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二泉映月》演奏的技术特点

2012-11-22丁草萱

剧影月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长音阿炳二泉映月

■丁草萱

虽然人们对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已是十分熟悉了,但是,每当人们听到那熟悉的乐曲,都会被那低沉、浑厚的独特音色所吸引,被那凄凉、哀怨的情绪所感染,被那如泣如诉、似悲似怒的旋律所打动。

无数的二胡爱好者对《二泉映月》都十分喜爱,都为能演奏《二泉映月》而自豪。从《二泉映月》乐曲的表面来看,其速度虽然并不快,旋律也并不复杂,很多演奏者也都能把旋律很顺畅地拉奏下来了,但是,其演奏却是形似神非,难以把握乐曲含蓄、深情、忧愤、哀痛的情感,更难以通过自己地演奏塑造出准确的音乐形象。这实际是演奏者对《二泉映月》乐曲缺乏正确地理解,以及对演奏该乐曲时应有的特殊技法不甚了解所造成的。

一.曲名与乐曲

稍有音乐常识的音乐爱好者都知道,一般标题音乐都是先有标题,根据标题创作出音乐主题,再用不同的创作手法对主题进行发展,最后完成音乐创作。而《二泉映月》的创作过程却并非如此。

瞎子阿炳出生在江苏省无锡市,原名叫华彦钧。父亲华清和是无锡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母亲吴氏出身农家,曾嫁与秦家,婚后不久便守了寡,以帮佣为生。华清和与她同居后生下了阿炳。一个道士与一个寡妇的结合,这在当时封建礼教盛行的时代当然被视为大逆不道。阿炳生下后便被父亲送到了老家托族人抚养,8岁时被父亲带回道观入道,并随父亲学习乐器,表现出超强的音乐天赋。

阿炳21岁时父亲华清和去世,阿炳成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但不久阿炳患上了眼疾瞎了一只眼睛。瞎了眼睛的道士是得不到斋主们的欢迎的,雷尊殿逐渐无法支撑下去了。为生活所迫,阿炳在30岁左右只能离开了道观,流浪街头,以卖艺为生。阿炳34岁后又瞎了一只眼,成为了双目失明的瞎子。从此,人们便习惯地叫他瞎子阿炳。

新中国建立后,中央音乐学院的杨荫浏、曹安和教授于1950年夏,专程来到无锡为阿炳演奏录音,共录制了三首二胡曲和三首琵琶曲。当录完《二泉映月》这首乐曲后,杨荫浏问阿炳这首乐曲的曲名时,阿炳却说不清楚,一会儿说是道家的唢呐曲、一会儿又说好像叫《到春来》等等。但是,据考证,这些说法都不对。由于阿炳经常演奏一些“来历不明”的乐曲,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这些乐曲就是阿炳自己创作的。既然这个乐曲要独立存在,就有必要给它冠以名曲。所以,根据阿炳平时较多在无锡惠山二泉亭周边卖艺演奏,其乐曲又不失优美抒情的情感,在反复商议并征得阿炳的同意后,取名为《二泉映月》。由此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乐曲《二泉映月》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描绘二泉风光的标题音乐,其标题与乐曲本身可以说有一定联系,但联系并不大。因此,我们在演奏《二泉映月》时,绝不能用平时演奏作品的基本方法,紧扣标题中 “二泉”和“映月”,追求优美温柔、细腻飘逸的情感表现。

二.柔美与刚毅

由于阿炳并非先天失明,而是在34岁以后才患眼疾使两只眼睛完全瞎的。所以,我们由此可以知道,无锡的青山秀水给阿炳留下了深刻地记忆,美丽的二泉风光更使阿炳难以忘怀。因此,《二泉映月》的旋律中虽然不乏对优美自然景色地描绘,对过去美好印象地回忆。然而,现实是无情的,旧时熟谙的美好景色却被现实的黑暗无情地替代了,其优美的旋律中,又不时流露出沧桑、痛苦、悲凉、愤懑的情感。

乐曲为循环变奏的结构形式。全曲除去开头的短小引子,共有六个段落,每一个段落的开头都奏出相同的主题。这一主题旋律的出现,柔和而优美、含蓄而深沉,我们可以把它视为“写景”。然而,在每一段落主题旋律出现后便逐步展开,到中部时开始变化,形成不同乐段间的对比。我们可以把这个展开的变化对比视为“抒怀”。演奏前,要认真分析旋律起伏变化所刻画的美好景色与阿炳凄苦生活的强力反差,正确理解其旋律中阿炳坎坷经历又不为命运所屈服的刚毅性格,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要真正表现乐曲的内涵,较好地运弓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我们要处理好长弓的运用,即演奏长弓时要有所变化。这种变化最为突出的就是长弓的“节奏点”。一般我们演奏二分音符的长音时,弓的运行要求既平稳且没有痕迹。但在《二泉映月》这首乐曲中有多处二分音符的长弓出现,这时的运弓一定要打破这种平稳,即第一拍较平稳地出现,并且在力度上由弱至强稍作变化;在紧接着的第二拍出现时,右手的运弓按两个八分音符的节奏给两个既连贯又突出的重音;四分附点音符在附点时给一个重音。这种与众不同的运弓方式,连中有顿、弱中有强,给人以柔美中渗透着刚毅、无奈中显现出不屈的性格特征,可以较好地表现出乐曲的个性特点。

