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 “五级防护”心理干预效果评估
2012-11-28韩秀华
韩秀华
(河北省张家口市建国医院,河北 张家口075000)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由2000年的1 000万人将增加到2020年的1 500万人,而发展中国家将占60%[1]。恶性肿瘤本身及其因治疗带来的躯体功能、身体形象、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家庭关系等的变化,使患者产生多维度的不良反应,因此,对肿瘤患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是十分必要的[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01—2012-10月张家口建国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52.54±13.02)岁。研究对象选入标准:①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的恶性肿瘤患者;②文化程度小学以上知情同意者;③自评抑郁量表得分≥50分,预计存活6个月以上的患者;④排除智力障碍、精神疾病或伴有脑转移的患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家庭收入、职业、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及其他肿瘤相关方面等一般情况差异均不具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干预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心理干预,构建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危机的 “五级防护”;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与生活指导。
①一级防护:肿瘤患者的自我调节。
②二级防护:肿瘤患者、家属及病友的互帮互助。
③三级防护:医护共同参与。
④四级防护: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参与。
⑤五级防护:使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到癌症治疗是一种社会行为,并积极参与到治疗当中。
1.3 评定工具
1.3.1 基础调查问卷 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病变部位、恶化程度、患者本人是否知情、是否伴有疼痛以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
1.3.2 自评抑郁量表(SDS)[3]该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评定抑郁情绪量表。依据该量表评分可判断患者抑郁的程度,中国常模SDS的分界值为53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3.3 生命质量测评问卷(QLQ-C30 3.0)[4]生命质量测评问卷(QLQ-C30 3.0)包括5个功能量表,3个症状子量表,6个单项测量项目和1个整体生活质量量表。依照生命质量评分手册,计算出各项原始分与标准分。症状领域得分越高表示症状或问题越多;功能性评分与总体健康状况分值越高表示功能状况与生命质量越好。
1.4 资料收集与分析
干预前后分别发放基础调查问卷,应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生命质量测评问卷(QLQ-C30 3.0)进行评分。收集、整理资料,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抑郁情绪得分比较见表1。
表1 心理干预前后抑郁情绪得分比较(分,±s)
表1 心理干预前后抑郁情绪得分比较(分,±s)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 P值干预组 50 56.65±5.02 46.68±6.06 <0.01 0.01对照组 50 56.17±4.62 54.85±6.45 >0.05 P值 >0.05 <
干预组抑郁情绪标准分在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干预前两组间抑郁情绪标准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间抑郁情绪标准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干预前后生命质量改变情况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生命质量改变情况(±s)
表2 干预前后生命质量改变情况(±s)
生命质量条目 干预组(n=50)对照组(n=50)干预前 干预后 P值 干预前 干预后 P值1.82±16.12 0.575角色功能 49.43±13.35 61.29±17.96 0.047 54.30±17.33 50.58±22.05 0.191认知功能 64.37±22.16 74.72±15.19 0.031 70.14±20.52 74.75±13.54 0.766情绪功能 59.48±17.35 74.51±12.15 0.045 62.66±16.83 63.24±18.63 0.764社会功能 56.00±25.49 67.75±21.50 0.028 58.06±27.52 57.47±22.08 0.596乏力 42.52±22.25 42.65±16.88 0.922 52.42±16.98 50.14±20.41 0.542疼痛 28.16±20.45 25.86±22.54 0.588 28.75±17.46 30.64±19.78 0.295恶心呕吐 25.30±15.09 19.54±15.48 0.047 30.45±21.08 28.49±13.73 0.473气促 27.22 28.32 0.712 33.57 32.55 0.239失眠 34.33 24.36 0.003 30.92 33.24 0.342便秘 26.30 28.95 0.858 28.45 30.97 0.155腹泻 32.33 30.79 0.355 28.79 30.38 0.730食欲丧失 32.97 27.25 0.090 28.19 33.72 0.281经济困难 62.07±30.51 47.13±33.94 0.005 48.39±29.61 46.24±26.77 0.498总体健康状况 48.85±18.18 62.65±16.32 0.002 52.42±16.96 5躯体功能 69.89±19.89 74.02±16.07 0.038 67.97±22.14 6 1.62±15.58 0.548
干预组生命质量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状况、恶心呕吐、失眠和经济困难在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干预后生命质量各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干预前两组间生命质量各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干预后两组间生命质量各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癌症一旦确诊对患者就意味着极度的痛苦与死亡,大部分患者会产生严重的情绪障碍,其中抑郁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心理危机⑸。有关报道显示,癌症患者抑郁的发生率国外为10%~15%[6],国内为25.8%~58.0%[7]。据希腊学者研究表明,抑郁是对患者生命质量影响最明显的负性情绪,社会心理因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严重的心理情绪障碍将加重病情并影响治疗效果,如促进肿瘤复发、转移、恶化以及降低生活质量、延长住院时间等[8]。本研究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构建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危机的 “五级防护”,可充分调动肿瘤患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其进行身心全面调整,有效地缓解患者心中的各种压力和矛盾冲突,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
3.1 肿瘤患者的自我调节
定期组织患者活动,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开设与心理学有关的课程、讲座、培训,进行肿瘤康复知识的教育,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3.2 促进肿瘤患者、家属及病友的互帮互助
通过参与组织活动,患者、家属及病友进行良性互动,鼓励他们相互支持、相互激励、乐观情绪相互感染,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增强对抗癌症的信心和勇气。
3.3 医护共同参与
对晚期病情危重者,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说服他们转变观念参与心理咨询;保证其心理问题得到有效及时的解决。
3.4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参与
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共同参与,针对不同个体的心理问题,给予专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解除心理困扰,消除其不良情绪,引导其进行心身全面调整,掌握症状的自我管理,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那些有疼痛、转移、复发的癌症晚期患者,由医护人员,心理健康中心共同参与,减轻患者的痛苦,在精神和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理解和支持,实施临终关怀,减轻悲观绝望的情绪,维持生命最后的尊严。
3.5 使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到癌症治疗是一种社会行为,并积极参与到治疗当中
癌症治疗需要得到癌症患者的家庭、朋友、工作单位乃至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提高患者及家属重对社会支持的认识,帮助癌症患者特别是老年癌症患者扩大社会支持网络,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有效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National cancer control programmers:policies and managerial guidelines [C].Health &Development Networks,2002:17.
[2]黄丽,罗健.肿瘤心理治疗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6-107.
[3]张明园主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第1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4-38.
[4]万崇华,陈明清,张灿珍,等.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中文版评介 [J].实用肿瘤杂志,2005,20(4):353-355.
[5]李彩云.癌症患者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J].护理研究,2002,18(13):1140-1142.
[6]吴晴,王崇顺,周小寒,等.癌症患者抑郁情绪的调查分析 [J].癌症,1998,17(5):380.
[7]陆敏,徐荷分,夏媛媛,等.癌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调查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3):60.
[8]陈德风,郎红娟.胸腔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障碍调查与心理干预效果 [J].现代肿瘤杂志,2007,15(7):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