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兴趣教学初探

2012-11-27周芳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2年29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激发兴趣

周芳

摘要: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内部动力,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越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高,掌握知识就越快。那么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促进高效学习,让课堂学习快乐起来?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9-7053-02

当今世界,社会进步一日千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在这知识“爆炸”的时代,计算机是我们生活、工作、学习不可少的工具。初中信息技术虽非考试学科,但对学生的终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必学的基础学科,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初中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笔者在多年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总结以下几点:

1 精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带着兴趣学习,枯燥无味的知识就会变得生动有趣,被动的学习也会变成主动。课未始,趣先行。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乐学不倦。同时,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接受外来信息和知识,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各种器官实现的,是先有感觉后有认知。因此,在讲课前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动画补间”动画——旋转的风车一课时,我先问学生小时候玩过风车吗?你的风车是怎么做成的?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先让学生回忆、讨论、回答。接着教师展示几个小动画:单个匀速旋转的风车、一排匀速旋转的风车、由快到慢旋转的风车、由慢到快旋转的风车。教师重点提醒学生观察单个匀速旋转的风车,此动画由哪些元素构成的,什么在动,什么不动?在Flash8中至少用几层来实现?学生学习兴趣大增,跃跃欲试。

教师要感染学生,先要感染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激情,而急于传授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激趣引导,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2 注重自主实践操作,品尝成功乐趣

动手能力就是一种实践能力,是探索科学必须具备的能力。学生——教育的产物,将担负为国家、为世界寻找科学真理的重任。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实践。

如在学习“旋转的风车”这一动画补间动画时,以前我总是担心学生自学学不会,于是我演示一步,让学生做一步,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全班有六十多位学生,结果只有几位做成功。如今我痛定思痛,狠下决心,一步也不讲,让学生对照课本、参考学案进行自主实践,结果大大出乎我的预料,全班竟有一半多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尝到成功乐趣的学生,看到老师和同学欣赏的目光,自觉指导帮助同学,形成了互帮互学的好风气。

爱因斯坦说过:“你要知道科学方法的实质,不要去听一个科学家对你说些什么,而要仔细看他在做什么。能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才是真理。”扬振宁博士也曾说过:“成功的奥秘在于多动手。”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因此要注重自主实践操作,给学生品尝成功乐趣的机会。

3 借助实物演示,将抽象概念形象化

教师通过实物、模型等教具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提出新问题,从解决问题入手,自然地过渡到新课学习的技法。此法有利于形成学生生动的表象,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感性经验。因此,这种方法对小学生比较实用。

教师通过实物演示导入新课,即可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增强直观教学效果,给学生留下清晰的表象,为学生感知、理解知识创造了条件,又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例如在学习Flash动画制作时要用到一个“层”的概念,这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难以理解的概念。于是我自制了一个实物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我在三张透明胶片上用彩笔分别绘制了一架飞机、一艘轮船、一幅大海蓝天背景图。我将背景图胶片放到后面,飞机、轮船的胶片放到前面,三张胶片叠放到一起。当我移动飞机胶片时,感觉到飞机在蓝天上飞行;当我往相反方向移动轮船胶片时,看到轮船在海上航行。通过这一实物演示,直观地告诉学生:Flash的层就像透明的胶片一样放置着不同的动画图像,当其中的一部分图像运动时,就会产生出动画。接着我让学生思考:如果我将飞机、轮船画在同一张透明胶片上,飞机、轮船还能往不同的方向移动吗?显然不能,这样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在Flash动画制作中不同的动作要占用不同的层。这样学生对为什么要进行动画分层有了直观认识,化解了难点,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4 提倡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存在差异,通过“合作学习”,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基础好的学生自愿主动地帮助基础弱的学生,也让原本不自信的学生找回了自信,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提高了效率,使教师布置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例如在讲授完“FrontPage”以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用三课时制作“美丽的家乡”网站。在网页中可以有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四个学生为一组,各成员依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合理的分工,明确自己的任务。课下完成素材的搜集、版面布局的设计草图。上课时完成网页的制作。最后由小组长展示本组的网站,由老师和同学共同评选出最佳作品。这个任务中涉及到各种技能的运用,如:文字处理、图像处理、声音处理、网络知识等多种操作技巧。由于每位学生对于某种软件的掌握程度不同,各有所长。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这项综合性的任务,在合作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这样不仅有利于他们取长补短,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为了让自己的小组作品被评为最佳作品,在制作的过程中,各小组成员各尽其能、各负其职。如:负责搜集素材的同学用尽了各种途径来搜集素材:图书、网络、报纸等,负责版面设计的同学有用表格布局网页的、有用框架布局的、有表单网页结构的……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得到了发展,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培养,同时他们经历了共同完成综合性任务的过程,品尝到了成功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最大的动力来自学生对学科本身所产生的兴趣,当学生对所学知识表现出极大兴趣时,他们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学习中,他们就会积极主动思考、认真研究,从而取得好成绩。因此,只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善于运用各种方法就一定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李文娟.名师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有效途径[M].北京:九洲出版社,2006.

[2] 苏联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 郑金洲.教学方法应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激发兴趣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