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创新:广电发展新路径
2012-11-22杨思妮
□唐 弦 杨思妮
融合创新理论是时下国际经济界认同的经济创新理论,它在国际上和国内一些大企业的运用,已经彰显出它的卓著成效。国内的新闻媒体尤其是广电媒体,运用融合创新理论,也受益匪浅。当前,广播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融合创新是这一问题的破解之道,不失为广电发展的新路径。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经济学名著《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系统提出了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创新或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有五种情况:一是产品创新,二是工艺创新或生产技术创新,三是市场创新,四是材料创新,五是管理创新。之后,经济学家米勒和莫里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融合创新的理论,称将各种创新要素通过创造性的融合,使各种创新要素之间互相匹配,从而使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飞跃,形成独特的不可复制的、不可超越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融合创新的内涵由六个维度构成: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业务流程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以及制度创新。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可拉大企业之间的差异性并提升客户的忠诚度,同时缩短产品生命周期并促使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成为企业争夺市场领导权的驱动力;业务模式和业务流程的创新,不仅能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带来更多的收益;管理及制度创新,利用管理和制度作为自我驱动力调动个人和团队的创造性,激励创新成果。①
传统创新只是一两种创新因素的组合,而融合创新则是对多种创新要素的组合。融合创新比较传统单一创新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其一,新产品不容易被克隆被仿制。因为这种新产品不是某个单一的创新模式能仿制的,它含有多种创新因素,难以仿效。其二,激发全体员工的创新智慧。传统单一的创新主要是科研人员的事,而融合创新需要全体员工的智慧,各个岗位都有机遇和责任。其三,形成创新合力。传统单一的创新,往往因单枪匹马,容易受到各方制肘。而融合创新各方相互匹配,形成良性互动,以致合力推进。
融合创新理论虽然是经济学理论,但在今天,一个行业的发展运用其他行业的研究成果已成常态。因此,运用融合创新理论发展广播电视也是很自然的事。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新闻报道必须从观念、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五个方面创新。②这里谈的也不是单一因素的创新,而是多种因素的融合创新。广播电视事业要发展,不应东施效颦,而应融合创新,走自己的路。广播电视的融合创新不必拘泥于六个维度,更重要的是融合创新理念的运用。广播电视的融合创新,主要应是观念创新、内容创新、业务模式创新、业务流程创新和管理与制度创新的整体推进和相互匹配。
新闻传播观念创新。新闻传播观念的创新是位居其他创新之首的创新,是融合创新的引擎。
既当好喉舌又当好耳目。马克思曾形象地将报刊比喻为人民的耳目。长期以来,媒体充当党和政府、人民的喉舌的观念是比较牢固的,偏重于发出党和政府的声音。而耳目的功能,即传递信息的功能相对较弱。信息不公开、不透明,或提供虚假信息、半真半假的信息时有发生,以致酿成事端。这里既有政府相关部门的责任,也有媒体的责任。广播电视媒体在信息公开方面要向“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方向前行,确保人民的知情权。
既关注时政领域同时也关注公共领域。广电传媒对时政新闻不敢懈怠,很少漏报,这是应当坚持的。近年来民生新闻已大大加强,但只是停留在私人领域的生活琐事上,涉足公共领域不够。所谓公共领域,按哈贝马斯的诠释,是一个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场所,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相对,位于政治权力之外。在公共领域,众多个体围绕普遍性的公共利益问题开展理性交流与对话。目前,网络提供大部分这种公共领域的空间,微博、论坛等是网民交流、讨论公共事务的主要形式。广播电视媒体要关注公共领域,有选择地报道公共事务,甚至参与公共事务,组织对公共事务的讨论,促成公共问题的解决,推进公共新闻的发展。
突出主流声音同时兼顾多种声音。主流声音体现对舆论的主导,多种声音体现民主和谐。我国随着民主建设的加强,随着网络的发展,出现了众声喧哗的局面。广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不能充耳不闻没有反映,而应在坚持主流声音为主的原则下,有选择地让其在广电中发声。多种声音可提供审视问题的多种角度,更好地接近真理。广播电视中不应该仅仅只有国家话语,而应是坚守国家话语的同时,让民间话语有表达的机会,更理想的是让国家话语与民间话语充分交流和沟通。
