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引迪氏跳小蜂与本地粉蚧长索跳小蜂的竞争比较

2012-11-22潘志萍方天松余海滨徐家雄陈沐荣

环境昆虫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寄生蜂湿地松小蜂

潘志萍,方天松,余海滨,徐家雄,陈沐荣,曾 玲

(1.广东昆虫研究所,广州510260;2.广东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管理办公室,广州510173;3.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州510520;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昆虫生态室,广州510642)

湿地松粉蚧Oracella acuta(Lobdell)是一种繁殖快、危害大、防治难的外来有害生物,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害虫 (金明霞等,2011)。湿地松粉蚧的入侵和不断扩散蔓延给我国的松属植物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目前,其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等地林区 (余海滨等,2009)。国内一些专家也开展对湿地松粉蚧的生物学、生态学及防治方法等研究。多种生物防治措施和化学防治措施虽在实验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林间防治的效果却不能令人满意,未能控制其为害及阻止其继续扩散 (潘务耀等,1994;周昌清等,1994;汤才等,1995)。庞雄飞等 (1994)和周昌清等 (1994)认为,尽管捕食性天敌对湿地松粉蚧控制作用较明显,但是仍不能单独控制湿地松粉蚧种群数量的发展,并提出从引进原产地的有效天敌是防治这种新害虫的重要途径。为了控制湿地松粉蚧的扩散和危害,广东省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总站从1996开始从湿地松粉蚧原产地美国引进3种优势寄生天敌,其中迪氏跳小蜂Zarhopalus debarri作为优势寄生蜂之一引入,进行室内繁殖,应用于林间防治。

粉蚧长索跳小蜂Anagyrus dactylopii(Howard)是1997年广东省森林防治站的技术人员首次在台山市冲篓镇湿地松粉蚧为害的湿地松林中发现的几种本地寄生蜂中最常见、占优势的一种跳小蜂,寄生率较高,在个别林地已初步形成种群,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任辉等,2000)。

当两个物种的生态位相似的时候,往往发生种间竞争。通常这种竞争是由于共同资源的短缺而引起的,或是有机体在寻找资源过程中直接损害其它个体 (张学武等,1991)。因此,作为外引蜂无可避免与本地蜂展开资源的竞争。本文报道主报这两种寄生蜂,迪氏跳小蜂Z.debarri和粉蚧长索跳小蜂A.dactylopii竞争的结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在广东省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总站昆虫繁育室内完成。供试的湿地松粉蚧寄主植物为4~5年生的湿地松或火炬松。供试虫源采自广东台山、高明等地方,采用带湿地松粉蚧的湿地松松枝进行刮卵、敲虫、制成卵卡,并经严格检查不携带寄生蜂。将卵挂在湿地松盆苗或火炬松盆苗上进行繁殖,放入室温21~27℃、相对湿度为60%~85%的温室里进行培养,待其孵化、定居、发育至供试虫态。

供试的迪氏跳小蜂由美国农业部林务东南试验站提供,用航空快件将蜂蛹或蛹团,包装后用特快专递邮寄到广州,即送入检疫实验室进行收蜂和检疫处理,供试。粉蚧长索跳小蜂是采自广东省台山市部分林地的湿地松枝中挑出来的蛹进行单头培养羽化而获得。

1.2 试验方法

1.2.1 两种寄生蜂室内竞争的方法

在温度21~27℃、湿度60% ~85%条件下,在一棵盆苗中同时引入已交配的迪氏跳小蜂和粉蚧长索跳小蜂成蜂,雌雄配比为1.5~2∶1,并喂食5%蜜糖水,采用套绢纱网将其释放到繁育室内松苗上。试验设4个处理,两种蜂数量之比为1∶1、2∶1、1∶2及对照组。每一处理组重复3~5次。羽化当天,按照上述配比将指形瓶中的寄生蜂引入树苗里,套网观察直至寄生蜂死亡为止。放蜂后23~25 d剪松梢进行检查,最后将检查过的松梢置于收蜂箱内进行收蜂。记录羽化的成蜂数量并解剖未羽化的蛹,若被寄生则加入成蜂数量中。

1.1.2 迪氏跳小蜂的释放方法与林间调查

1998~2000年,分别在广东省台山、高明等地选取3个湿地松粉蚧发生较严重的松树林作为放蜂点,采用套网和散放相结合的方法释放迪氏跳小蜂。当迪氏跳小蜂羽化后雌雄蜂按2∶1配比导入指形瓶中,喂以5%蜜糖水,及时拿到林间释放,对样树进行标记。并从1999年开始,还进行重复接蜂的试验,采用同一样树多次放蜂的方法,即在样树子代蜂羽化期间再次释放种蜂,以增加子代天敌找到异性交配的机会。在放蜂后20~28 d与每年4~6月湿地松粉蚧发生高峰期及9~10月粉蚧数量较高季节对各放蜂点进行系统的调查。

