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900t箱梁架梁过程中桥墩沉降监测
2012-11-29鲁科学
鲁科学
(中铁十五局集团,河南洛阳 471002)
1 工程概况
京沪高速铁路是我国目前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铁路工程,也是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正线全长约1 318 km,与既有京沪铁路的走向大体并行,全线为新建双线,设计时速350 km,初期运营时速300 km,最高运营速度达380 km。桥梁长度约1 140 km,占正线长度86.5%。其中DK781+833.00~DK832+348.00段为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四标内的淮河特大桥部分,桩基础设计全部为摩擦桩,桩基数一般为8~12根,桩长为44~59m。
2 架梁过程中对桥墩进行沉降监测的意义
京沪高速铁路线下、轨道工程设计行车速度目标值均为350 km/h,采用双线无碴轨道,正线轨道按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无碴轨道对桥梁等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工程在设计中虽然对每个桥墩进行了沉降量的估算,但是沉降变形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单靠理论计算很难满足无碴轨道对工后沉降的要求。而900t箱梁架设时,桥墩所承受的荷载最大,通过对架梁过程中桥墩的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和研究,可以更直接地掌握桥墩在不同荷载工况下的实际沉降情况,找到荷载与沉降的直接关系,为验证和修改设计估算沉降量,分析、预测桥墩最终沉降量,都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3 架梁过程中桥墩沉降监测网设计
本沉降监测网只用于架梁过程中桥墩的沉降监测,观测时间较短(一般1~2 d)。此时桥梁的线下沉降监测网早已投入使用,本监测不需要专门建立监测网,可采用线下监测网。由于观测时间短,所以实施时只需要工作基点和监测点,高程系统可以每个工作基点分别采用独立高程(例如,假定所有工作基点高程都为10.000 0m),也可以采用线下沉降监测网的高程系统。
3.1 工作基点的建立(线下工程沉降监测网建网时埋设)
本次监测采用桥梁线下工程沉降监测网:工作基点沿线路前进方向按每8个墩埋设一个,间距约250m,布设在施工便道右侧。为了保证工作基点的相对稳定,工作基点应在2个墩的中间埋设,编号为工作基点+小里程桥墩编号。这里要注意,工作基点要尽量埋设在二个桥墩的中间,而且埋设深度一定要满足要求,埋设完成后的标志表面不能高于原地面的高度,标志一定要采用不锈钢。埋设标准同高铁规范。
3.2 墩身观测标的布置(线下工程沉降监测网建网时埋设)
墩身观测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高出地面或水位1.0m左右,每个桥墩埋设2个观测标,编号为XXXX号墩墩身标-3、XXXX号墩墩身标-4(XXXX表示桥墩编号,-3、-4接承台观测标编号),其中XXXX号墩墩身标-3观测标设置在墩身的左侧,XXXX号墩墩身标-4观测标设置在墩身的右侧面。
4 架梁过程中桥墩沉降监测的精度及控制标准
架梁过程中对桥墩的沉降监测,均参照二等水准要求进行。
5 沉降监测的实施
5.1 沉降监测的仪器设备
沉降监测统一使用天宝DINI12T型电子水准仪及配套的铟瓦尺,仪器标称精度为每公里高差中误差0.3 mm。仪器使用前必须经过具备相应检定资质部门的检定,使用时必须在检定有效期内。
5.2 沉降监测的频率
沉降监测的频率按表1要求进行观测。
表1 沉降监测频率
5.3 观测工作的实施
根据现场实际架梁进度选择所要观测的桥墩,按设定的观测路线,按规定的频率,测量对应的桥墩上的沉降监测标。为了提高观测精度,观测时采用固定的仪器,前后视水准尺号固定(或采用同一把水准尺),每次观测均按照固定的观测线路和观测方法。一般情况下每个工作基点只用于观测前后相邻的2个桥墩,如图1。
观测期间应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人为因素的破坏等,观测标位置应做醒目标识等措施,以保证观测标的功能及安全要求。
观测数据中应将各荷载阶段标识清楚,避免数据分析时造成误判。
图1 架梁过程沉降监测示意
首次观测时应对观测标的完好性进行检查,如出现观测标松动、丢失等情况,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次完成,不得中途停止。
每次变形观测时,严格遵守以下列规定:
①采用相同的图形或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在置镜处设标志桩;
②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
③固定观测人员。
5.4 沉降监测数据的处理
采用电子水准仪,观测时数据不需要人工记录。每天观测完成后将仪器中的观测数据传输到电脑中,利用软将仪器中的原始数据转换成需要的格式。将转换好的数据进行处理,求算出各观测点的高程。将本次观测高程与前次观测高程进行比较计算,从而得出本次沉降量、累计沉降量等沉降指标。
6 实测数据分析
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本次共选择26处具有代表性的52个桥墩进行了架梁过程沉降监测的数据分析。
6.1 各荷载阶段沉降量分析
通过对56个桥墩的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各阶段沉降情况如表2所示,表中数据均为56个桥墩的平均值。
表2 架梁过程沉降监测各阶段沉降量及荷载情况统计
6.2 荷载情况分析
各阶段荷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梁体、架桥机、运梁车自重,其中32m简支梁自重约840 t,架桥机自重约500 t,运梁车自重约380 t。结合架梁的施工工艺,各观测阶段的荷载如下。
架桥机上墩:该阶段主要荷载为架桥机的自重,分配到观测墩上的荷载约为250 t;
第一片梁架设:该阶段主要荷载为第一片梁的自重和架桥机的自重,分配到观测墩上约为670 t;
第二片梁架设:该阶段主要荷载为第一、二片梁自重以及架桥机、运梁车的自重,分配到观测墩上约为1 280 t;
第三片梁架设:该阶段主要荷载为三片梁的自重总量和运梁车的自重,分配到观测墩上约为1 450 t;
架梁完成(恒载):两片梁的自重,分配到观测墩上约为840 t。
7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桥墩在架梁过程中,随着荷载的不断增加,其沉降量也在不断地增加,直到运梁车托载第三片梁经过的时候荷载达到最大值,桥墩沉降量约为1.5 mm。通过回归分析,在架梁过程中,桥墩沉降量与荷载的对应关系式为:h=0.001T-0.11。当运梁车和第三片梁卸载(恒载)后,由于桥墩荷载减少,桥墩会产生0.2mm左右的回弹现象。
从无砟轨道系统的结构设计来看,虽然桥梁在线路开通运营时还会产生其他荷载,如桥面附属工程自重、无砟轨道自重、列车运行产生的荷载等,但是这些荷载总量远达不到架梁沉降监测过程中的荷载。通过长期观测,由后期荷载以及桩基残余沉降所引起的桥墩沉降量约为0.5 mm。
[1]GB/T 12897—2006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S]
[2]TB 10601—2009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