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我国电视艺术的现状与创新:以湖北经视频道为例

2012-11-22孙喜杰

电影评介 2012年21期
关键词:湖北媒介受众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契机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生态环境发生极大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大众接受信息的方式逐渐多样化,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载体、不同的渠道满足目标受众不同的需求。从思想上改变了人们的传播观念。受众不再只是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制造者、传递者。新媒体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格局,给电视媒体带来巨大的冲击与挑战。至2011年12月底,手机网民规模达3.56亿,手机网络音乐和视频的使用率分别达45.7%和22.5%。云媒体电视在2011年集中亮相,为电视媒体加速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提供新路径;视听新媒体展现出多种业务形态整合发展的强劲势头,跨媒体、跨区域联合运营呈现新局面。但这并不意味着新媒体的出现会使传统媒体消失,也不意味着我们将对电视艺术说再见。在机遇与挑战面前,会进一步激发人的创造力。如何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媒体团队,如何利用新技术突破时间、空间、行业甚至媒介的限制来发展电视自身的建设成为了电视传媒人的重中之重。同时,对应今天的媒介环境,适时的提高大众的媒体教育及媒介素养仍然不可忽视,这将利于我们营造绿色健康的媒介生态环境。

二、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艺术的现状

作为大众传媒,电视在响应中央关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的号召方面肩负着光荣使命。①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电视艺术依然呈现的繁荣景象和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但不可否认的是也使我们一部分人尤其是青少年中出现了一些盲目追星、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审美情趣下降和价值扭曲等现象。我们要正视当前电视艺术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寻求电视艺术健康发展之路。长久以来电视媒体以其自身的优势使电视艺术也成为中国受众主要的精神文化,然而在今天,电视已经不是受众接受信息、享受娱乐的唯一途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及新媒体的压力下,电视艺术的质量也在不断下降,甚至出现大量克隆、低俗的现象,使受众产生了审美疲劳。新媒体改变了媒介的生态环境,央视及省级卫视已经意识到新媒体带来的危机,城市电视台在电视艺术发展上更是举步维艰。人力物力财力的匮乏使其很难开拓自己的发展空间。新媒体又分流电视受众,也从思想上改变人们的传播观念,随时随地接听、收看需要的信息,完全实现信息的双向互动。茶余饭后人们不再是打开电视机,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围在电视机前观看电视节目,而是还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新媒体来获得自己想知道的任何讯息。电视受众越来越老龄化,90后群体很少是电视的忠实观众,他们对电视艺术的生产、策划、营销及推广了解甚少。而新媒体的快捷、方便及全新的视觉感受深深吸引着他们,观众的收视习惯也在慢慢改变。

三、新媒体环境下湖北经视的创新策略

自2009年以来,央视及省级卫视等强劲媒体纷纷进军新媒体,但地区性的城市电视台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在新媒体的发展上面临重重困难。但是,新媒体的发展,媒介间的融合是大势所趋,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形成健康良好的经营模式,走出传统电视媒体收视份额降低、广告收入增长停滞、运营模式单一等困境。湖北经视正式成立于1988年12月1日。2003年实现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是湖北省第一家实现24小时不间断播出的电视频道。近年来,湖北经视始终坚持“现实题材、百姓视角、湖北特色”的节目定位。它记录着一个城市的变迁,影响着市民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使这个本来就没有央视主流媒体资源优势及技术保障的媒体,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受到影响。因为作为中国电视网中覆盖较小的一类媒体,它的整体状况比中央和省台的发展要缓慢很多。可是在我国当前的传播形势下,它独特的功能使其拥有更广的发展空间,那就是充分的展示地方特色,发挥地域优势,让它成为电视媒体中最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核心。借助新媒体的技术及传播平台,在整合新营销中发挥地域优势,从而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使其成为我国的电视产业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力量。