采样方法:在放蜂点样树定期抽查。对样树树冠中层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采8~10个松梢进行检查,并记录结果,最后将检查过的枝条用收蜂箱进行收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种寄生蜂室内竞争结果

结果显示,本地蜂粉蚧长索跳小蜂A.dactylopii竞争中获胜,同时也表明这两种寄生蜂在混合种群中是互相排斥的。从表1可知,当两种寄生蜂数量为1∶1的情况下,迪氏跳小蜂只寄生了6头湿地松粉蚧,而粉蚧长索跳小蜂则寄生了43头,寄生数量是迪氏跳小蜂的7倍多;即使在成蜂数量占优势的情况下,迪氏跳小蜂的寄生也较少。在没有本地蜂干扰的情况下,迪氏跳小蜂寄生总量略有增加。而粉蚧长索跳小蜂数量无论处于优势还是处于劣势,在寄生总量占绝对优势。说明了粉蚧长索跳小蜂的存在对迪氏跳小蜂的寄生行为有干扰的作用,在寄主选择、食料、空间等方面形成了竞争,迪氏跳小蜂在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

表1 迪氏跳小蜂与粉蚧长索跳小蜂的竞争比较Table 1 The competition of two parasites,Zarhopalus debarri and Anagyrus dactylopii

2.2 林间调查结果

1998~2000年期间,释放了迪氏跳小蜂雌成蜂453头雄成蜂227头,合计680头,调查了30次,共检查样树枝梢2446条。从表2可知,3个外引蜂释放点,没有发现迪氏跳小蜂子代蜂,表明迪氏跳小蜂在林间尚未建立起稳定的种群。

与此同时,对3个释放点进行引进蜂林间定居情况调查同时,发现几种湿地松粉蚧本地寄生蜂。3年共采集到蛹壳504个,收集到本地寄生蜂230头。其中,粉蚧长索跳小蜂是寄生湿地松粉蚧的本地优势寄生蜂,而且种群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本地寄生蜂的存在,与外引蜂形成的竞争关系,或许是外引蜂不能建立稳定种群的原因之一。

表2 迪氏跳小蜂林间释放统计 (1998~2000年)Table 2 Statistics of Zarhopalus debarri released(1998~2000)

表3 迪氏跳小蜂林间释放定居检查结果 (1998~2000年)Table 3 Result of Zarhopalus debarri settled situation after released(1998~2000)

3 结论与讨论

本地天敌包括粉蚧长索跳小蜂对外引蜂迪氏跳小蜂的生存空间产生干扰,相互竞争对迪氏跳小蜂寄生行为产生影响。粉蚧长索跳小蜂是寄生湿地松粉蚧的一种本地最常见的、主要的寄生蜂,即使在湿地松粉蚧种群凋落时也能找到替代的寄主,使种得到繁衍,但是否从果园转移而来需要进一步研究 (任辉等,2000)。在室内,寄主供应充足而且种群数量占优的情况下,迪氏跳小蜂仍然竞争不过粉蚧长索跳小蜂。湿地松粉蚧在广东省的分布区属热带亚热带,湿地松林间只有湿地松粉蚧一种介壳虫,而且种群数量大起大落,非常不稳定,对寄生蜂的繁殖不利,使放蜂点迪氏跳小蜂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一定的种群 (余海滨等,2009)。现在放蜂点中又出现大量的本地寄生蜂,在寄主、食料、空间等方面形成竞争,更加不利迪氏跳小蜂在林间的定居、建立种群。本试验结果表明,粉蚧长索跳小蜂的存在,已经影响迪氏跳小蜂的寄生数量。在湿地松粉蚧一定的数量范围内,随着粉蚧长索跳小蜂数量的增加,迪氏跳小蜂适宜寄生的寄主随之减少,对其寄主选择、食料、空间等方面形成干扰,导致寄生能力下降,而且由于外引蜂种源数量有限,每批次释放时间有间隔,不能适时补充寄生蜂,不利于交配连续产生后代。

因此,深入研究外引蜂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尤显得特别重要,如何选择适宜的时机、适宜的虫态、替代寄主等,进一步提高引进寄生蜂的繁殖力,增强子代蜂的活力有待深入研究。作为一种新发现能寄生在湿地松粉蚧的本地寄生天敌,粉蚧长索粉蚧跳小蜂亦具有良好的前景,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References)

