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2012-12-03余益兵
王 东,余益兵
(安徽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230036)
1 前言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 278万人,留守儿童已经超过5 800万。由于经济状况和户籍制度等条件限制,部分进城农民工不得不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农村家中,由此形成规模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2009年,安徽省还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纳入到法律轨道,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我国的心理学界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时间并不长。统计资料显示[1],单亲抚养和隔代抚养是亲子分离状态下留守儿童最主要的抚养方式。多数研究者认为,留守儿童与一系列消极发展结果相关联。比如,父母外出使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父母监控机制弱化,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相对疏远[2]。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具有更多适应不良的风险[3]。另外,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较低,留守儿童还表现出相对较多的违法和违纪行为[4-6],少数留守儿童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7-9]。
安徽省是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民工数量庞大。2012年9月3日,安徽省人社厅统计数据标明,“十一五”期间,安徽城镇农民工数量达到,1 430万人,留守儿童数量2009年就已经有400万,并且每年都在递增。对此,安徽省一直非常关注。2012年,安徽省由省广播电台先后招募爱心妈妈到留守儿童集中地金寨县、岳西县等地与留守儿童手牵手、心连心,关爱他们的心灵。这些在各大媒体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说明留守儿童问题严重。本研究着重探寻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本研究对象为农村小学生,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分别抽取(安徽宿松县、阜阳市太和县、合肥市肥东县)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总共发放问卷580份,回收有效问卷547份,有效率94.3%。
表1 被试基本构成情况
2.2 研究工具
对于研究工具的选择,现在被广泛运用的SCL-90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研究者认为,此量表的测量对象适用于16岁以上的群体,本研究的对象均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其次,此量表较为倾向于心理疾病的诊断,不适用于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普遍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所以笔者衡量了一下,采用以下量表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做深入的调查。
2.2.1 儿童孤独量表(CLS)
由Asher等人编制,中文版由刘平等修订,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评价孤独状况。该量表共24个项目,其中16个项目用于测量儿童孤独感。采用1~5级评分,得分越高则表示孤独感越重。儿童孤独感判定标准为,高于46分即存在孤独感。
2.2.2 自尊量表
Rosenberg自尊量表,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采用4点评分,从1:非常符合到4:很不符合,累计分数越高,则自尊水平越高。
2.2.3 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
该量表由La Greca等人编制,适合小学儿童使用,包含有10个条目,涉及社交焦虑所伴发的情感、认知及行为。得分越高,社交焦虑越高。根据已有研究的判定方法,将儿童社交焦虑量表上得分超过9.5分的儿童被界定为存在社交焦虑。整个SASC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两周重测信度为0.67(n=102)。
2.2.4 抑郁自测量表
采用Zung的抑郁自测量表(SDS),此由美国的Zung编制于1965年,因使用简便,应用颇广,是目前精神医学界最常用的抑郁自测量表之一。该量表共20道题,按照中国常模,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为轻度抑郁,63~72为中度抑郁,72以上为重度抑郁,低于53分属正常群体。
2.2.5 青少年心理适应性量表
本量表由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导师陈会昌教授主编。分半信度为0.78,再测信度为0.83。
2.3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表格录入数据,用SPSS16.0分析数据。
3 结果分析
3.1 孤独感分析