(一)加强合作、整合营销

资金短缺是城市电视台发展的最大障碍。加强城市电视台的合作,共同发展是一条可取的道路。例如2010年5月15日,深圳广电集团主办了城市电视台新媒体发展战略主题论坛,并由全国25家以城市电视台为主的地区性媒体单位共同成立了“城市新媒体联合体”——其将推动各成员单位共同组建运营实体,筹备开办“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并力求帮助各成员单位实现各自的新媒体战略发展目标,推动各成员单位向多平台、多网络、多终端分发内容,在新媒体领域形成品牌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这一举措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作为一个地方性的城市电视台,很难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发挥自身的优势,但是可以在合作的模式下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可让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联合的规模优势,减少重复投资,加快新媒体发展;通过联合体平台可以放大各成员单位的区域影响力和广告价值,形成健康可持续的新媒体发展模式。这一操作模式是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的。2012年湖北经视的改版中就已经体现多媒体运营,依托湖北经视的强势品牌,整合《武汉壹周》,拓展湖北经视帮帮网、手机报,还将推出经视广播,构筑全面立体的观众服务全媒体体系。对于一些重大选题,将实现电视、报纸、广播、网络同步推出,实现对民众的全覆盖。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在新媒体发展的浪潮下,需要与时俱进的勇气,需要在合作中探求更大的生存空间。

(二)准确定位、注重品牌建设

湖北经视在频道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等方面无法与央视及省级卫视“分庭抗礼”,但是它与现实生活、基层群众具有天然的“亲近关系”,而且更容易凸显自身或所在地区的特色,只要利用充分,扬长避短,就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所以要想在有限的空间里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根据自身优势凸显个性,创立品牌。20世纪60年代理论界提出了品牌建设的理论,在品质化不断提高时代,人们在选择产品是忽视功能上的诉求,而是更加注重情感上的满足,所以建立个性突出的品牌形象很重要。对湖北经视来说,品牌的形成不仅意味着有名气、有品位,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电视人与受众交流的核心价值观,能够凝聚受众的情感与信任。比如湖北经视2004年12月18日强力打造的一档大型民生新闻栏目《经视直播》,以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怀把镜头对准在与群众利益最直接、最密切的视角上,赢得了观众的认可。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好的满足受众的需求,2012年湖北经视进行了全新的改版。在“经视心,百姓情,一家亲”的准确定位下,大胆创新。先进的制作理念、时尚的包装设计、多样化的观众互动并与报纸、广播、网络、移动终端相结合,形成立体的全媒体信息传播格局,给观众全新体验。改版后的轻松幽默的《笑长开讲》栏目、品人生百态的情感故事栏目《 天》等等,处处体现家的元素。围绕频道的定位,做强做大的新闻节目《经视直播》,生活服务节目《经视一锅鲜》,公益节目《经视欢乐送》,法制节目《法眼看天下》使其各显特色,在新闻、服务、法制、情感等领域强化节目带的概念。同时全新推出的《经视团购会》、《桃花朵朵开》、《我要找到你》体现了经视服务于百姓的心里。总之,创新中凸显了湖北经视弘扬传统社会美德,打造百姓精神家园的决心。

(三)加强从业人员的素质建设

任何事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媒介竞争亦不例外。注重理论建设及技术更新才能与时俱进。同时在根本上加强媒体制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与道德素质也不可忽视。增强合作意识,团结奋争。掌握传媒的最新动态,提升信息传播的技巧,融入人文关怀。

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湖北经视如何保持自身活力、开拓新的发展方式,是时代给我们出的一道命题。如何创新传播理念及提升文化品格,开拓全新的营销模式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在这场技术的博弈中,最后的赢家不是最具蛮力的一方,而是能顺应时代、应时而变的一方。湖北经视频道的贴近性、系统性、民生性使其拥有了即使是新技术也无法抹杀的天然优势。加强媒体间的合作,在准确的市场定位基础上,凸显自身的个性,丰富电视艺术内容,彰显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1]陈宏前:县级电视台面临的危机以及发展出路[J]《青年记者》2011年14期

[2]湖北经视《经视直播》栏目介绍[EB/OL]http://hb.qq.com/a/20120409/001258.htm

[3]韩建勇、刘俊.新媒体格局下深圳财经电视媒体的“突围战” [J]《电视研究》2010年10期

猜你喜欢

湖北媒介受众
The rise of China-Chic
驰援湖北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湖北武汉卷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