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平台建设意义及价值①
2012-11-29周莲茹程颖
周莲茹 程颖
(1.河北省儿童医院 河北石家庄 050031; 2.河北省卫生厅 河北石家庄 050051)
新医政策的出台是以提高医疗质量,减轻患者负担,优良服务于广大群众为落脚点。而患者就医过程离不开用药,因此用药的合理性,在医疗过程中将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起关键性的作用。随着医药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务工作者对疾病发病机理认识也不断深入,临床用药数量和种类日益增多,用药即有普遍性原则,也有个体的需求。用药的选择性、科学正确的合理性以及联合用药的应用效果都将是较为复杂的问题。基于以上原因,用药的科学正确的监测和评判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初步的探讨。
1 合理用药监测管理系统平台应用的背景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2种或多种药物通过相同或不同途径给予后,在体内产生的联合反应[1]。广东省药品不良药品反应中心提供1998年至2006年,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不良反应报告从519到36932份平均增长率为170%,目前:我国不良反应上报和发现系统存在着严重填报质量问题或者偏差,但如果医院建设应用了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则保存了处方情况的真实性,并通过这个系统数据库,查询合理用药以及不合理用药的真实情况分析及统计,将对用药不良事件的预防起到科学有效的作用。
2 合理用药监测管理系统平台建设价值及方法
2.1 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现;药物不良事件对患者带来的危害十分严重
及时发现减少杜绝需要科方法和手段。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有时不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可能是假药、劣药、不合理用药、滥用抗生素,质量标准不足以控制[2]。早期这些资料都是以书面文字性或以散在的电子文档方式存储,很难准确迅速全面的为临床提供信息,通过建立计算机数据库和开发相应的监测管理系统能够统计和分析出来。
2.2 能达到5个坚持的目的
临床用药应做到5个正确:即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剂量、正确的药物、正确的给药途径、正确的病人。在公众日益增长的药品安全需要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地情况下,需要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即信息技术,才能达到以上的目的。
2.3 完善风险预警机制,提高风险认识能力
药品风险的根本来源主要有2个:一个是自然风险,包括已知和未知的不良反应,另一个是人为风险:如不合理用药、药品质量、药品差错、社会管理因素、认识能力不足。一个好的药品风险管理体系,需要“三个支点”:(1)预先评估和发现风险;(2)风险发生后的处理、防治危害蔓延和药害的发生;(3)检讨现有机制和制度,分析存在的漏洞及时予以纠正,以上“三个支点”直接决定着药品安全风险的控制效果。计算机应用系统能够科学的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准确及时的提高风险的认知能力。
2.4 合理用药监测管理系统能抓住3个环节
药品购进环节,药品应用过程监测,药品应用后评估、分析、反馈和改进。同时让群众及患者对药品风险性充分认识和理解,使医院坚定不移地贯彻合理用药的策略,有效监测不良事件以及对药品风险管理。建立申请的品种应该有安全评估;高贵药品品种的切换制度、剂型、规格的选择要按着临床价值精选,建立预警制度。
2.5 从药品购进的系统监测
选用统一招标的药品,严格按基本药品使用审查,医院内药品使用目录与国家、与省药品使用目录关联、审查统计;自动筛选非招标药品、非基本药品、基本情况,对筛选的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在购进环节上最大限度减少不合理药品、不合格厂家药品、自购药品的购进和使用。系统公开、透明、公正,起到的作用是有效的,可行性的。
2.6 医院内医生工作站嵌入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系统起到以下作用
(1)医生学习的工具,监测系统有标准、规范、有权威性的药品字典,医生随时点击右键查看任何一种药品,药品有效成分、代谢途径、用药方法、禁忌、不良反应等全部。(2)在开写医嘱过程,给予自动系统审查,针对医嘱对应的患者,作出该药品不合理警戒,针对病情等,如果是2种药品同时应用则综合判断2种药品相互之间的效果是否有不合理状况。警减以危害的严重程度用不同的颜色图标以于提醒和警示,医生同时按着警示查看,警示的详细说明,同时以及纠正和改进。
2.7 管理部门利用临床用药管理系统,收集合理所有用药信息,分别对不同的角度、不同科室、不同级别的医务人员进行统计分析
在统计分析后、找出规律、找出风险点、找出风险区域及个案,进行追踪和回顾,结合临床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分析,及时反馈到决策领导和使用科室,然后作出制度及临床行为的调整和改进。
3 合理用药监测管理系统平台应用的效果
研究发现,抗菌药物引起的ADE居首位,(1)由于用量较大,(2)由于此类药的滥用[3]。药物不良事件中1/3是可以预防的,在可预防中,医嘱(49%)验抄(11%)、调剂(14)、投药(26%)[4]可见医药一项占比很大,自2010年应用以上监测系统以来,根据系统实时统计:全院严重警减下降20%,一般警减下降36%,手术科室严重警减下降10%,一般下降20%,非手术科室严重警减下降15%,一般下降25%,重症科室严重警减下降9%,一般下降12%。治疗质量有关指标见表1。
表1显示:治疗质量明显提升,主要是问题处方明显减少。患者住院药费占比增长率下降;患者平均住院日缩短;患者治愈好转率升高。
表1 2010、2011年新生儿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与愈后对比表
[1] 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1.
[2] 杨樟卫,胡晋红.计算机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应用和展望[J].中国药房,2006,19(7):455.
[3] 张晓伟.从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看合理用药看合理用药的必要性[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0,30(11):735~737.
[4] 杨樟卫,胡晋红.临床用药辅助决策的对合理用药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评价方法[J].中国药房,2006,1795: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