3.1.1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差异比较
表2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差异比较
由表2中数据p<0.05(p=0.002)得出,留守儿童在孤独感上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即前者孤独感明显高于后者。
3.1.2 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的年级比较
表3 留守儿童孤独感年级比较t检验
从表三中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存在年级差异,四年级被试的孤独感得分最高,四年级被试显著高于五年级和六年级被试。
3.2 自尊数据分析
以398名留守儿童与149名非留守儿童做比较,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如下:
表4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自尊得分独立样本t检验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自尊方面的得分基本相当,p>0.05,说明二者在自尊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
3.3 社会焦虑数据分析
将儿童社交焦虑量表上得分超过9.5分的儿童被界定为存在社交焦虑。根据这一标准,留守儿童中焦虑人数为155人,非焦虑人数为243人,社交焦虑的检出率为38.94%;非留守儿童中焦虑人数为47人,非焦虑人数为102人,社交焦虑的检出率为31.54%。对二者在焦虑量表上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下表:
表5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社会焦虑得分独立样本t检验
表5对两组被试的社会焦虑得分进行检验得出,p<0.05,差异显著,即留守儿童的焦虑得分显著高于与非留守儿童。也就是说留守儿童明显比非留守儿童感到焦虑。
3.4 抑郁数据分析
对被试在抑郁量表上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下表:
表6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抑郁得分独立样本t检验
对两组被试的抑郁得分进行分析得出,留守儿童的抑郁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且t检验结果为p<0.05,即前者在抑郁得分上显著高于后者。
研究者对于留守儿童在社会焦虑、自尊、孤独感上的得分进行年级间差异检验,结果均为发现显著性差异,且结果较为接近,而对于抑郁得分进行年级间差异检验,发现四和六年级被试存在显著差异,如下表所示:
表7 留守儿童抑郁得分年级差异
从表7中可以看出,t检验的结果为2.263,p=0.026,即p<0.05。这说明四年级被试在抑郁得分上显著高于六年级被试。
3.5 心理性数据适应
采用陈会昌的《青少年心理适应性量表》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手册,界定得分60分及以上为适应性良好,得分60分以下为适应性不良。测试后留守儿童中适应良好的人数为234人,适应不良的人数为164人,不良适应比例为41.2%;非留守儿童中适应良好的人数为97人,适应不良的人数为52人,不良适应比例为34.89%。
以留守情况和年级为自变量,心理适应的四个适应水平:身体与体育竞赛适应,陌生情境与学习情境适应,考试焦虑情境适应,群体活动适应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二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表8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适应性二因素方差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可知,留守情况与考试焦虑情境适应交互作用显著(p<0.05),与身体与体育竞赛适应(p>0.05)、陌生情境与学习情境适应(p>0.05)、群体活动适应(p>0.05)等交互作用不显著;年级因素不显著,故此没有将数据显示出来。
4 讨论
4.1 孤独感
留守儿童孤独感相比非留守儿童要严重,在研究中,非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得分刚过问卷的基准线(47.10),即46分。而留守儿童则不同,他们大大超过了(53.71)。留守儿童在父母或其中一方离开了自己之后,由单亲抚养或由祖父母隔代抚养。这样就导致他们在情感交流父母的缺失,单亲抚养虽然好点,但还是有缺憾的;而祖父母隔代抚养或其他方式的替代就更明显了。留守儿童回到家较少和单亲交流,与隔代或父母替代者之间基本没有情感交流;到了学校之后,由于家庭的因素影响,他们又不愿意与师生进行情感交流。这就导致留守儿童孤独感剧增,让他们不时感到孤独。
4.2 自尊
此次研究调查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自尊维度上有差异,但不显著。前者在自尊上的得分稍低于后者。这是一种好的现象,这至少说明我们的留守儿童虽然父母或之中一方不在身边,他们有心理问题,但他们还是有自尊的,而且自尊水平与非留守儿童没有多大差异,只是比他们稍微低一点。但这也应该为我们敲响警钟,因为,儿童的留守状况也正在悄悄地,在不知不觉之间改变着我们的留守儿童的自尊心。而儿童一旦失去自尊心,对于他们来说是十分危险和可拍的,可能会带来一些超出我们理解和想象的不良后果。这在近几年的少年违法犯罪案例中也不少见。
4.3 社会焦虑
