血液粘滞度增加[4],还有研究发现突发性聋患者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水平较高,从而认为过高的纤维蛋白原是造成突发性聋的危险因素之一[5]。纤维蛋白原参与血液的调节、决定血液粘滞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增加可造成血液的高凝状态,可能与突发性聋的形成密切相关。随着对突发性聋发病机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血液流变学异常造成突发性聋的了解,使降纤、抗凝、溶栓治疗成为治疗突发性聋的另一种有效手段。巴曲酶是世界卫生组织对毒蛇蛇毒中所含的纤维蛋白原促凝蛋白酶所命名的通用名,为新型强力单成分溶血栓微循环治疗药物[6]。本组患者中治疗组应用巴曲酶降纤治疗,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了降纤、溶栓治疗突发性聋的有效性。巴曲酶用于治疗突发性聋,其作用机制可能为:①分解血纤维蛋白原,抑制血栓形成;②促进内皮细胞释放组织纤溶原激活剂,增加活性纤维蛋白溶酶,活化C蛋白,从而增强血栓部位的纤溶活性,发挥抗凝、溶栓的效果;③降低血粘度,抑制红细胞凝集及沉降,增强红细胞的血管通透及变形能力,降低血管阻力以及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综上所述,突发性聋应尽早诊断,尽早治疗,若采用溶栓治疗,越及时,效果越好。但溶栓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有无穿刺部位出血及皮下出血,并监测纤维蛋白原,如纤维蛋白原<1g/L则应及时停药。

1 赵晖,景江华,张天宇,等.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7,5:392.

2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41:569.

3 Lee H,Baloh RW.Sudden deafness in vertebrobaslier ischemia clinical features,vascular topographical patterns and longterm outcome[J].J Neurol Sui,2005,228:99.

4 Ohinata Y,Makimoto K,Kawaksmi M,et al.Blood viscosity and plasma viscosity in patients with sudden deafness[J].Acta Otolaryngol,1994,114:601.

5 Suckfull M,Wimmer C,Reichel O,et al.Hyper-fibrinogenemia as a risk factor for sudden hearing loss[J].Otol Neurotol,2002,23:309.

6 Song QB,Wei MJ,Duan ZQ,et al.Batroxobin reduces intracellular calcium concentration and inhibits proliferat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s Ceils[J].Chin Med J(Engl),2004,117:917.

猜你喜欢

巴曲喉头突发性
巴曲酶治疗全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及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护理风险措施的效果和价值分析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巴曲酶在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应用
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注射用奥沙利铂致急性喉头痉挛1例的急救护理
浅谈喉头在歌唱中的作用
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