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鹅之殁——论电影《黑天鹅》中的悲剧意蕴

2012-11-22周雯

电影评介 2012年20期
关键词:妮娜悲剧性白天鹅

电影《黑天鹅》围绕娜塔莉·波特曼饰演的妮娜,一名纽约的芭蕾舞演员展开。妮娜这一生中的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芭蕾舞。她和她具有支配欲的母亲住在一起。她的母亲也曾是芭蕾舞者,为了女儿能在舞蹈上有所建树,她对她女儿施加着令人窒息的控制。在新一季的《天鹅湖》公演前,艺术总监托马斯决定换下首席舞者贝丝,换上新的面孔,成为舞剧的女主角。这出剧要求一个能够表现白天鹅的天真无邪和黑天鹅的狡诈放荡的女主角,妮娜试演了白天鹅的角色,她的表演相当完美,但却演绎不了黑天鹅的角色。而妮娜的对手——莉莉,简直就是黑天鹅的化身,但妮娜还是获得了《天鹅湖》女主角的角色。为了成功演绎双面角色,妮娜承受着多方压力,开始发现更多自己未知的内心世界,在这内心深处衍生了黑暗、惊悚的事,同时也毁掉了她的生活和才华。

一、妮娜的自我——白天鹅

妮娜的生活,单纯而简单。她虽然年龄及外表已是成熟的大人,但其内心仍像一个小女孩一样,房间摆满了玩具,喜爱粉红色,伴着芭蕾舞玩偶音乐盒的音乐入睡。交往过几个男友,却羞于谈性,十分的腼腆害羞。在曾为芭蕾舞演员的母亲精心呵护却毫无自我空间的管教下,对人生只是一心追求舞台上的成功,追求完美,无其他生活调剂。是一个乖巧而内心却极为孤僻和软弱的女孩,正如白天鹅一般给人高傲美丽却又怯懦娇弱的感觉,白天鹅正是妮娜自我的代入。

在影片的开场,正是妮娜扮演的白天鹅面对黑魔王下咒却彷徨无助的梦境,此时妮娜的梦想也只是扮演与自己心灵契合的白天鹅,她借助梦境实现了她的期望。她内心一直认为她自己是扮演了白天鹅角色的最佳人选,因此她是笑着从梦中醒来。妮娜的自我都是来自她母亲的影响所塑造出来的,她会向她的母亲述说她的梦;会对母亲为她准备的早上说出很孩童的话语:“粉色的,好漂亮”。而她也同时能从其母亲对她的赞美中,武装起对自我的信心。从影片一开始,妮娜母亲对妮娜背上伤痕的过分紧张,以及询问是否需要陪同妮娜一起去面试选角的过度保护,就可想而知,妮娜一直生活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妮娜的自我,是母亲对她个性发展的各种条条框框,同时也是优秀、善良的正面妮娜。这样的妮娜,在《天鹅湖》芭蕾舞剧选角中被认定是白天鹅的不二人选。但是这次的选角,是要选出一位能同时饰演黑白天鹅的舞者。妮娜没有黑天鹅的诱惑魅力,她人生缺少激情,因此她落选了。在妮娜回家的路上,她在走道上看到另一个自己向她迎面走来,一个身着黑衣,披散头发,自信迷人却完全陌生的自己。这是自己从未曾觉察到的本我在落选的刺激下开始出现。她在那一瞬间焦虑了,自我的强烈保护,使她回家寻求母亲的安慰,否认自己落选的真正原因,归咎于莉莉的突然出现使她分心失误落选了,并在家疯狂的练习那个失误动作,证明自己的完美。

二、本我的妮娜——黑天鹅

妮娜落选后的第二天,到剧团寻找艺术总监托马斯,告诉托马斯,她能完成昨晚那个失误动作。此时的妮娜,或许连她自己都尚未发觉,她一身的打扮,已和昨晚看到的另一个自己有几分相似。同样是放下了束缚已久的头发,涂抹了口红,艳丽照人。妮娜潜伏在潜意识的本我,通过昨晚在前意识下的浮现,已经浮出意识的表面。妮娜去找托马斯想为角色做最后的争取时,托马斯为了激起妮娜的热情,对其进行突如其来的热吻,妮娜咬破他的嘴唇所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反抗,成为了托马斯选定她为扮演黑白天鹅舞者的关键原因,因为托马斯发现了妮娜身上具备黑天鹅那狡诈、诱惑、争夺的特质,只是这些特质都深埋在妮娜未知的潜意识里。

