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剧团培养艺术人才

2012-11-22钱艺春

剧影月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歌舞剧剧团排练

钱艺春

文化市场的活跃和繁荣,给艺术团体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激活艺术生产力的各种要素中,人才优势愈来愈显得重要。这几年,经过体制改革的扬州歌舞剧院,由于重视了人才的发现、培养和提高,在文化市场上打响了品牌,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两个效益不断提高。省里有专家认为,扬州歌舞剧院的实力已经进入省内同类剧团的前几名。

(一)

有一段时间,剧团曾经出现人才大量流失的情况,正常的演出几乎陷入停顿。现在我们的演员队伍仅舞蹈演员就达到50多人,足以组成一台剧场演出,五光十色,花团锦簇。以前要排节目,场场要外请导演,现在除了新创作舞蹈节目外,年轻的小导演们已能独挡一面。

人才从何而来?

首先,我们立足本地文化艺术学校的人才培养。学校请了名师授课,又积极参于艺术教育的各种赛事,初级人才在学校便打下了良好基础。市里的宣传文化部门,对本地人才采取了切实的有吸引力的措施,这就促使了很多学生把留在扬州作为首要选择。

为了更多地招募人才,我们把视线延伸向华东地区的艺术学校。发现人才的同时,主动接触,介绍剧团情况,认真解决他们提出的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我们的热情和责任感,赢得了广泛信任,一些优秀苗子来到扬州,开始了自己的艺术人生。在安徽的文化学校挑选人才时,我们了解到学校对学生实习的渴望,主动提出把剧院作为他们的实习基地,解决了学校的困难,也加强了双方的友谊。而在学生们通过实习,能力明显提高后,我们又适时提出了让学生参加演出,学校作为合作方,利益共享,联手共赢。在这样的合作中,学生中的业务尖子,既提高了能力,又有了一定收入。同时更切实地感受到剧院积极上进的精神状态,团结协作的优良团风,选择留下便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

(二)

人才需要培养,培养的措施却需要切实可行。人才多有梦想,梦想的实现有待时日。

舞蹈演员总希望自己能成为杨丽萍、黄豆豆。我们为这样的梦想积极提供舞台。是杨丽萍,你就舞出灵雀的柔姿;是黄豆豆,你就先萌出两瓣希望的豆芽。通过联系各种演出,给演员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通过登上大舞台,让演员们打开眼界;通过重要演出,让演员们享受掌声、鲜花和美誉。近几年来,我们参加了国家级的水上运动会开幕式演出;省花博会开幕式演出;上海市建党90周年庆祝活动重头戏的上海电力系统专场演出。扬州歌舞剧院的名字出现在央视、东方、江苏卫视的荧屏上,这让演员们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成果,也看到了未来的前途。

对于一些有创造欲望、有悟性、有实力的演员,我们结合他们自己的意愿,送到中央舞蹈院团去培训,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当代舞蹈创作的信息,学习新鲜的舞蹈知识。尽管各人的收获有大有小,对于我们剧院来说,只要他们想把学到的东西努力运用,我们都会提供条件,努力促成。即使有些不成熟,或者有些生涩,我们仍然热情支持。我们知道,创新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创新需要一个艰辛的过程。

对于优秀演员,我们给予开小灶的优惠。这种优惠,就是在外请导演排练节目时,让他们参与创意构思,担当排练导演。假如他们自己有创造的欲望,请专家、导演给予讨论评点,乃至让他们付与实践。请进来的导演多是舞蹈界的行家、高手。他们给剧院排节目的过程,往往比演员到外面进修还要有效。因此,我们努力邀请省内外的高手帮助创作排练。即就是他们的理念和运作,有时会让演员们一时不能吃透,至少也能让演员们知道专家们设置标杆的高度和艺术含量的深度和厚度。艺术人才的“眼高”,将决定他们发展的前景,他们可以眼高手低,但眼低永远是无法超越别人也无法超越自己的。

(三)

培养人才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让人才发挥作用。作为市级文艺团体,在人才培养的问题上有一个共同的纠结:培养不出来,浪费财力精力;培养出来了,又担心留不住。辛辛苦苦育苗,好容易花儿开了,却装点了人家的阳台。

我们也曾有过这样的纠结。然而,说得悲催一点,这就是命运的安排;说得超脱一点,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市级文艺团体的发展空间毕竟不能和国家级的院团同日而语。它需要好演员、好人才,但不能更多地提供上升平台。与其强留,不如放手。人才能成为张继钢、陈维亚,也是我们的骄傲。因为我们提供过驿站,马走远了,马蹄声还在,至少会在我们的团队中留下曾经的长啸和生命追求的映象。这岂不也是人才留下的另类财富?

再者,平和的心态,开放的襟怀,会让我们和高就的人才保留一条精神通道。理解宽容会和感动良性互动。当我们需要他们施以援手时,相信他们会给我们的事业给予指导帮助和扶持。

舞蹈演员的队伍,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芳林新叶催陈叶,那就让我们倾心培育新叶,让人才不断涌现,给事业不断注入活力。

猜你喜欢

歌舞剧剧团排练
“回归人民”与“走向城市”:山西城乡两栖戏曲剧团生态模式初探
新年晚会
两个大忙人
愈纯粹愈醉人——天津歌舞剧院新版《爱之甘醇》初品记
户思社副会长会见日本新制作座剧团一行
乐师
英国 布里斯托尔老域剧团
我为内心的需要而写作——谈民族歌舞剧《伴嫁歌》
民营扬剧团再登高丘
大型歌舞剧《壮锦》的审美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