三.弓头与滑音

由于阿炳长期生活在江南无锡,江南音乐的特点深深地融入于他的血脉之中,所以,他所演奏的《二泉映月》也颇具江南音乐特点——“糯米腔”

的烙印。然而,这种“糯米腔”在乐曲中却又与其他的江南丝竹不同,它时有时无、若隐若现。由于阿炳平时演奏时都是在街头,边拉边行、边行边唱的,为了演奏的方便,阿炳的换把方式不同于我们平时把位上下的移动,而是把位不动只是将一指上下滑行。我们要充分学习阿炳演奏时的这种换把方式。这种换把方式与右手运弓时的“弓头”在力度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听来既有“糯米腔”的滑音,而更将那难以言表的“力量”蕴含其内。如每个乐段的开始,我们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演奏:先利用前一空弦的长音将把位换好,然后再将一指提上去向下滑行。只要左右手很好地配合,其乐曲主人公坚韧倔强、永不低头的音乐形象就会浮现在听众眼前。

四.直音与揉弦

直音,就是不揉弦。很多民间艺人在演奏乐曲中都是不揉弦的。由于民间艺人大多演奏民间小调,所以,有些民间小调由于听觉的习惯,加入了揉弦反倒觉得有些变味了。阿炳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他对地方的民间小调及其演奏十分熟悉,又由于他大多是直立着演奏的,加入揉弦会很不方便,所以,《二泉映月》中有很多的音可以奏成直音。正是这种直音的出现,很好地凸显出那些带有揉弦的音,而这些揉弦音反过来又衬托出那些直音,两者相互对比变化,推动了乐曲情绪地深入发展。

揉弦,是二胡演奏中美化音色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之一。《二泉映月》地演奏当然也少不了揉弦,但是,它的揉弦与一般乐曲演奏时的揉弦有所不同。

首先,演奏《二泉映月》时揉弦的幅度和速度要有所控制,幅度不宜太大,速度也不宜太快,并可以传统的“压揉”为主,适当结合“滚揉”,使音色更加厚实、凝重,音乐形象更加沉稳、深邃。而一旦“滚揉”的动作太大,便会让人产生飘逸、浮躁的感觉。

其次,《二泉映月》中并非所有长音都采用一种揉弦方式,有时可以采用“迟到揉弦”的技法,即长音出来先不揉弦,随着长音地流动,逐渐由淡到浓地加入揉弦,使情绪逐步深化。如:第一小节的二分音符“2—”这个长音,采用“迟到揉弦”就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有时为了得到更好的演奏效果,在揉弦时还可以采用“渐消揉弦”。这种“渐消揉弦”正好与“迟到揉弦”相反,即在长音的一开始揉弦,并逐渐减弱,直至消失,最后成为直音。

五.情绪与速度

一般的乐曲,其速度从头至尾基本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有些变化大多也为个别乐句地渐慢或渐快,抑或乐段与乐段之间地变化对比。但是,《二泉映月》地演奏就不能如此这般的机械和死板。《二泉映月》整个乐曲除了一个小小的引子外,有六个乐段。这六个乐段地演奏应该是随着情绪的推进而作速度的适当递增。在每一乐段的变奏时,节奏都作稍稍地紧缩,然后慢慢加快一点,层层递进,直至第五乐段全曲最高音的出现,达到高潮,这时的速度和力度也随之到达顶点。第六乐段是乐曲的尾声部分,速度由刚才的最高点苏缓下来,与开头的引子相呼应。值得演奏者注意的是,这种速度的递增很好理解,但是,演奏时要将这种速度递增做到在稳步的节奏中逐渐变化,在听众不知不觉中加快,给人似有非有的感觉委实不是一件易事,必须经过刻苦地练习和认真地体验后方能感悟到。

总之,要演奏好《二泉映月》,除了要认真提高二胡的演奏技艺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更深入地理解曲作者阿炳深邃的人生感悟,更好地将各种不同演奏技法合理的运用到乐曲中去,努力把《二泉映月》演奏得更好。

猜你喜欢

长音阿炳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的对外传播
张帮主
张帮主
瞎子阿炳
瞎子阿炳
小号训练中长音、吐音、连音的演奏技巧分析
Ship or Sheep
如泣如诉等
跪听才有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