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的疗效观察
2012-12-01丛冕
丛 冕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辽宁 大连 1161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按照Apgar评分进行评定。生后1min评分: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分为无窒息。将103名窒息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加用纳洛酮的治疗组56例,常规治疗的对照组47例。两组患儿包括窒息程度、出生体质量、胎龄、神经系统症状,以及临床分度,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组56例中,重度窒息42例,轻度窒息14例。男34例,女22例。其中足月儿37例,早产儿16例,过期产儿3例。出生体质量2.5~4.0kg44例,1.5~2.5kg12例。其母亲妊高征14例,产前B超探查脐带绕颈12例,胎盘老化4例,羊水过少6例。所有羊水均胎粪污染。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同样严格的常规综合治疗,包括清理口腔,通畅气道,建立呼吸,吸氧,纠正酸中毒对于无自主呼吸者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以及胸外按压。对于心率<80次/min者,立即给予1∶10000的肾上腺素0.1~0.3mL/kg静脉注射,效果不理想者,5min后可以重复使用。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经静脉给予纳洛酮一次,剂量为0.01mg/kg加入5%葡萄糖30~40mL中静点,待呼吸好转后,继续给纳洛酮,每日一次,每次0.01mg/kg,直到呼吸稳定,最长给药时间是3d。以后根据1996年杭州会议制定的关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及分度标准[1],判断是否符合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并给予相应的治疗[2]。常规的治疗组给予常规的综合治疗:①保持足够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使血气和血液pH值在正常范围。②维持心率和血压在正常范围内,使全身各器官有良好的灌注。③维持血糖在正常高值。④控制惊厥,减少脑水肿,应用胞二磷胆碱及脑活素等改善脑细胞代谢。
2 结 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用药前后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皮肤颜色、意识状态、肢体肌力、原始反射情况,并以12h以内上述症状体征好转,或部分减轻,24~48h内发绀消失,呼吸规则,哭声响亮,心率>100次/min为显效,用药72 h内各项指标达显效标准为有效,而死亡或72h后患儿呼吸仍不规则,心率<100次/min则为无效。
2.2 新生儿窒息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加用纳洛酮组治疗新生儿窒息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例)
3 讨 论
新生儿窒息严重影响生存率与生存质量,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密切相关。国内有研究证明[3],在缺氧缺血性脑损害时,患儿血浆及脑脊液中内源性阿片样物质(OLS)明显增高,使血浆β-内啡肽明显增高,而β-内啡肽又加重继发性脑损伤,抑制前列腺素的作用和儿茶酚胺的血管效应,导致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呼吸抑制,使肺换气不足,出现高碳酸血症[4]。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竞争性拮抗剂,能自由通过血脑屏障,与阿片受体呈专一性结合,亲和力强于吗啡肽和脑啡肽,结合后能有效阻断内源性阿片样物质所介导的各种效应[5],可以抑制β-内啡肽的释放,减轻β-内啡肽对细胞的损害,改变细胞的钙离子通道,减轻脑水肿,并且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剂的作用,拮抗β-内啡肽对呼吸循环的抑制作用,使脑血流增加,减轻脑灌注损害,保护细胞膜稳定性,维持其正常功能,有效地改善呼吸和细胞代谢。
本文在解除呼吸抑制,改善循环等临床症状、体征方面,加用纳洛酮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加用纳洛酮组患儿有缺氧缺血性脑病倾向者的发生率也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提示纳洛酮在解除新生儿窒息及防治其并发症——缺氧缺血性脑病方面有明显疗效。纳洛酮治疗可以减轻脑损伤程度,从而减少或避免产生神经后遗症[6]。
纳洛酮自1971年被发现用于临床,已经广泛用于脑外伤、脑缺血缺氧、休克、呼吸衰竭和中毒等危重疾病的抢救与治疗,且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对Apgar's评分≤7分者应采用纳洛酮治疗,以保证复苏成功,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6):379-380.
[2]“九五”攻关项目HIE治疗协作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方案(试行稿)[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6):381-382.
[3]曹蕾,钱培德,牛吏娟,等.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在围产期窒息中的作用及脑损伤的关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4,9(2):96.
[4]韩玉昆,傅文芳,许植之.实用新生儿急救指南[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7:447.
[5]钱培德,张小丹.纳洛酮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3):183.
[6]周伟,赖剑蒲,吕回,等.纳洛酮早期干预对重度窒息新生儿脑损伤程度的影响[J].临床儿科杂志,2002,20(10):62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