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品设计中汉字元素应用误区的研究*

2012-12-02密,戴

外语与翻译 2012年2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误区汉字

周 密,戴 端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产品设计中汉字元素应用误区的研究*

周 密,戴 端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设计是“人造物”的“思维过程”,是为优化人们生活而存在的。但如今许多产品设计开始背离这一原则,脱离其本质,走向了为形式而设计。此文决定以产品设计中汉字元素应用为例,从造型、文字涂装、操作界面等几个产品领域来探讨汉字元素运用的误区,通过对汉字元素运用在产品实例的分析,寻找错误产生的原因;试图从“形态”和“视觉”两个设计维度找寻产品中汉字元素运用的优化途径及方法。使“为形式而设计”的这种风气得到纠正。

产品设计;汉字元素;应用误区

一、概述

随着中国产品设计的日益丰富,近几年出现了许多在产品设计中运用汉字元素表达创意的产品,但大多数并不成熟,原因主要是设计者对造物的本质内涵理解不足。本文试图通过深入剖析产品设计中汉字元素的应用误区,探索在产品设计中运用汉字元素的途径与方法。

(一)产品设计的主体

从古代手工器皿到当今高科技产品均属产品范畴,只是设计目的与形式存在差异。自19世纪工艺美术运动以来,工业设计蓬勃发展,原始手工产品被简洁的机器制品取代,现代主义的理性与强调功能成为了影响至今的设计思潮。

产品设计是围绕人对产品的需求来提取人类生活中的行为本质,再通过大众化、可批量化的形象来表达意象,在表达中展现了三种信息模式,即技术信息、语义信息和审美信息。三种信息皆是强调“使用”为基本功能,即通过技术、形态作为信息来展现操作方式——功能为主导作用;附属功能则是通过形式提升审美观念、情趣等等。

(二)汉字设计的初衷

汉字设计的初衷是从人类的生活行为中提取意象,再通过形象的方式表现这种意象,从而传达生活的本意。这也是文字的基本功能,即作为抽象符号传达信息的功能。

接下来,随着人们对生活的认识不断加深,对意象的提取越发凝练,通过形象来表达意象的技巧越发熟练,文字符号本身也得到了发展。它除了负责传递信息外,也表达出了符号形式本身的美感。这就是文字的附属功能,即作为抽象符号传达文化审美意味的功能。

二、产品设计中汉字元素的运用

(一)结构造型设计中的运用

从古自今,汉字元素运用在产品结构中的案例甚多,古有如“锁”、“家具”等家居产品,现今也绝大多数运用在家具设计中。

以古锁的设计为例研究分析。古锁的造型主要有两种功效,即实用功能和辟邪避灾的功能;古锁造型遵循方圆规矩的原则,以象征吉祥寓意的图形作为形态元素,再以如“福、寿、平安、长命”等吉祥汉字为纹饰元素运用到古锁的设计中,时刻体现着方圆与吉祥寓意的密切关联。

图1 从左至右依次:祥云“福字”造型锁、清代“寿字纹”宝座及汉字椅

接下来,以家具设计为研究对象。清代的家具作品一直遵循了明代家具极少装饰、线条流畅、采用榫卯结构的原则,体现了中国传统造物文化追求简练淳朴、典雅清新的审美标准;但又在明代家具设计基础上有所改变,即造型中加入吉祥寓意的汉字设计与纹饰设计的使用。如图1中所示:透雕的团形、云头形和寿字纹结合的纹样框架完美的形成了清代“寿字纹”宝座的靠背板,既满足了使用功能,又构成了富有吉祥寓意的形式。而现代的家具作品中,汉字椅的出现是一种“创新”,是第一次敢于将汉字形态直接运用于产品整体造型中。

(二)涂装效果中的运用

在中国造型设计的同时,涂装设计中汉字元素的运用也是不可以忽视的,产品LOGO的设计、警示性文字的使用都存在大量的汉字元素。如果想要提升本就拥有优美造型产品的品质,那么产品涂装中汉字元素的设计、处理则为再次提升产品品质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条件、机会与空间。

(三)操作界面中的运用

我们周边的许多产品都含有操作界面,比如家用的电饭煲、电压力锅、电冰箱、灶台、吸油烟机,办公所用的打印机、复印机等等。这些产品的操作界面都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产品LOGO、几何形按键、指示性汉字。目前,很多产品操作界面中,汉字皆是未进行任何设计而直接放入其中被使用的。

三、汉字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误区

(一)汉字形态的“照搬性”

产品设计中,存在许多偏离产品设计初衷的设计作品,如此文提及过的汉字椅,它就忽略了产品的本质,即使用功能;当一个产品设计不从其本质出发考虑,而是强制性的加入某种元素,仅为了形式进行设计时,这样产品本身会失去原有的实用意义,而成为装饰品或者艺术品。