由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看出,留守儿童检出社交焦虑,他们的得分(12.34)高于问卷给出的参照线(9.5),而非留守儿童的得分(7.37)则未达到。这说明留守儿童有社会焦虑,而非留守儿童没有社会焦虑;从检验的数据分析得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社交焦虑上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在儿童期,孩子对父母都有一种依恋心理,而这时将儿童留守在家里,父母出去务工。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在心理上釜底抽薪,无论父母的替代者对待孩子有多么好,这都无法代替父母在孩子心中的位置。父母的离去给孩子直接带来焦虑,他们离开了父母的依靠之后无所适从。表面看来,有些孩子哭闹几声之后,一切恢复平静,照常生活、上学。而实际上,他们在心灵上留下的创伤依然存在。只是这用肉眼是无法直接看到的。在本次调查中,留守儿童普遍感到焦虑,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虽然与周围的人有所交流,但他们在自己的内心中深深储藏着一份焦虑情感。
4.4 抑郁
本次研究中,被试在抑郁量表上的得分都比较低,均在轻度抑郁的范围内。不过,留守儿童的抑郁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与父母无法及时沟通情感,从而造成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理隔膜。这让儿童慢慢丧失归属和依恋感,形成自卑和孤独感。留守儿童更多的是将情感滞留于内心,长此以往,造成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在抑郁方面表现较为明显一些,好在抑郁程度较轻,但也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避免这种情绪进一步升级,带来不良影响和后果。
4.5 心理性适应
在心理适应四个维度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身体体育竞赛和考试焦虑两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在陌生情境学习和群体活动上差异不显著。在陌生情境学习上的差异不显著是因为儿童在学习早期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模式,其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很小,即使是在陌生情境下学习也跟正常情境下无太大差异,这与留守和非留守无关。群体活动上,因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群体活动基本都是在学校,所处环境无差别,老师、伙伴等通常情况下都是固定的,故有可能使测试结果出现不显著的情况。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身体体育竞争上出现显著差异,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照顾可能没有父母那么体贴、细心,而且有些留守儿童是隔代监护的,祖父祖母年龄大,行动不便,对留守儿童可能照顾不周,导致留守儿童身体素质比非留守儿童要差,继而影响其体育比赛等体力竞赛的发挥。至于心理适应中考试焦虑一项与留守情况显著相关,这可能是因为父母亲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心里有不安感。还可能因为留守儿童害怕考试失败而辜负了在外的父母的期望,从而产生焦虑。
5 结论与思考
5.1 结论
非留守儿童在孤独感、抑郁、社会焦虑、心理适应方面明显优于留守儿童;二者在自尊方面没有显著差异;留守儿童在孤独感在年级上存在交互作用,四年级儿童和六年级儿童在孤独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四年级儿童显著高于六年级。
5.2 思考
对于留守儿童这个一直困扰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问题,很多的学者和研究者以及政府与社会各界都给予关注和帮助,也提出不少有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对此,笔者认为,综合来说,对于留守儿童所带来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较为切实地做好留守儿童的后续工作:
5.2.1 家庭调节
家庭作为儿童心理依托的第一载体,父母既要出外务工,又要考虑到孩子,这种两难选择很难得到完好解决。不过,家庭可以对孩子的心理做一些准备和补偿工作,父母在出外务工之前要安定好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得到很好的调节后。有些父母为了生计赚钱,甚至出生才几个月大的孩子就丢给祖辈一手照料,他们自认为孩子小不懂得与父母分离之苦,其实大错特错,孩子年幼毫无心理防御能力,形成的心理创伤甚至是永恒的,无法更改的。至于补偿,父母除了利用学生的寒暑假增加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和语言沟通之外,还应该在平时通过其他的一些方式与孩子取得沟通,例如电话、手写信件、节日贺卡、生日小礼品等,而不是一味地放手给家里的监护人。有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认为自己在外打拼,哪有闲心来想和做这些看似小无聊的事啊!这就又错了,孩子的心中对这些并不认为小而无意义,他们收到这些就觉得自己的父母虽遥远而不在身边,但却惦记着自己,这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的关怀与温暖。所谓,孩子的眼中无所谓大小事,只言片语的一张生日贺卡可以让一个留守儿童高兴好几天。而父母所能给予孩子的是别人无法企及和替代的。所以,家庭,尤其是父母,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首当其冲,尤为重要!
