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穴位温灸法结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112例

2012-11-21丁雪梅于天狐杨艳丽袁书民

世界中医药 2012年6期
关键词:温灸盆腔炎盆腔

丁雪梅 肖 然 于天狐 杨艳丽 袁书民

(1河北承德双滦区卫生监督所,双滦区双塔山镇滨河大街212号,067101;2河北承德市医学情报站;3河北平泉县中医院;4河北隆化县医院)

文献报道大约20%的急性盆腔炎发作后遗留慢性盆腔痛,盆腔积液,且容易反复发作,导致长期的失眠,腰痛,月经不调等。它可以导致输卵管变窄和不全阻塞,导致宫外孕,同时,炎症还可以向上蔓延,导致肾周脓肿等疾病。单用抗生素治疗效果差,目前,多倾向于中西药结合治疗。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我院门诊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112例,其中60例采用中医穴位温灸法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1)病史:患者多伴有急性盆腔炎病史。2)症状:a.以下腹部坠胀疼痛或腰骶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常于劳累、房事、月经前后加重。b.白带异常,常为黄色或者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多伴有臭味。c.患者常伴有月经不调,以月经量多和月经不调多见。d.全身症状多不明显,可有低热、乏力等表现。病程长者可有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精神不振等神经衰弱症状。3)体征:妇科检查可见子宫粘连固定,活动受限;输卵管炎症时可在子宫一侧或两侧摸到条索状物,有压痛;输卵管出现积水或囊肿时,盆腔一侧或者两侧可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受限。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可在子宫一侧或者两侧触及片状增厚、压痛或宫骶韧带增粗,质硬、压痛。上述体征必须具备子宫症状和附件区压痛。4)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见附件的增厚和炎性包块改变,盆腔积液等。

中医诊断标准:选取慢性盆腔炎之寒湿凝滞型为本次实验入选证型,临床上以下腹、腰骶部冷痛胀满、带下量多,色白质稀为主症,或伴有形寒肢冷、月经量多,经期推迟,常见紫黑色血块。舌淡暗,苔白厚或者滑腻,脉沉弦或弦紧。

1.2 一般资料 全部112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年龄27~45岁,病程3个月至6年,对照组52例,年龄30~47岁,病程6个月至7年。2组年龄、病程病情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林可霉素(河南新乡华星制药,H41020513),每次0.6g肌注,日1次。糜蛋白酶(苏州新宝制药,H32025840)5mg隔日1次肌注。14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温经理血汤穴位温灸法治疗。方剂:火焰兰、苏木、茜草、白花蛇舌草、半边莲、丁香、小茴香、肉桂、香附、青皮、白芍、延胡索、太子参、白术各25g。自制药艾卷:将上药混合后研成细粉,取艾叶绒250g并用力揉搓成团,将两者混匀,用易燃纸卷成长15cm直径2cm药艾卷备用。操作:1)将药艾卷1根剪成若干合适的几段,放入艾灸盒中,点燃艾卷,将艾灸盒底面向下隔5层纱布放置在下腹部子宫穴上进行穴位温灸,每次25min,灸至皮肤潮红,皮肤温度40℃左右为度。2)三阴交、足三里两穴位分别用点燃的艾卷对准,距穴位1寸左右温灸至皮肤呈潮红,皮肤温度40℃左右为度,日1次,14次1个疗程。2组患者皆14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结果。

1.4 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检查体征消失,超声检查无异常。显效:症状与体征显著改善超声检查包块缩小49.9%以上。有效:症状与体征改善,但不很明显,超声检查包块缩小,但不很明显。无效:治疗后症状与体征无明显改善或较先前加重。

