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江南丝竹”音乐走向世界舞台的途径

2012-11-22董金明

剧影月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丝竹音阶弘扬

董金明

当下,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的关键时期,各国在加强自身建设、巩固本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的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传播导向作用。音乐文化是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

早在上世纪初,外国的诸多名篇,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施特劳斯“蓝色多脑河”等就在世界上广为传播了。这些音乐传遍世界各地,广泛地被人们接受并喜爱,不仅仅是陶冶了听者的情操,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世界各地人们对其音乐家及其国家的了解,宣传了其民族文化和民族品格,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可谓深远而刻骨铭心。

令人惋惜的是,在同一时期,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奇葩、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音乐的重要乐种之一——“江南丝竹”音乐却静静地躺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尽管我国人民不时可以聆听到它那委婉优雅,犹如溪水潺潺、又如泉水涓涓似的清新明快的美妙声音,但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还是不及它曲。这也许是它极强的地域性特点和使用传统的五声音阶的个性所致,使其传播范围不广,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正是由于其极强的地域性特点和使用传统的五声音阶的乐曲特色,才使它走向世界、名扬世界有了更大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因传播和发展等环节的滞后,如今的“江南丝竹”音乐既没能在神州大地全面奏响,更没能像贝多芬、施特劳斯等音乐家笔下的旋律那样传遍世界各地。这对我们音乐工作者、对广大拥有“江南丝竹”音乐的中华儿女不能说不是一件撼事。为此,我们认为,我们有理由科学继承并创新、发展与弘扬“江南丝竹”音乐,使其真正成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典范,并逐步被世界上大多数人所接受和喜爱。具体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继承与创新发展

“江南丝竹”的乐曲大多来源于中国民间器乐小曲、民间小调等,曲目繁多。但随着时光流转,真正流传至今并被人们熟知的也只有“行街”、“中花六板”、“云庆”等八大名曲,以及用“江南丝竹”音乐为素材,经过加工、改编而成的以“江南好”为代表的为数不多的器乐曲。近几年由太仓高雪峰等人挖掘整理出的“太仓“江南丝竹”十大曲”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

我们暂且不讨论因传播环节滞后而带来的影响,就音乐本身而言,纯正的“江南丝竹”音乐虽然优美动听,但曲目相对单一贫乏,无论是节奏还是演奏形式放在当今社会都略显陈旧和老套,许多旋律听似大径相同,非专业人士听后有出自一辙之感。这与中国民间小调沿袭千年一直使用的传统五声音阶调式作曲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虽然有个别乐曲也使用七声音阶,但七声音阶中的4和7两音在“江南丝竹”音乐中皆属于不稳定的偏音和虚音,这里不作讨论)。这也正是“江南丝竹”音乐自身固有的特性——尽管对其发展有些许阻碍,但源自筋脉的民族特色也使得其完全有资格昂首阔步走向世界。可如果不对这些固有的特性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式的有效继承,不对这些固有的特性进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式的合理创新,就很难将“江南丝竹”音乐很好地发展。

由此看来,继承是基础,发展是手段,继承是为了进一步的发展,发展是为了更好的继承。所以,必须处理好“江南丝竹”音乐在继承和发展上的关系。笔者认为,应当在保留原曲风格的基础上对音乐旋律、节奏和演奏形式与技法等进行大胆的改革。比如:在旋律上,可积极运用七声音阶甚至升降音,可以尝试加入西洋和弦音效;在乐队的编制上,可以增加钢琴、大提琴、小提琴、长笛、电吉他、电贝司、架子鼓等乐器,丰富以往“江南丝竹”音乐由纯民乐演奏出的相对单薄和较为暗淡的音色;在演奏技法上,可以考虑以原有的加花、减字、抢当等技法为基础,适当加入即兴进入、即兴撤出等演奏手法,以强调乐曲在曲式结构不便前提下的自由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继承“江南丝竹”音乐时,应将其中落后的、过时的、不符合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剔除;同时,所有的创新都不能远离“江南丝竹”音乐本身的极富有中国江南地域特色的民族韵味,否则就失去了继承和创新发展“江南丝竹”音乐的意义。

二.传播弘扬与交融

在继承和发展创新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传播弘扬“江南丝竹”音乐,使它较为完美地与世界其它优秀音乐交融,进而成为世界性音乐并非易事,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需要长期的探索与实践。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文艺界特别是音乐界一直没有间断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以多种形式进行各种文化交流。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进一步重视与扶持,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国际性的音乐交流都与日俱增。我国中央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等优秀民乐团在世界著名的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举办具有东方情韵的包括“江南丝竹”音乐在内的中国民族音乐会,受到前所未有的欢迎,引起素有“音乐强国”之称的欧洲的强烈反响,为弘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做出了贡献。“江南丝竹”音乐虽然作为音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笔者认为其影响力依然不足。

要想广泛地传播“江南丝竹”音乐,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它的魅力,仅靠为数不多的音乐会还是有些困难的。况且我们的艰巨任务不仅仅是让那些听惯了歌剧、古典音乐以及爵士音乐的西方人去接受“江南丝竹”音乐,更要让他们喜爱它。这也是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题中之义。

我们还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积极向相关国际组织申请,将“江南丝竹”音乐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2.在有条件的国家开办中国音乐学校(或在各国孔子学院中开设相关课程)、在国外的音乐大学开设中国音乐课,传授“江南丝竹”音乐。3.大量培养我国相关音乐人才,广泛招收外国留学生来我国相关音乐院校相关专业学习“江南丝竹”音乐。4.与外国的乐队和音乐家合作举办音乐会,共同演绎“江南丝竹”音乐,使之与外国音乐互相借鉴、交融;更重要的是让外国音乐工作者真正感悟到“江南丝竹”音乐的内涵与魅力。

“江南丝竹”音乐作为走向世界的我国民族音乐的典范代表,我们既要重视对本国国民的宣传和对本国相关音乐人才的培养,更不能忽视与外国相关音乐从业者的交流。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这些传播者正如星星之火,可起燎原之势。

总之,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不遗余力的继承、创新与弘扬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奇葩——“江南丝竹”音乐,我们秀雅而优美的民族音乐代表一定能不断进步与发展,与世界其它音乐共融,成为世界性的音乐;一定能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被全世界人民所接受和喜爱;也一定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丝竹音阶弘扬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论丝竹玩友——群落生态视野下的乐人群体考察(下)
论丝竹玩友——群落生态视野下的乐人群体考察(上)
大小调五声音阶,来了解一下
对称音阶(Symmetrical Scale)解析
弘扬传统文化 “粽”下美好心愿
弘扬会师精神 不忘初心使命
人大代表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的“三股劲”
小议江南丝竹的风格和特色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