Jin MX,Liu XH,Li GL,Yu XG,2011.Research advances of Oracella acuta(Lobdell)Ferris in China.Journal of Anhui Agri.Sci.,39(25):15365-15367.[金明霞,刘晓华,李桂兰,涂业苟,2011.我国湿地松粉蚧研究进展.安徽农业科学,39(25):15365 -15367]

Pan WY,Pan WH,1993.Preliminary experimental report of chemical control of Oracella acuta.[潘务耀,潘务辉,1993.化学防治湿地松粉蚧试验初报.森林病虫害通迅,6:26-28]

Pang XF,Tang C,1994.A new invasive pest-Problem of Oracella acuta prevention.Forest Pest and Disease,2:32-34.[庞 雄飞,汤才,1994.新侵入害虫-湿地松粉蚧的防治问题.森林病虫通讯,2:32-34]

Ren H,Chen MR,Yu HB,Xu JX,Fang TS,2000.A newly found native parasitoid,Anagyrus dactylopii of loblolly pine mealy bug,Oracella acuta.Natural Enemies of Insects,22(3):140 - 143.[任辉,陈沐荣,余海滨,徐家雄,方天松,2000.湿地松粉蚧本地寄生天敌-粉蚧长索跳小蜂.昆虫天敌,22(3):140-143]

Tang C,Pang H,Tian MY,Ren SX,Pang XF,1995.Studies on the natural enemies of loblolly pine mealybug Oracella acuta.Natural Enemies of Insects,17(4):166-171.[汤才,庞虹,田明义,任顺祥,庞雄飞,1995.湿地松粉蚧天敌的研究.昆虫天敌,17(4):166 -171]

Yu HB,Xu JX,Fang TS,Chen MR,Ren H,Peng JS,2009.A test on rearing the introduced natural enemies of loblolly pine mealy bug,Oracella acuta,in rearing facilities.Guangdo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5(4):16-19.[余海滨,徐家雄,方天松,陈沐荣,任辉,彭及设,2009.湿地松粉蚧外引寄生天敌室内繁殖试验.广东林业科技,25(4):16-19]

Zhang XW,Gu DX,Zhou ZM,1991.Study on the competition of two parasites:Aphytis sp.and Aphytis melinus.Natural Enemies of Insects,13(2):75-78.[张学武,古德祥,周之铭,1991.两种寄生蜂竞争能力的研究.昆虫天敌,13(2):75-78]

Zhou CQ,Jiang H,Pan WY,Yang RH,Yu HB,1994.Prospect of controlling loblolly pine mealy buy Oracella acuta with introducing natural enemies.Natural Enemies of Insects,16(3):114 - 118.[周昌清,江洪,潘务耀,杨瑞华,徐海滨,1994.引进天敌防治湿地松粉蚧的展望.昆虫天敌,16(3):114-118]

Xu WH,Chen JP,Liu B,Meng J,Fang ZX,2011.Dynamic distribution of two spotted spider mite in transgenic bt insectresistant cotton field.Acta Agriculture Jiangxi,23(1):97 - 99.[徐文华,陈建平,刘标,孟军,方志翔,2011.棉叶螨在转Bt基因抗虫棉的棉田动态分布.江西农业学报,23(1):97-99]

Zhang JF,Sun JZ,Wu ZB,Liu JL,1993.Identification of cotton varieties resistant to carmine spider mite and exploration of resistance mechanism.Acta Phytophylacica Sinica,20(2):156-161.[张金发,孙济中,吴征彬,刘金兰,1993.棉花对硃砂叶螨抗性的鉴定和机制研究.植物保护学报,20(2):156-161]

Zhou JS,Yang DG,1999.First reports of Ek9 breeding.China Cotton,26(8):27-28.[周家澍,杨代刚,1999.鄂抗棉9号选育初报.中国棉花,26(8):27-28]

猜你喜欢

寄生蜂湿地松小蜂
湿地松丰产造林技术探讨
孟氏胯姬小蜂种群动态及寄生特性
湿地松和火炬松栽培技术差异
寄生蜂适应性生殖行为策略的研究进展
湿地松人工林生长规律
古桥桨角蚜小蜂与双斑恩蚜小蜂的发育及形态比较
2013 年拉萨市青稞田寄生蜂对蚜虫的寄生率调查
独行杀手寄生蜂
赣南湿地松粉蚧林间种群消长规律调查研究
桉树枝瘿姬小蜂风险分析及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