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路窄,人生路宽

2012-11-28舒炜

廉政瞭望 2012年11期
关键词:世道人生路马云

舒炜

一位前辈曾在我面对浩瀚工作呈哈欠连天、苦大仇深状时发出过警告,当你这样的年轻人都开始经常抱怨了,那真应该警醒,难道你遇到了什么重大到要改变命运的打击吗?不是的话,最好去照照镜子,不能因为你一脸的阴郁,就不负责任地把负能量传递给社会,这样做毫无价值。就算是次重大打击,正确的态度也应该选择承受,并做出点改变。

或许,大部分和我一样的人都从小产自于一个大棚,从小就被规范了行为,按照师长们的规划,成长为希望看到的那种作物。我们只好争着整齐划一地长大,一旦遇到挫折,就有被连根拔起的痛感。

生活就在眼前,怎么选的权力一直掌握在每个人手里。正如我们这组策划中要关注的那几个上世纪80年代的高落榜生一样,他们本是按照理想状态下的华山一条路积极进发,在遭遇人生的三岔口后,几经努力和权衡,却做出了不同选择。

我们无意去寻找那些最终成功者的通关秘笈,也不愿意简单堆砌若干失败者的“墓志铭”。我们仅从几个80年代高考落榜者的历史现场出发,以便形成一个立体的表现角度。每个人都有失败的时候,失败不能判决个人能力,更不能决定个人命运,而真正决定命运的是面对失败的态度,而我们看重这些态度,这是对自己是否负责任的表现。

然而,现实离不开苦难。这是一个容易被各种情绪绑架的社会,只要有人涂抹出一点情绪和不公,就能引燃一部分人的怒气。所以有人喜欢控诉,这是一种看似极具正义感的推卸自我责任的方法。比如周鸿飞爱用抱怨掩饰自己的失败,但说穿了,他缺乏的是斗争的动力和面对社会的勇气。他高考参加了三回,考一次,便多一道烙印,他跟记者抱怨世道不好,没遇到能提携自己的人,但其实80年代,有个好的世道。

有人则喜欢对苦难进行诗化,但常常会成为一种高级的精神鸦片。又如段永生虽有对理想的尊重和强大的落实能力,却熬不过岁月的蹉跎,最终成为草根对自我境遇的一种绝望。

沒有绝对的公平,也没有绝对的不公平。正如徐元武一样,生活充实的人,须得首先改变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并逐渐积累人生的智慧。其中最重要的是能把身段放低,到社会中去打磨和锤炼。

成功和失败之间为什么非要划定一条那么明显的界限?很多人站在十字路口,想到胜负难料的结局,有的会踌躇满志,有的却早已意兴阑珊。1982年,马云18岁,高考数学才考了1分。之后,马云当过秘书,也踩过三轮车。后来他看到了路遥那部小说《人生》,才改变了想法,决定重新参加高考,到第三次,终于成功。

当然,对更多的普通人而言,纵然你没有任何一方面的天赋,或天生拙于言辞,但有时候,明知道失败也敢尝试的勇气未尝不是一种美。落榜生发迹,并非传奇,我们也无意过度阐释。因为在那样或这样的时代里,每个人总能找出生活,或者说生存下去的美好,冲这个,总可以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点什么。

猜你喜欢

世道人生路马云
瞻前顾后走好人生路
漫漫人生路,感恩每一场遇见
马云:提前退休做一个让自己喜欢的人
毒蛇计划
风雨人生路
毒蛇计划
马云,你听我说
草地
打个平手
守规矩才能走好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