我们以“汉字椅”为例,该产品之所以不够成熟,是因为在这里,汉字与产品的结合只是一种简单的拼接,而通过这种拼接,既没有为产品的功能提供便利,也没有为产品的形式增添美感,此外,在这里使用汉字的动机也并不是为了传递某种必要的信息,换言之,汉字在这里是一种可以被任意替换的元素,它存在的必要性较低。因此,简单的将文字图形掺入产品,而不顾二者的精神本质,只能带来相对表面化的结果,这一过于表面化的结果对于洞悉人的生活行为本质和和凝练造物形式都没有益处。对此,我们应避免。

(二)汉字运用的“随意性”

很多企业或设计师在从事设计工作时,往往只注重了产品的外观造型,而忽略了整体的涂装设计。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产品中有“请勿……”的警示性字样,似乎是没有经过任何设计处理而直接“放入”产品显眼位置上的,这使得拥有优秀造型的设计产品,只因为产品的LOGO、图案以及警示语的“摆放”没有经过合理的、有依据的设计,即平面布局的“随意性”,而导致产品有失完整性。

(三)汉字运用的“简陋性”

操作界面的设计是体现产品功能设计的关键,操作界面的形式直接影响到顾客对其的选择性,而某些小企业或设计师却不以为然,认为操作界面的设计只是随意的几何形与“指事性汉字”的堆砌,未根据产品的形态,未分析客户的实际需求和心理需求后再进行规划、设计。

而造成界面设计中汉字运用“简陋性”的原因则包括:第一,高端产品界面存在设计误区,即现有的产品界面设计皆是几何形形态和汉字为基底,加入适量的图案进行丰富,这样的方式的确美化了界面,却没有达到界面设计的确实功效,我们进行界面设计是为了使消费者操作更加方面,不仅仅只为了美观;第二,中低端产品界面设计所存在的市场定位误区,即某些企业产品市场定位为高端产品需设计,而针对中低级消费群体,则减少设计成本,认为低廉价格产品足以吸引消费者,因此导致汉字运用的“简陋性”。

四、如何在产品设计中正确运用汉字元素

(一)形与神的共生共融

汉字元素与产品造型设计的精神共融在于产品的功能特征和审美特征是否因汉字的参与而得到了提升,正如明清家具通过汉字图形的运用被赋予了指代用户等级的功能,同时也更具美感。所以说,一个好的设计应该做到使汉字本身不再是一种附属品,让其发挥着文字所特有的“传递信息”的功能,从而变得不可替代。因此,在将汉字元素与产品造型进行结合时,我们应努力通过汉字来提升产品的功能、审美特征,同时使汉字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将带来更加深刻的结果,这一深刻的结果既是设计师智慧的体现,也是人们在探索生活本质的过程中所诞生的一朵艺术奇葩。

我们用现实中好的实例来说明,最为典型的是汉字与产品结合的例子—— “汉字尺”(如图2所示),原有的尺子设计是利用阿拉伯数字作为量度,其特点是简单、清晰、明了,但遗憾的是当尺子反面使用时,阿拉伯数字也随之水平翻转过来,使用户使用起来不方便;经过改良后的产品则是运用了中国传统汉字融入设计,利用“二、四、六、八、十”的正反形式相同的特点而产生了新的使用方式,虽然该设计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可不失为一个好的、成功的案例。

图2 汉字尺

(二)精心设计说明性文字

根据之前对产品涂装和操作界面设计误区的分析,我们得知说明性文字运用于产品设计中有两个方面需要改进。

第一,当汉字在产品设计中只用于传达基本信息时,在没有产品警示语特定位置的情况下,我们应根据产品造型的形态、大小来决定汉字所选用的字体、大小,再依据比例法来进行放置,比如:重型机械产品中汉字选用较为方正的字体来体现重型机械产品的刚劲有力,同时代表警示语言的严肃性;而小型家电产品中汉字的选用则应较为圆润,从而体现出生活用品中的亲和力。

第二,当汉字在产品设计中既用于传达基本信息又传达审美信息时,我们应该根据产品的功能特性、造型特点、消费者心理来对汉字进行“重新设计”,使得产品设计的传达更为巧妙、美观。

从上面两方面内容来看,说明性文字运用于产品设计前是需要使用相关设计知识、设计方法、设计手段的。无外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提升产品整体品质。

五、结语

本文探讨了产品造型、产品文字涂装、产品操作界面几个产品设计领域中汉字元素运用的误区,深入分析了错误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典型案例对所述观点进行了验证。最后,本文从“形态”和“平面”两个设计维度阐述了作者的观点,强调了汉字元素与产品设计深层次的融合,为汉字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正确运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

[1]潘鲁生.中国传统艺术——汉字装饰[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2]李玲璞,臧克和,刘志基.古汉字与中国文化源[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3]左铁峰.产品设计进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4]刘卷.中国传统造物思想对现代汉字设计的启示[J].艺术与设计,2009,(1).

[5]李丛芹.汉字与中国设计[J].中国艺术研究,2006,(4).

2012-04-14

周密(1987-),女,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误区汉字
智能产品设计
《冷·暖》
《教堂之夜》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LESS IS MORE:极简主义的产品设计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