2 结果

2组治疗结果比较见表1。治疗组:痊愈35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痊愈24例,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经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 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结果比较表(单位:例)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官的慢性反复发作性炎性病变,涉及输卵管、卵巢、盆腔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炎症。炎症长期刺激,器官周围广泛粘连,炎性渗出包裹,病情顽固,抗生素难以进入病灶,恢复慢,反复使用易产生耐药性及二重感染,不能达到满意疗效[1]主要由盆腔感染造成,发生在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分娩、人流、放环、不洁性生活之后,但有时并不能找出明显病因。主要症状是下腹部疼痛,腰骶部疼痛、带下异常。本身并无太多不适,但会引起不孕、宫外孕等严重并发症。

中医认为该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胞脉空虚,寒、湿、热之邪入侵胞脉、冲任,阻滞气血而致。正如《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中所云:“阴阳过度则伤胞络,风邪夹热乘虚而入胞中,损冲任之经……致令胞络之间秽液与血相兼,连带而下。”若病邪缠绵日久不愈,正气受损,邪实正虚,湿热瘀滞遏伏不去,而致慢性盆腔炎的发生。因此提出本病的外因为寒湿浊热毒内蕴胞宫,气滞血瘀。内因多为情志郁结或思虑日久,肝脾不调,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热内阻,热伤血络,以致湿热与瘀血互结,瘀阻冲任为患。治疗立足于温经理血,即清利湿热、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同时兼顾平肝、柔肝,临床上常用内、外治法给药途径治疗。药方中火焰兰、苏木、茜草活血化瘀;白花蛇舌草、半边莲清热利湿;丁香、小茴香、肉桂温经散寒;香附、青皮通络理气;白芍、延胡索解痉止痛;太子参、白术补虚扶正,兼顾先天脾胃和后天肾气的培养。子宫穴在下腹部,具有调经理气的功能,是治疗妇科病的要穴,也是外用热敷,离子导入等常用的穴位。三阴交则是肝脾肾三条经络相互交汇的穴位,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本穴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具有调经,保养卵巢等等功能。足三里穴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扶正祛邪之功能。是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预防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三穴配合充分体现了从肝脾肾论治,温经理血的大法。对三穴位的温灸既可以充分发挥其局部穿透力的作用,也可以使盆腔小管持续扩张,改善盆腔内脏器的血液循环,增加血细胞对组织的供给,网状内皮系统活性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血管通透性改善,有利于炎性产物、细菌毒素的排泄和水肿的消散。由于药物加热至40℃左右,适当温度起到理疗作用,可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使增生纤维组织软化,有利于炎症病灶消散吸收[2-3]。该法有如下特点:1)定位更准确:有精确的穴位定位及定向治疗。2)安全更高效:在不损害人体病变组织的情况下,调动机体免疫系统,避免交叉感染,安全无损伤、无痛苦、无耐药性。3)疗效更确切:全面有效地杀灭致病菌;使机体自身免疫功能自然恢复,解决了久治不愈、易反复的难题。4)创新疗法:中西医结合,消除炎症的同时,运用针对性极强的纯中药方剂,将“灸、敷、服”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在消除炎症的目的。可见,温经理血穴位温灸法结合西药,经济、方便,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1]丛惠芳,郭金凤.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微波及离子透入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8,30(3):256-257.

[2]李乃卿.术兼中西,学贯阴阳[J].中国中西结合杂志,2003,23(6):449-450.

[3]任国春,李秀兰,王淑艳,等.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152例[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7(4):137.

[4]甄洪亮,王瑛,刘贤菊.温针灸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8,28,(8):736 -738.

[5]盛骥峰,吴恩新,徐佑娟.以温针灸为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9,27,(9):117 -118.

[6]于妹娟,夏亲华.慢性盆腔炎的中医外治法临床应用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2,18,(2):97 -98.

[7]杨皓昭,黄家桓.中医内外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7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1,43,(8):74 -75.

[8]姜静霞.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19):55 -57.

[9]马玉双.慢性盆腔炎的中医外治法概况[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12):65 -66.

[10]廖仲伟.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121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44 -45.

猜你喜欢

温灸盆腔炎盆腔
隔姜灸治疗冻疮效果好
选穴温灸法预防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马氏温灸传承基地落户朝阳传统中医将更多回归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与护理