5.2.2 学校关爱
留守儿童所在学校大多处于农村,现如今,由于社会转型和教育的改革。农村的教育资源有所缩减和缩水,以致于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教育状况堪忧。而在心理健康这方面,乡村教师对此的关注还不够,停留于上完课就结束的滞后思想中。本该是农村师生之间纯朴浓厚的情谊现在反而不占优势,这让留守儿童在失去家庭的应有欢乐之后又体会不到学校的温馨。所以,学校应该在留守儿童失去家庭欢乐之时及时地冲上去,补上儿童心灵中的这一空缺,关爱我们的留守儿童,用一颗心去体贴呵护他们。让孩子在学校中找寻他们那熟悉的笑声和愉快。
5.2.3 政府扶持
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症结,政府和社会在其中完全可以大有作为。政府机构要关注留守儿童大省以及一些集中地,给予应有的政策和经济上的扶持。这里的政府首要的当然是中央政府,而最为直接的地方政府。因为地方政府对于各地方的留守儿童情况最为了解,给予的帮助和扶持也最快、最方便,可以随时关注到他们的需要和变化。
5.2.4 社会援助
社会对于留守儿童的帮助也非常重要。首先,社会就不应该将留守儿童视为一个弱势群体。留守儿童需要帮助,但我们的留守儿童不是弱势的群体,他们也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健康,只是他们的父母暂时不在身边而已。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对留守儿童大为关注,但有时好心办坏事。我们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有些留守儿童对于“留守儿童”这个称谓很抵触,他们不愿意配合我们进行调查研究。因为他们不喜欢这个称谓,这个称谓很多时候给他们带来的是歧视。他们非常期望别人将他们视为和周围非留守儿童一样的孩子。而这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来说是直接相关的。
其次,社会应该多做事,少说话。像安徽在2012年开展的“爱心妈妈”活动,这就很好,这体现了这些具有爱心的妈妈们对于留守儿童的爱。社会这个看似无形的大家庭,很多时候喜欢站着说话,而很少蹲下来做事。我们的社会各界,例如媒体、社会爱心组织、县市级团委、志愿者组织等都应该做些实事。利用周末或其他空余时间,大家走近留守儿童的身边,去了解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如果资源丰富,可以适当考虑“大手拉小手”、“一帮一”,让一个个体与一个或几个留守儿童结对,长期沟通交流。现在,看似社会对于留守儿童很关注,但有为数不少的情况是一年、两年或几年就去和留守儿童接触一次。这行吗?从心理健康这个角度来说,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心灵创伤的抚慰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而让一个留守儿童从心灵上接受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和他交心,这也是需要时间的。
对于社会上的关注,在校大学生的资源应该得到有效的利用,尤其是一些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更够和留守儿童走得更近。他们年轻、有活力,又有留守经历,而且他们中的许多人富有爱心,愿意帮助我们的留守儿童,可以结成“一对一”的帮扶方式,建立长期联系沟通的关系,一直关注并帮助着留守儿童的成长。笔者所在单位每年都有几批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组织去留守儿童所在学校和乡村进行帮扶活动,因此,对此有切身体会。
[1]段成荣,杨舸.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J].学海.2005,(06):25-29.
[2]叶敬忠.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情感生活的影响[J].农业经济问题,2006,(4):50-55.
[3]罗静,王薇.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9,(5):990-995.
[4]刘霞,赵景欣,申继亮.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中国教育学刊,2007,(6):6-8.
[5]丁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15-18.
[6]王晓丹,陈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认知偏差的比较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7-61.
[7]赵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28-130.
[8]王永娟,沈汪兵,刘国雄,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25-128.
[9]郝振,崔丽娟.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心理科学,2007,30(5):119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