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陈氏与杨氏太极拳发展对比研究
——基于湖南省第二届太极拳锦标赛的调查
2012-11-27马烨军巩子天胤易新明
邓 尧 马烨军 巩子天胤 易新明
(1.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2.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
湖南省陈氏与杨氏太极拳发展对比研究
——基于湖南省第二届太极拳锦标赛的调查
邓 尧1马烨军2巩子天胤1易新明1
(1.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2.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研究法对陈式太极拳和杨式太极拳的运动员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以湖南省第二届太极拳锦标赛中的陈氏、杨氏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运动员构成差异,总结二者的优势与劣势,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二者的发展与进步,对二者的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并探讨湖南省太极拳发展的改革和发展的思路,以期为新时期各流派太极拳在湖南发展方向提供有益的参考。
太极拳 发展 比较
1 湖南省第二届太极拳锦标赛陈氏、杨氏运动员人数比较
表1 各地区参加陈氏和杨氏太极拳运动员统计
本文对报名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中,除去各学校代表队队员,人数为陈氏36人,杨氏21人,从表1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娄底市参加陈氏太极拳的最多,为12人,其次为常德市,为4人;参加杨氏太极拳最多的也为娄底,为5人,其次是长沙、邵阳、岳阳,均为4人。由表1可以明显地看出,陈氏运动员分布12个地级市,基本遍布湖南省的各个区域,处于一种全面开花的状况;而杨氏太极拳运动员分布区域只有长沙市、株洲市等8个地级市,且集中于湖南省中部。
2 陈氏、杨氏太极拳运动员构成分析
图1 陈氏、杨氏太极拳运动员年龄构成百分比
太极拳教练员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来衡量其太极拳教学水平是不全面的。但文化程度的高低,势必对教练员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教学能力等方面有所影响。一般来说,文化程度高的人,可以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比如生理解剖学、中医学等知识,同时也更容易理解太极拳的内涵和太极拳的运动体系及原理。教练员很容易将自己体育锻炼的行为和意识传递给他的学生,所以教练员的文化程度,关系着这个同质群体的质量发展。
将表2中的数据分别用Spss17.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分为3个集群,得出表3: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陈氏太极拳的教练员文化水平的
陈氏、杨氏太极拳运动员年龄构成百分比,可以观察出,杨氏太极拳运动员的年龄在主要集中在40-49岁和60岁以上,而陈氏太极拳运动员则比较平均,两个峰值在20-29岁和50-59岁,分别占的比例为14.52%和22.58%。整体上来看,太极拳的练习者主要集中在40岁以后的年龄段中,由于身体机能水平也大幅下降,为了防治疾病、增进健康为目的,更适合于养生,所以老年人选择练习姿势舒展大方,速度缓匀的杨氏太极拳;陈氏多蹿蹦跳跃,腾挪闪战,弹抖发劲,更多的是被青年人所接受,因为青年是未来的主力军,所以陈式太极拳各地建立太极拳分会是成功的,从2002年高培根同志在湖南岳阳成立第一个陈氏太极拳分会,到2008年湖南省太极拳运动协会的陈式分会,陈氏太极拳目前已经发展遍布湖南各地区。而湖南省各地的杨氏太极拳辅导站,如长沙市烈士公园杨氏太极拳辅导站,据一名老拳师讲,最鼎盛的时候有500多人进行练习,目前每天不足50人在练习。
3 陈氏、杨氏太极拳教练员学历分析
表2 陈氏、杨氏太极拳运动员及教练员文化程度分析
一类聚类主要为高中及以下,而杨氏太极拳的教练员文化水平的一类聚类主要为高中及以下和专科学历,所以杨氏太极拳在教学优势上略胜于陈式太极拳。
表3 陈氏、杨氏太极拳教练员聚类分析
4 陈氏、杨氏太极拳运动员练习太极拳的动机
表4 陈氏和杨氏运动员练习太极拳的动机分布(多选)
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其基本含义是: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一定目标,以满足个体的念头、愿望或理想等。人的行为总是有目的的,而每一种动机都在为满足自身的内在需要,从陈式、杨氏太极拳运动员动机分布表中可以得知陈氏和杨氏运动员选择练习太极拳的目的是不同的,陈氏运动员的动机排在前三位的是预防疾病、修身养性和缓解压力,而杨式太极拳运动员的动机排在前三位的是养生长寿、预防疾病和修身养性。陈氏太极拳和杨氏太极拳虽然理论基本相同,但运动体系和方式不尽相同,陈氏太极拳常带有发劲的动作,陈小旺大师曾提到陈式太极拳的特点,即“腾挪闪战,圆时缓慢方时刚”,而杨氏太极拳是一种舒展大方,速度缓匀,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崔仲三说过“杨式太极拳的动作连贯主要指动作之间的感觉,动作是外形,内心是感觉,通过内心而发的动作,给人的感觉才是一种美”。因此不同动机的人们就有为了自己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种类的太极拳。这也说明太极拳的多元价值,在不同太极拳主要的体现也略有不同。
5 陈氏、杨氏太极拳潜在机遇比较
图2 陈氏、杨氏太极拳潜在机遇比较(n=83)
在问卷调查中,运动员面对着太极拳这两大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对陈氏、杨氏太极拳的机遇意见不一,统计出的陈氏太极拳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国际化、文化品牌,而杨氏太极拳爱在前三名的分别是社会老年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国际化。太极拳发展的动力,就是增加消费者的数量,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陈式太极拳应抓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遇,扩大到国际化,打出自己的品牌;对于杨氏太极拳,应该更多地推广至中老年人,激发中老年人练习杨氏太极拳的热情。
6 调查结果对太极拳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1)目前杨氏太极拳传播方式是传统的、狭隘的,大多数还都是太极拳辅导站进行传播,所以传播太极拳要害首冲传统的传播模式,要从多个角度全面深入传播,陈氏太极拳注重青少年的传播领域,杨氏太极拳可以注重发展健身养生价值功能,将杨氏太极拳引入社区,并随着时代老年化的推进而发展。(2)用新的思维方式发展传统杨氏太极拳,首先要普及基本知识,充分认识自身的作用,同时逐渐改变世人对杨氏太极拳的看法,比如:老年人的运动太极操没有武术味,没有技击意义、偏离了太极拳发展方向等;而陈式太极拳,应该考虑普及与提高的关系。陈氏和杨式太极拳在发展上的路还很崎岖。(3)运动员面对着太极拳这两大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对陈氏、杨氏太极拳的机遇意见不一。我们可以根据杨氏太极拳和陈氏太极拳的不同风格,打造不同风格的文化品牌,打造出长沙市或湖南省特有的太极拳风格。
[1][美]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M].华夏出版社,1987:25.
[2]郭玉成.精武体育会与中央国术馆的武术传播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5(2):76-79.
Comparative Study of Chen-style Taijiquan and Yang——style Taijiquan in Hu'nan
Deng Yao1Ma Yejun2Gongzi Tianyin1Yi Xinming1
(1.Hunan Normal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410081;2.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Lanzhou Gansu 730030)
This article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questionnaire,statistics,swot analysis,comparative method,does detai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layers practicing Chen-style and Yang-style Taijiquan,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discussing their different construction of players team and their different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from different views to analyzes their developing conditions.Then the paper probes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style Taijiquan in Hu'nan,tries to find some useful reference for different style Taijiquan development in Hu'nan province's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a new situation of the sect it isin hunan province.
Taijiquan development compare
G85
A
1004—5643(2012)04—0039—02
1.邓 尧(1986~),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散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