妮娜开始了《天鹅湖》的排练,在排练过程中,妮娜对芭蕾所追求的完美,是技巧上的精确无误,但却缺乏激情,纯洁反而是她的障碍。妮娜的任务是如何蜕变成邪恶的黑天鹅。但是她的自我在障碍着她进行黑天鹅的完美创作,托马斯希望她能赶走它,超越自我,释放本我,用黑天鹅的角色征服自己,征服观众。因此托马斯和妮娜谈论性,并教导她尝试通过自慰等方法释放本我,以性欲来突破对艺术的创作。与此同时,托马斯对妮娜的对手——莉莉,十分看重,那个喜着黑装背后还有一双黑色翅膀纹身的女孩成为妮娜最为恐惧的源泉所在。在托马斯和妮娜自我完美主义的双重压力下,妮娜的背部总会出现抓痕或者伤口,那是妮娜压抑潜意识,压抑本我欲望的一个方法。自我利用压抑的心理机制把不适宜的欲望和想法驱逐到潜意识里,强迫症就在这种情况下越演越烈。妮娜一直在自我中寻找黑天鹅,她听从托马斯的建议,回家以释放欲望的方式寻找激情的来源,但妮娜的妈妈,就像是妮娜自我的警卫,监督着她的生活,也监督着她的内心,阻碍着妮娜本我的出现、寻找黑天鹅、寻求艺术突破。她尝试与莉莉成为了朋友,希望能感染上莉莉身上黑天鹅的特质,并把莉莉当做她的性幻想对象。但这是妮娜的强迫症作祟,她对压力的来源:自身、母亲、莉莉,甚至是前首席舞者贝丝都产生了严重的幻觉。在自我与本我之间挣扎,甚至发现自己的后背开始长出羽毛,下肢变成了天鹅一般的脚。这都是妮娜在内心精神冲突下的高压制造出来的假象,借以逃避本我存在的理由。

正式演出开始,当她看到莉莉与芭蕾舞男演员之间的亲密举动,自我的道德良心让她对此觉得很不适。因此她与男舞者配合之时失误跌落,这样的失误却使用以束缚妮娜本我的最后一根绳索断裂,她回到后台化妆间看到莉莉正在为扮演黑天鹅作准备,她激烈地与莉莉争执并将她杀害,谋杀的罪恶让妮娜的本我苏醒,黑天鹅的邪恶完全爆发使她在舞台上获得了全场的掌声。当她回到化妆间,却看到莉莉前来祝贺,她发觉一切都是她的幻觉,她通过自我毁灭,引发本我的觉醒,自我的白天鹅和本我的黑天鹅是她对她所热爱的艺术最完美的演绎。

三、天鹅之悲剧——怜悯

“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舞剧《天鹅湖》的悲剧就在于代表纯洁善良的白天鹅,没能战胜邪恶的黑天鹅,赢回王子的心,一个人带着悲伤离世。而电影《黑天鹅》中妮娜的悲剧性体现在一个本真纯洁的自我与代表着邪恶欲望的本我之间对立力量在其内心的斗争。妮娜的自我已经根深蒂固的存在于她的生活中,却由于对自己所热爱的艺术事业,探寻出一个不为自我接受却强大并合理存在的本我。其悲剧性在于本我的出现,是以摧毁妮娜自我的形式所出现的。代表着纯洁、善良的本我妮娜不得不在力量强大的本我面前遭受种种挫折甚至是牺牲。妮娜用杀戮的方式换来了黑天鹅的成功,但也用死来固守着闪耀在其身上真善美的光辉。妮娜虽然以极端的成长蜕变成为邪恶的黑天鹅,但她疯魔毁的是自身,最终腹上的刀伤、眼眶的热泪、角色的完美使她回归为纯洁的白天鹅。

影片的悲剧性结果,给观众带来了强劲的震撼力,带来了一种痛感。在这种痛感之下,观众对妮娜产生了怜悯之情,因其强烈的艺术追求所带来的悲剧性后果。同时也正因为妮娜的死,都为影片和观众带来了用其他任何一种美都不能代替的无与伦比的悲剧美的享受。影片和观众都在其得到升华——妮娜的生命与精神不因肉体的消亡而消亡。正如妮娜最后说的那一句话:“我感觉到了完美。”她对艺术的热爱,其精神的高贵得到了尽情的展示,她自身就具有了永恒的意义。与此同时,观众对妮娜的悲剧所产生怜悯之情,也能在自身上做出思考,思考影片所折射出人类无意识层中存在的求生冲动、向善的诉求。

四、结语

电影《黑天鹅》是一个芭蕾舞演员在艺术创作,角色揣摩的过程中,为本我突破引致自我毁灭的悲剧性故事。不同个性的内心冲突已经多次出现在许多电影中,但一个艺术家为艺术创作极力做到完美,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沉重代价,却是引人深思的悲歌之作。以优雅的芭蕾舞演员为主线,在其角色的艺术创作过程中牵扯出勾心斗角、吸毒、自残、同性恋、谋杀等情节,完全粉碎了以往人们对芭蕾舞演员在舞台上光鲜靓丽的形象。以一个毁灭性的结果来换取一场完美的演出,这样的结局直击人心,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力。在其悲剧性情节的背后,融入了人文思想和精神内涵,使观众能从视听层面上的痛感转换为怜悯之情,进而向内心深层延伸、渗透。

[1]李武石.寻找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与经典案例.科学出版社.2009

[2]田川流.艺术美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3]金丹元.电影美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李志敏.好莱坞电影对古希腊悲剧的传承[J].戏剧之家.2004(01)

猜你喜欢

妮娜悲剧性白天鹅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thermal relaxation of exchange bias field in CoFe/Cu/CoFe/IrMn spin valve∗
从“淳安女童失联案”看新媒体的悲剧性事件报道
我的白天鹅
我的白天鹅
中学语文悲剧性作品的教学探讨
剖析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中的悲剧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