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入境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2012-12-03林晓凌

皖西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入境福建省全省

林晓凌

(厦门华厦职业学院,福建 厦门361009)

旅游服务贸易是指一国旅游从业人员向其他国家的旅游服务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并获得报酬的活动,既包括本国旅游者的出境旅游,即国际支出旅游;又包括外国旅游者的入境旅游,即国际收入旅游[1]。旅游服务贸易在旅游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城市而言,入境旅游的规模和水平不仅标志着城市的开放程度和国际化程度,而且是衡量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与成熟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福建省入境旅游服务贸易。

1 福建省入境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1.1 入境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外汇收入增长强劲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福建省旅游业呈现良好、健康、稳步的发展势头,实现了“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开局。全省累计接待游客14 022.4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0%;旅游总收入1 597.78亿元,比上年增长19.5%。从表1可以看出,2011年全省接待入境游客427.42万人次,同比增长16.1%;旅游外汇收入36.34亿美元,同比增长22.0%,比上年同期提高7.4个百分点。2000~2011年期间,入境旅游人数方面,除2003年负增长,其余年份入境旅游人数均有所增长,其中,2000、2004、2006、2007、2010、2011年福建省入境旅游人数增长均超过15%;在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方面,除2003年同比下降16.8%外,全省旅游外汇收入逐年递增,2007年增长最为迅速,同比增长47.5%,外汇增长势头强劲,创汇能力不断提高。

1.2 入境旅游市场结构逐渐优化,海峡旅游品牌效应不断提升

随着福建省入境旅游市场结构的不断优化,全省已形成外国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3大市场均衡发展的优势格局。2011年,台胞市场高速增长,全省共接待台湾同胞185.07万人次,增幅达17.9%。与此同时,闽港澳合作日益加强,港澳市场平稳增长,全年福建省累计接待港澳同胞首次突破一百万大关,达102.33万人次,同比增长6.7%,占全省接待入境游客总量的23.9%。其中,接待香港同胞92.89万人次,同比增长5.6%,澳门同胞9.44万人次,同比增长18.2%。此外,随着海峡旅游品牌效应提升,外国人市场增幅持续走高,2011年全省接待外国人达140.02万人次,占全省入境旅游人数的32.8%,比上年扩大1.5个百分点[2]。

1.3 新型旅游规模逐渐扩大,旅游产品体系不断完善

相对于传统旅游而言,新型旅游主要包括生态旅游、工业旅游、经贸旅游。根据《福建省“十二五”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十二五”时期,全省积极开发温泉、乡村、会展、康体等4大旅游产品,不断完善生态、滨海、文化、红色等4大旅游精品。充分发挥生态优美、景观奇特以及森林覆盖率为全国第一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森林休闲、山地度假、科考探险、生态养生等旅游产品;充分发挥海岸线长、沙滩岛屿众多、气候适宜等优势,重点推进厦门湾、泉州湾、闽江口、三都澳、湄洲岛、平潭岛、东山岛等地的滨海旅游开发,大力发展滨海休闲度假、海上运动等旅游产品;积极发展旅游文化创意产品、主题公园和演艺产品,深入挖掘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闽都文化、祖地文化、畲族文化、朱子文化、闽茶文化、瓷艺文化等八闽文化独特内涵,不断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保护与开发。由此可见,全省不断扩大新型旅游规模的同时,也优化和完善旅游产品体系。

表1 2000~2011年福建省入境旅游人次数和外汇收入总量及增长率

2 福建省入境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较集中

多年来,福建省入境旅游客源地主要集中于港澳台地区。由于与台湾的地缘、血缘关系以及在对台政策方面的优势,台湾市场一直是该省入境旅游市场的重要客源地。以2011年为例,全省接待港澳台同胞占入境旅游人数的67.24%,而外国人占32.76%,其中,台湾同胞占入境接待总人数的比重为43.3%。

从洲际市场分析,福建省入境旅游市场主要包括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和非洲五大洲,其中,亚洲市场接待量一直占主导地位。以2011年为例,全年接待亚洲入境游客为76.93万人次,占全省接待入境游客总量的20.7%,占外国人市场总量的54.9%。对比2006年与2011年该省接待外国人数情况,全省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国排名变化不大。从表2可以看出,2011年入境旅游前6大客源国依次是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和印度尼西亚,除美国外,客源市场以亚洲游客占绝对地位。由此看来,福建省旅游产业客源市场结构较集中,客源开拓过于依赖几个固有市场,因其需求量毕竟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全省旅游业的扩大发展。

表2 2006、2011年福建省接待外国人分国别情况

2.2 入境旅游区域发展差距较大

从区域分布来看,福建省各市入境旅游发展极不平衡。福州、厦门、泉州入境旅游市场占全省比重分别为28.29%、35.75%、21.93%,而三明、龙岩、宁德则分别0.94%、0.61%、0.14%。另一方面,全省入境旅游市场仍主要依托沿海地区。以2011年为例,沿海6个地市,如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宁德等共接待入境旅游人数为391.47万人次,占全省比重91.6%;山区3个地市,如龙岩、三明、南平等共接待35.95万人次,占全省比重8.4%(表3)。沿海与山区的比重差距达83.2个百分点。旅游资源的严重不平衡,不仅制约着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也会给重点景区带来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从而使旅游资源难以形成整体优势[3]。

