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样骨瘤的X线CT和MRI表现及临床诊断的价值探讨

2012-12-01陶庆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6期
关键词:止痛药硬化影像学

陶庆林

(湖南省浏阳市人民医院,湖南 浏阳 410300)

骨样骨瘤是一种良性肿瘤,是由于成骨细胞以及其他骨样组织畸形生长所导致的成骨性肿瘤,最早的报道可追溯到1935年[1]。骨样骨瘤有着界限清晰的病灶,并呈局灶性瘤巢,通常直径在1cm以下,其周围还可有范围较大的部分骨反应区[2]。患者发病的原因目前还尚不明确[3]。应用X线检查在患者骨样骨瘤其临床检诊中比较广泛[4]。本文对我院自2001年12月至2011年12月以来,于我科治疗并经病理活检证实的32例骨样骨瘤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对骨样骨瘤患者的X线与CT以及MRI影像学表现进行探讨,分析不同的检查方法对骨样骨瘤患者进行诊断所具有的优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1年12月至2011年12月以来,于我科治疗并经病理活检证实的32例骨样骨瘤患者影像学资料。其中有男性患者24例,有女性患者8例,患者年龄最大为63岁,最小为11岁,在30岁以下的患者有30例。全部患者的平均病程是(11.5±2.5)个月。

1.2 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患部出现不同程度上的疼痛,部分患者出现夜间加重。其中15例患者反映在入院之前曾自行服用止痛药,症状可出现缓解或消失;7例患者表示在入院前自行服用止痛药未见缓解,且疼痛呈持续性;其余10例患者表示未曾自行服用止痛药。此外2例患者疼痛严重且呈放射样至周围组织或关节,并伴随有坐骨神经痛;7例患者在查体时可见疼痛部位出现软组织肿胀。

1.3 临床分型

根据不同的瘤巢位置及影像学分析,分型主要为三类:①骨皮质型,从X线片可见瘤巢位置在骨皮质内部,影像学表现为圆形、椭圆形的低密度阴影且可见瘤巢内存在钙化点,周围可见部分致密反应骨;②骨松质型,此类患者的瘤巢位置在骨松质内部,影像学显示在瘤巢附近存在轻、中度的硬化,钙化反应不多或不存在;③骨膜下型,瘤巢位置处于骨膜下,影像学可见瘤巢附近有轻、中度硬化,部分患者的骨皮质能够发现轻度压痕。

1.4 检查方法

对32例患者予以X线检查,应用某型号的CR检查仪依次拍摄患者正侧位的X线片。对26例患者予以CT检查,应用某型号的螺旋CT,其层厚为5mm,其层距为5mm,对瘤巢部位进行层厚2mm的薄层扫描,层距同样设置为2mm,矩阵设置为512×512;骨窗位设置为500HU,软组织窗位设置为60HU。对10例患者予以磁共振检查,设置层厚为7.5mm,层间距为6mm,对患者应用自旋回波序列进行横断面、冠状及矢状面的扫描。

1.5 观察项目

对影像检查结果的分析中,需要注意的是患者的瘤巢位置、大小、是否存在钙化现象,同时应当仔细观察瘤巢附近的骨质硬化情况和周围软组织是否出现水肿,最后进行关节腔积液的观察。

2 结 果

在本组中,全部患者影像检查均提示圆形或者椭圆形的瘤巢,其直径在0.4cm~1.6cm之间,并且边缘清晰,其瘤巢周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硬化。经X线检查后提示,有24例瘤巢(占75.0%);26例患者经CT检查后提示,均为瘤巢(占100.0%),10例应用磁共振检查后,有8例显示瘤巢(占80.0%),详见表1。

表1 患者影像学检查情况(n)

3 讨 论

目前临床上对于骨样骨瘤的发病机理尚未有明确定论,但是Jaffe提出此类疾病属于良性肿瘤却得到广泛认可。这可能是因为其生长缓慢,由骨组织取代了正常组织,而且患部的大小一般是固定的,并不出现恶性生长或转移,在骨样骨瘤生长的同时会对周围骨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硬化。除了这种说法以外,也有学者认为此类疾病属于炎性反应,跟病毒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此类疾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发病率仅占男性的30%左右。常见发病部位在股骨、胫骨以及肱骨等,其他关节部位也可发病,但是脊椎较为少见。此类疾病并没有典型的临床特征,主要以间歇发作的持续性疼痛为主,而一些文献指出此类疼痛能够被水杨酸类止痛药所控制,在病症进入后期则止痛药无效,这跟本组患者的特征相符[5-6]。

在影像学检查中,瘤巢的位置是进行分型的主要参照标准,而且瘤巢的位置也跟其病灶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而言,瘤巢多呈现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cm,骨皮质型则周围组织中可明显发现钙化。根据瘤巢的边界和巢内的钙化反应以及周围透亮影,能够对疾病做出明确诊断。但是由于X线检查容易受到组织重叠阴影的遮盖,对于病症的判断容易出现误判或漏诊,而CT由于可以通过后期图像处理来进行还原,有着相对较高的诊断价值。这是由于CT的分辨率高,所以能够较好的显示出患者复杂解剖部位以及小直径瘤巢。在本文中,26例患者经CT检查后提示,均为瘤巢(达到100.0%)。而磁共振的敏感度较CT更高,在软组织水肿、关节腔积液检查方面要更优于CT及X线,但是其对骨化和钙化特异性较低。

综上所述,应用CT检查对患者瘤巢具有最高的显示率,为诊断患者骨样骨瘤最为准确的方法,应用X线检查在目前使用最广,为检查患者骨样骨瘤最为重要的方法,应用MRI检查对患者周围组织与水肿的分辨率较高,而对钙化以及骨化却不够敏感,并且还需要结合X线以及CT检查进行判断。

[1]赵光宗,刘瑶,徐爱萍,等.术中X线精确定位切除骨样骨瘤27例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10,18(11):787-788.

[2]陈亚玲,王军辉,郭会利,等.CT诊断骨样骨瘤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8(5):52-54

[3]徐良洲,薛汉忠,连祖胜,等.X线平片和CT诊断骨样骨瘤的能力:64层CT后处理的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9,24(11):1243-1246.

[4]丁军强.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J].吉林医学,2010,31(30):5364.

[5]孙东立.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J].吉林医学,2010,31(24):4024-4025.

[6]刘旺,刘小禾.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价值[J].四川医学,2010,31(1):101-102.

猜你喜欢

止痛药硬化影像学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长期吃止痛药会上瘾?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止痛药使用六忌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偏头痛为什么吃药不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