内容创新。内容创新是指在坚持“新闻立台”的理念下,对主流新闻的回归和对舆论影响力的追求的前提下,在题材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上发力创新,广播电视的内容创新在原有基础还应突出三个内容特色。
突出文化积淀深厚的特色。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孕育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这种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应变成广电媒体的内容优势。媒体一方面要展示那些显性的文化,如地理文化、历史遗迹、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居住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祭祀等各种文化仪式等;另一方面,也要挖掘报道那些隐性文化,即非物质文化,如原生态的民歌、民谚、宗教信仰、民间戏曲、风俗习惯等;既要表现这种文化的历史渊源,又要表现出它与现代文明冲突的局限性,还要展望它的发展前景。我国文化深厚的积淀,应成为广播电视内容创新的基石。
多民族和谐相处的特色。我国是个多民族共处的国家。由于多年来党的民族政策的实施,各民族各得其所,和睦相处。多民族共处的生活,也应该是广播电视的新闻资源。媒体要报道党的民族政策,特别是近年来党对民族地区民生的高度重视,对他们居住条件、饮水、卫生环境的重大改善;报道多民族之间特别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友爱、互相帮助的动人事迹;报道党和政府对民族宗教信仰,对少数民族文化、生活习惯的保护和尊重等。总之,声屏中应经常有多民族的身影和话语。要克服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流向失衡的问题,也要克服汉族和少数民族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加强媒体服务的特色。媒体服务当然要以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为根本。这里所说的服务,是媒体开设相关服务栏目,如帮帮忙热线、帮女郎等类,为民释疑解惑,化解家庭婚姻危机和各类矛盾纠纷,提供政策和法律咨询。在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偏低,解决问题方法相对欠缺,更需要媒体的帮助。加强媒体在这方面的服务功能,能调整政府与老百姓之间的关系,规避矛盾的激化,稳定社会情绪。同时,也可以提高媒体的亲和力,拉升视听率和聚集人气。
业务模式和业务流程的创新。一位担任CEO 的高管说,产品和服务可以复制,业务模式才是真正与众不同之处。重组和战略合作是在更广泛的地域乃至全球寻求合作伙伴以拓展业务,被认为是业务模式创新的重要内容。业务流程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业务运营中各种创新因素的融合,它应该成为广播电视规避节目同质化和被克隆的良策。如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节目,就融合了歌舞、访谈、情景剧、竞技等多种元素。河北电视台的生活服务类节目《家政女皇》就结合了真人秀、情景剧、访谈、游戏等多种创新元素,在同类节目中别具一格。我们应从中受到启迪,从模仿的怪圈中走出来,在业务流程上创新,生产出独具自己品格的节目。
管理及制度创新。管理及制度创新的落脚点是规范从业人员行为,充分调动其自觉性和积极性,降低沟通协调成本和监督成本。管理及制度创新可以从多方面努力,主要表现在组织架构和考核评价体系上。
目前,国内的广电组织架构逐步由直线职能制类型的中心制过渡到事业部制类型的频道制。频道制的优势是管理层级减少,通过分权方式让频道和栏目能“自主经营”,调动员工积极性。劣势则是台里整合乏力,容易导致追求小集团利益。目前国外无论是公共台还是商业台,实行的是组织扁平化基础上的混合型组织结构。这种结构吸取了中心制和频道制双方的优势,既保证了频道有自主经营权,又能整合相关力量,避免不必要的消耗。各地采取哪种组织架构,要因地制宜创新。
目前广电的考核评估体系五花八门,但万变不离其宗,对节目的考核指标主要有视听率、受众满意度、专家评价、领导意见、投入与产出比指标等。如陕西电视台对节目的评估原以收视率为核心,为操作方便,主要考核收视率、满意度指标和成本核算三项指标。目前,又涌现了媒体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评估体系。仍以陕西电视台为例,他们确定的竞争力必备指标包含资源性、可持续发展、生存环境、经营、成长状态、观众反馈六项指标。而影响力的评估则从媒体的社会公信力、社会亲和力和社会号召力三方面着手,③这样避免了收视率一家独大的弊端。各地广电的考核评估制度可以借鉴陕西电视台的做法,创新出适合自身特点并行之有效的考评体系。
注释:
①百度百科“融合创新”词条,http://baike.baidu.com。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 页。
③王建川:《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实践与推想》,《电视研究》,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