表3 2011年福建省各设区市入境旅游情况

2.3 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落后

目前,福建省旅游业普遍存在着“经营规模小、服务竞争弱、经济效益差”的现象。有些旅游企业由于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性干预,还没有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有些旅游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步伐较迟缓,尚未建立起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些旅游企业经营手段落后,旅游业的整体战略规划能力、组织应变能力和营销合作能力较低;有些旅游企业技术水平低下,企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旅游业的服务水平较低。显然,福建省旅游企业较低的专业化水平和较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一方面直接影响了该省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全省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

2.4 旅游产品开发水平不高

旅游产品是旅游经营者所生产、准备销售给旅游者消费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总和。广义的旅游产品由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接待3大部分构成。狭义的旅游产品主要指旅游吸引物。福建省虽拥有迷人的武夷仙境、浪漫的鼓浪琴岛、神奇的客家土楼、多彩的惠女风情、神圣的妈祖朝觐、古老的昙石山文化、神秘的白水洋奇观、辉煌的古田会址、奇特的丹霞地貌、壮美的滨海火山等10大旅游品牌,但形成的品牌几乎是清一色自然资源产品,缺乏文化内涵;旅游纪念品千篇一律、粗制滥造,甚至众多的旅游产品仍处于开发水平低、层次规模小的分散状态。此外,全省旅游宣传手段简单、还没有在全省范围内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宣传机制,以致使很具有竞争力的特色旅游产品知名度不高,市场占有率低。这些状况不仅造成福建省入境旅游规模小、游客滞留时间短、旅游消费低的不利局面,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省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

2.5 旅游市场监管水平较低

近年来福建省旅游贸易发展迅速,但旅游市场不规范,制度不健全,且市场监管水平较低。具体表现在:其一,旅游行业的现行规章还仅局限于行业规范,旅游法规不健全,对旅游市场的约束力较低。一旦出现纠纷,或依靠监管部门层层调解、仲裁、协商;或出现侵犯游客合法权益的事件后无法可依、甚至投诉无门。其二,旅游市场秩序混乱,旅游企业削价竞争,搞挂靠承包经营现象普遍,如旅行社非法经营、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以及旅行社团随意增加自费项目和虚假、违规广告等,不仅损害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而且扰乱正常经营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旅游市场由于缺乏监督,欺客宰客、强买强卖、欺骗顾客购买质次价高的旅游纪念品收取高额回扣的现象较为严重。

3 福建省入境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大对旅游营销的投入,加强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福建省政府对旅游营销的直接财政支出在全国居于18位,而旅游支出占当地GDP的比重居于全国24位。显然,无论从全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从全省旅游业在产业发展中的支柱地位分析,政府对旅游营销的直接财政支出都显得太少。太低的财政支出显然会限制政府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的重要作用的发挥。因此,全省不仅要加大对旅游相关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政府旅游营销支出,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旅游产业立法,规范旅游贸易市场,引导旅游业规范化发展,而且要把握海西建设契机,把海峡西岸建设成“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打造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4]。

3.2 加强旅游产业的区域联合,强化政府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作用

福建省入境旅游发展具有明显的东、中、西部差异,区域发展差距较大。东部比较发达,西部虽然资源丰富,但受经济、交通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旅游发展明显慢于东部地区。此外,省际间区域联合力度不够,不仅福建省入境游客在省内的停留时间短,也使外省的入境游客流入比例低。游客的流动是目的地信息传递和扩散的一个重要渠道,是旅游形象塑造和市场扩张的重要方式。因此,福建省内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及该省与外省之间的孤立状态使全省的信息传递和扩散都很慢,市场扩张相应也很慢[5]。为使福建省旅游产业均衡发展,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措施,加强区域联合,实现优势互补,带动东、西部的区域产业联合,促进福建省与外省间的旅游产业合作,实现区域旅游的效益最大化。

3.3 开发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增强旅游企业竞争力

福建省10大旅游品牌是凝聚旅游资源精华,体现旅游资源特色,吸引入境游客的源泉。但这10大品牌只是一个资源概念,要把资源概念上的产品转化为游客可消费的市场旅游产品,还需要对资源进行包装,从产品设计、配套设施、服务质量和线路组合上附以其物质载体。例如根据游客的旅游季节、游客的需求水平、需求偏好等设计出观光、度假、休闲、求知、健身等类型的旅游产品;又如根据游客的出游时间长短设计出一日游产品、两日游产品、多日游产品;再如根据游客对价格敏感度以及市场规模大小设计出高端型产品、大众型产品,丰富产品类型,增加入境游客的可选择性,开发出品牌、科技、文化含量高的旅游产品。同时,福建省应大力推进旅游企业的改革步伐,积极引进和运用高科技信息技术建立完整的旅游服务系统,如目的地信息系统、计算机预定系统、销售现场信息系统、饭店管理系统和银行结算系统,即电子商务系统等,不断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开发高科技含量的旅游产品,完善旅游市场的监管水平,增强旅游企业的服务竞争力。

[1]赵春雨,金晔.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趋势的思考[J].北方经贸,2006,(4):36-37.

[2]福建省“十二五”旅游发展专项规划[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d472b0fcf705cc17552709a3.html.2012-08-01.

[3]李莉,万红先.安徽旅游服务贸易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1):68-72.

[4]廖资生.发展福建旅游产业的思考[J].福建论坛(社会教育版),2010,(8):56-58.

[5]黄秀娟.福建省入境旅游发展状况、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J].经济地理,2006(SZ):87-90.

猜你喜欢

入境福建省全省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上半年全省工业实现“双过半”目标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非法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