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电影的守护者

2012-11-22统筹杨天东

电影 2012年4期
关键词:资料馆老电影胶片

统筹/杨天东

在本届国资联大会上,作为东道主,中国电影资料馆提出了“珍爱电影,胶片长存”的主题口号。本期特别策划的创意便由此而来。

电影档案,当然不只是胶片拷贝,其中还包括了各种文图资料。黑泽明有部著名的电影叫《七武士》,说的是七个武士奋不顾身地保护一个村庄,以免遭强盗掳掠的故事。在这个专题中,我们的被采访对象恰巧也是七位,只不过,我们的被采访对象有着明显的代际特征,这样更有了一种仪式感——电影资料的收藏代代相传。

作为“20后”的代表,今年83岁的老电影资料馆人邵功游,他的人生经历伴随着中国电影的很多个节点——参与了资料馆的筹备、见证了资料馆在特殊年代下的成长,尤其是他为中央首长供片的特殊经历,让无数人对电影收藏的工作充满羡慕与敬意。作为一名老电影人,他的那种螺丝钉精神仍然感召着这个物质的时代,他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一本值得我们收藏的电影书。

“60后”的朱天纬老师,她总是充满着生命的热情,在她30年的收藏工作中,结识了无数的老电影人,对这些人的旧闻轶事如数家珍。作为一个已过退休之年的老人,她用了30年的时间明白了自己在刚参加工作时老师告诉她的一句话——在国外的资料馆里接待的地方都坐着一个老太太,专门给人家解答问题。如今,她便是那个老太太,无私地发着光和热,照亮并温暖每一个人需要她帮助的人。

“口述历史”项目是电影资料馆新的“镇馆之宝”,它通过采访老电影人的形式,突破了拷贝、文图之类的史料形态,以一种“声音+影像+图书”的新形态进行电影资料的拯救。作为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60后”的陈墨先生以细致严谨的治学态度,儒雅敦厚的采访方式,用1000个小时的采访为我们呈现出了一段段不为人知的电影人往事,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作为一名学者型的采访者,为采访工作付出的艰辛与努力,这种精神对于媒体都具有反思意义。

资料馆的资料浩如烟海,收集整理有一个实践过程去熟悉,去掌握,才能做到去伪存真。赵童生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工作40余年,是地道的“老资料”,几乎从事过馆内各个部门的工作。以考古的精神,从影片的每一个细节之处对一些不知名字的影片进行考证。为了更好地保存“自家”的东西,他在每次去国外交流的时候都会细心记录,用别人的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

王天竞,从事收集整理电影档案30年,经手过六、七千部电影胶片的档案专家,曾在中国电影博物馆筹备期间负责搜集展品及纪录片展部的文案工作。他提出电影档案收集者应该具备的“大处着手、小处着眼”的素质。有了多年的整理经验,“发现了由我国最早的纪录片摄影师孙明经拍摄的多达90盒赛璐珞胶片,为我们认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全貌打开了一片新的天空。”这批胶片又被称作是“被遗忘的辉煌”。

李镇是电影资料馆的“70后”的研究型学者,他把准备用来买房子的钱投入到电影资料的收藏中,用他的话说,“收藏也是一种抢救”,“物尽其用才是宝。”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一种叫“共享”的研究精神在发酵。

“80后”的沙丹,以自己花小钱淘好书的经历,向我们提供了极具实操性的经验,在他生动活泼的讲述中,我们时刻可以感受到电影资料收藏在渠道上的变化,同时,他以日常化的表述方式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甜蜜与家庭的温暖。

诗人纪伯伦说过,“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当初为何而出发。”今天的社会,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狂飙突进。我们曾天真地以为,甩掉历史的包袱,便可以轻松奔跑。然而事实证明,跑得并不轻松,价值的拷问却成为常态。幸好,这个时代,我们还有这样一群人,在别人飞奔向前的时候,他们选择了回头,向故纸堆提问题,向胶片库索意义。如果说我们的专题能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价值,那么它的意义也便呈现了。

猜你喜欢

资料馆老电影胶片
20世纪的摄影胶片如何拍出了美国的偏见 精读
到哪里去看老电影?
法国电影资料馆举办贾樟柯作品回顾展
胶片相机的维修 当胶片机出现问题了该怎么办
胶片复兴?
广岛核爆展要办到珍珠港
我和老电影的情结
香港激光胶片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