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立奇对肉鸡生长和品质的效应研究
2012-11-22钟晓燕,王晓华,张浩等
昂立奇对肉鸡生长和品质的效应研究
钟晓燕①王晓华②张 浩③张述智③李超③夏 伟③王晓丽③朱绍辉③张守富③徐权汉③(①山东省乳山市畜牧兽医工作站 264514 ②山东省乳山市诸往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③青岛中仁药业有限公司)
通过高密度培养的昂立奇投喂肉鸡,研究了对肉鸡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量为1ml/d·只时,肉鸡平均增重212g,增加了8.2%,料肉比降低了8.47%;鸡肉粗蛋白和脂肪含量分别提高了5.01%和31.8%,特别是游离氨基酸和风味氨基酸含量分别增加了32.8%和37.6%。
昂立奇 乳酸菌 肉鸡 生长 品质 效应
昂立奇是由青岛中仁药业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一种以乳酸菌为主的微生态制剂,本产品能很好的改善动物肠道菌群,增加动物营养,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是一种很好的饲料添加剂。乳酸菌是发酵糖类,是主要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不运动或极少运动,过氧化氢酶阴性的细菌的总称[1]。乳酸菌是广义范畴的概念,是非正式、非规范的细菌分类学名称[2]。乳酸菌的生理功能具有良好的保健和医疗效果,具有阻止致病菌的定植,刺激肠道黏膜免疫功能,降低胆固醇水平,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等功能[3]。
本试验主要从增重、料肉比和死亡率来研究昂立奇对肉鸡的生长性能,通过检测灰分、水分、游离氨基酸、粗蛋白以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考察对肉质的影响。游离氨基酸里的风味氨基酸(如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丙氨酸、和脯氨酸等)作为衡量鸡肉风味的指标[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菌液和肉鸡 试验菌液是由青岛中仁药业有限公司自开发生产的以乳酸菌为主的微生态制剂,有效菌浓度109/ml以上。试验肉鸡是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AA+商品肉鸡。
1.2 试验方法 选用200只1日龄健康雏鸡,分为2个组,每组100只。实验组将菌液投喂到饮水中,用量为1ml/d·头,不添加的一组为对照组。2组的饲料和饲养方式饲养条件都相同。
1.3 肉鸡品质检测 肉鸡养殖到43日龄时,每组宰杀1只公鸡,取鸡胸肉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检测灰分、水分、脂肪和粗蛋白的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由北京爱米诺医学研究有限公司采用LC-MS-MODITOF测定。
2 结果
2.1 昂立奇对肉鸡生长的效应 表1为在肉鸡不同生长阶段的增重、料肉比和死亡率等指标,结果表明:投喂昂立奇的肉鸡增重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料肉比却明显低于对照组,肉鸡死亡率差别不大。说明添加了昂立奇不仅提高了肉鸡的增重效果,而且明显的降低了料肉比。
表1 昂立奇对肉鸡增重、料肉比和死亡率的效应 (g)
2.2 昂立奇对鸡肉品质的效应 表2为投喂昂立奇菌液对鸡肉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投喂昂立奇菌液的鸡肉粗蛋白和脂肪含量分别提高了5.01%和31.8%,特别是游离氨基酸和风味氨基酸含量分别增加了32.8%和37.6%,说明昂立奇可以提高鸡肉的品质。
表2 昂立奇对鸡肉品质的效应 (%、umol/L)
3 讨论与结论
饲喂乳酸菌制剂,既可有效地补充消化道内乳酸菌,又可通过对微生物菌群的调控,促进有益菌的生长繁殖,使有益菌在数量和作用强度上占绝对优势。乳酸菌在动物肠道内生长繁殖,为动物机体提供多种消化酶、B族维生素、氨基酸及促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有利于机体对饲料的消化吸收,促进畜禽生长,同时能提高机体对钙、磷和铁等元素的吸收率[5]。本研究发现,通过饮水添加昂立奇每只肉鸡的平均增重量为212g,增加了8.2%,料肉比降低了8.47%。对肉鸡品质的研究表明:投喂昂立奇的鸡肉粗蛋白和脂肪含量分别提高了5.01%和31.8%,特别是游离氨基酸和风味氨基酸含量分别增加了32.8%和37.6%。这说明昂立奇不仅可以明显提高肉鸡的生长速度,而且可以提高肉鸡的品质,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1] 李国芝, 武建新, 苏东海等. 乳酸菌的研究进展[J]. 中国乳业. 2012, 121.
[2] 凌代文, 东秀珠. 乳酸菌的分类鉴定及实验基础[J].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
[3] 郭兴华. 益生乳酸细菌——分子生物学及生物技术[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4] HongJun Lu. A Study of Changes in Heating processes of Water-soluble Flavor Precursors of Pork, Proceedings 2ndAsia and pacific Congress of Meat and Technology ,November 21~25,125-131.
[5] 张小雷, 武盼芝, 李玉东等. 乳酸菌制剂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调查[J]. 中国畜牧业. 2012. 10: 58-59.
(2012–07–31)
S816.7
A
1007-1733(2012)11-0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